“援藏干部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名词,援藏干部代表的是党中央对西藏的关怀,代表的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嘱托和全省人民对西藏人民的感情。我们要做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援藏干部,让当地群众感受到温暖。”安徽省第五批援藏干部、错那县委常务副书记吕金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了他对援藏干部的理解。而他,也是这样做的。
援藏生活——
看上去不怎么美
9月24日21点16分,记者终于等到了采访对象吕金波回家,他手里拎着刚买的青菜。
原来,今天他下乡检查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一时忙过了时间,再加上山高路远,回到县城时已是晚上。
择菜、洗菜,一把青菜加上一把挂面,一顿晚饭就这么过去了。
“我都看到他有好几次这样凑合着吃,有时候我也劝他让食堂给他做点,可是他都拒绝了,总是说太麻烦。”经常和吕金波一起下乡的老司机顿珠说。
吕金波告诉记者,不仅仅是他,与他一起来的同事们现在都过着“单身汉”的生活。衣服都是自己洗,卫生也要自己打扫。在食堂吃的时间长了,有时候大家也会一起煮上一碗面,换换口味。
“和那些援藏前辈比起来,现在我们的条件好多了,我们是过来干事的,又不是过来享受的,大家克服一下也就过去了。”吕金波总是和同事们这样说。
然而,初到高原的不适,再加上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吕金波的睡眠质量明显下降,每天都要12点以后才能睡着,中间还经常醒过来,记忆力大不如前,体重也从刚来时的77公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降到了67公斤。
援藏工作——
苦熬不如苦干
苦熬不如苦干。“生活不适应算不了什么,风餐露宿也算不了什么,援藏三年怎么也要为当地群众做些实事。”吕金波抱着这样的念头,咬着牙开始了他的援藏工作。刚到错那县不到1个月,吕金波便带领援藏工作组深入错那县各乡镇开展调研。
卡达乡,位于错那县东部,距县城大约61公里,是错那县三个最贫困、最偏远的乡之一。这里道路多是沙石山路,路况较差,下乡时常有人员被困路上。有一次,吕金波乘坐的车子陷到了泥坑当中,怎么也挣扎不出来。吕金波和同事们想尽办法还是无可奈何,所幸县里有车路过,将他们从泥潭中拖了出来。
就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吕金波带着工作队跑遍了历年援藏项目,进行了详尽调研;对第五批6700万元的援藏项目进行梳理、调整,最终为援藏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对党建工作和全县综合考评工作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完善,使党的建设更加规范化……
结对认亲——
群众就是亲人
“以前,嘎玛拉姆见到生人就要躲,可是上次吕书记和他爱人来过后,她总是缠着我问,那个漂亮的阿佳什么时候再来。”在贡日门巴民族乡斯木村80多岁的老阿妈平措旺姆告诉我们。
去年吕金波的爱人领着儿子前来探亲,得知吕金波在错那县通过结对认亲活动,认下了两门“亲戚”,便去看望老阿妈一家,并为老人的孙女嘎玛拉姆买了很多玩具和糖果。
“让我没想到的是,到了老人家中,我爱人和老阿妈就像是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样,紧紧地拉着手。她询问老人的生活怎么样、身体怎么样,弄得我好像是个外人,连插句话的机会都没有。”回忆起那天带着爱人走亲戚,吕金波无奈地笑了起来。
看到爱人走亲戚效果还不错,吕金波又拉着刚上大学的儿子和错那镇错那居委会的次旺平措结成了亲戚。儿子和次旺平措年龄相近,很快就成了朋友,两人不仅相互赠送了礼物,还互留了QQ号码,方便以后联系。
为了把“家”的感觉送到农牧民身边,吕金波把错那县当成自己的家,不仅让家人参与到结对认亲当中,还积极带领援藏同事为当地群众送爱心,一起为贫困学生解决困难,一起帮助群众收割青稞,还一起抢救发生车祸的陌路司机……
“他总是能够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真正为他们解决困难,把自己当成了错那人,把这里的群众当成了亲人。”在谈到吕金波时,在错那县工作了八年的次仁这样评价他。
原标题:安徽省第五批援藏干部吕金波:“错那是我第二个家”
(责编:丛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