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心西藏 全国支援西藏

首页 > 援藏 > 援藏人物

雪域高原好儿女——中国电信援藏干部群像

张黎黎    发布时间: 2014-11-03 09:51:00    来源:西藏日报

  你来自美丽的江南水乡,我来自繁华的热闹都市,他来自富饶的喧嚣沿海……

  不管来自哪里,他们都说自己有一个共同的故乡:西藏。

  他们都说:“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千里迢迢,离别妻儿,在雪域高原播撒智慧,在遥远的第二故乡传递友情。

  在高寒缺氧的雪域高原,他们用脚步丈量大地,为网络设施“把脉疗伤”;他们在“生命禁区”传授经验,确保通讯安全;他们在边陲小镇抓建设、搞开发、促民生……他们用坚韧和满腔的热情建设西藏。

  他们就是中国电信援藏人。

  12年来,中国电信先后有五批22个省级公司89名员工赴西藏公司、六批13名员工赴边坝县、开展对口援藏工作。

  坚守高原:勇于担当不辱使命

  在西藏,做同样的工作需要更多的准备;在这里,生同样的病也许面临的就是死亡,但一批批电信人不顾高寒、缺氧、强辐射对生命的威胁,仍然义无反顾踏上援藏之旅。

  在内地,日常的通信线路巡检看似简单,但在阿里却显得尤为艰难。来自安徽的孙浩常常需要深入阿里边远山区。那次,为了给边防哨所安装海事卫星,车辆没法开,孙浩和同事租用马匹前进,到最后连马都累死了;那次,为了给国家天文台阿里站布放光缆,孙浩和设计人员攀上6000米的雪山勘点。在如此高海拔地区,正常的走路已相当于在内地负重40斤行走,可孙浩他们还要在野外冻土层载杆路,孙浩在这片土地上完成了保障边防通信安全、保障网络畅通的工作。

  来自福建的郑元彬援藏三年,行程近2万公里,用双脚丈量着生命的价值。为了保障网络设备良好运行,他和同事长期奋战在一线,跑遍了林芝所有重要通信机房,为网络设施“把脉疗伤”,及时消除各种故障隐患,确保了地区、七县一支局及八个中继站传输电路运行正常。三年的坚持努力换来了2011年、2012年、2013年林芝本地网运维考核指标位列全区前茅的成绩。

  因为一直以来的西藏梦,年近五旬的陈尚东从美丽的江南水乡来到被称为“生命禁区”的那曲地区履行他的援藏使命。初到那曲,陈尚东对员工离职有很大的疑问,当他听到离职员工对他说“到拉萨看病的人中,血液有问题的人,80%是那曲人”,他释然了。在这里,陈尚东能做的,就是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让更多的新员工迅速成长,为此,在业余时间,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按照“智力援藏”的要求亲自为员工授课,快速提高员工经营分析能力和工作效率。

  在西藏生活、工作,电信援藏人以透支生命、透支健康的代价和勇气,用全部的身心和精力去体验,和当地电信同仁一起,同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去填补西藏和内地之间的鸿沟,拉近西藏和内地的距离,为西藏信息通信的发展,为西藏的繁荣和长治久安而不懈奋斗。

  来自上海的奚沁至今仍记得初到西藏时的情形。“在刚到西藏半个月时,因水土不服,饮食也不习惯,一下子瘦了十几斤,而且全身浮肿。有一次和家人视频,儿子居然没认出我,现在想想当时蛮吓人的!”奚沁说。援藏三年,他所负责的区公司项目直接关系着天翼3G在西藏的发展。

  援藏干部肖山和所有援藏干部一样,初到山南,为了尽快掌握山南泽当镇及11个县的真实情况,第一时间就带领各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对11县及所属乡镇进行了走访和调研,与县局员工促膝交谈,了解他们的冷暖,倾听他们所思所想,聆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如今三年使命已完成,肖山还是决定留任,因为他已经把西藏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智力援藏:留下带不走的工作队

  只要稍微留意,拉萨街头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一边是悠闲地喝着酥油茶聊着家常的市民,一边是转着经筒虔诚走过的信众,一片祥和。拉萨市区各主要路口,醒目的“110”标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这背后有蒋刚的一份努力,也留有他奋斗过的足迹。来自浙江的蒋刚作为中国电信第四批系统内援藏干部担任拉萨分公司副总经理,由他牵头的拉萨市便民警务站信息自动化项目,在建成后获得了自治区主要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

  在中国电信西藏公司,于君伦2009-2011年曾经作为集团对口支援的援藏干部,在昌都地区边坝县工作战斗过两年半的时间,赢得了边坝县人民的爱戴,2013年又作为中国电信总部派援的援藏干部重返西藏担任西藏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虽然初来咋到,但于君伦一点也不含糊,大胆展开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面改革,让员工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来自湖南的夏晖也是奉献了两届六年的援藏干部。“敏锐、干练、沉稳”这是同事对夏晖的评价。曾任中国电信西藏公司市场部主任的他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坚毅与笃定。如何为农牧民提供优质的电信服务是夏晖开展援藏工作的思考方向。他组织策划了西藏电信“天翼下乡”、“天翼惠农”等一系列活动。为了收集广大用户的意见,夏晖全身心投入基层调研工作,了解农牧民喜欢什么样的机型,仅在2011年上半年的“天翼惠农”活动中,就让近12万农牧民用户使用上了天翼手机。

  在中国电信西藏各地市分公司,都留有援藏兄弟们的足迹。在林芝,来自宁夏的闻建设进藏担任分公司副总经理分管财务和采购工作。经他牵头或亲自起草的办法、规范不下十余部。目前,这些规章制度和办法均已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科学援藏奠定了思路和基础。2014年1月,因工作需要,闻建设被调往昌都分公司任职,接到任职通知后,他二话没说,表现出了一个援藏干部良好的大局意识。在日喀则,来自重庆的刘红波是日喀则分公司渠道整合及“引商入店”渠道发展模式的提出者、创新者和实践者。“引商入店”对于日喀则这样人手紧缺的地市分公司,能有效缓解自有营业厅存在的人员流失、服务断层等问题,实现运营商与代理商的双赢。为了激发营业员工作积极性,他还提出了“计件制”薪酬模式的建议,得到了分公司强有力的支撑并顺利实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人才、培训技能是援藏工作长期的战略任务。近三年来,通过援藏干部的牵线搭桥,拉萨分公司中层管理人员、业务技术骨干和优秀员工被安排到浙江邮电培训中心参加渠道建设、厅店管理、市场规划、流量经营等专业培训;昌都分公司100多名基层员工通过四川电信“三江援”智力援藏项目,在四川开展学习培训;山南分公司的16名中层干部及业务骨干到湖北公司本地网挂职锻炼……

  统计数据显示,12年来,中国电信西藏公司先后派出2700余人次赴内地派援单位考察、培训、交流、挂职,共请进来280余人次开展培训、考察、交流;各派援单位多次开展交通工具、通信终端、技术设备、管理软件、业务平台、工程项目援助,价值数千万元,为西藏电信改革创新和业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软硬件支撑,援藏成效显著。

  一届的援藏工作短短三年,电信援藏兄弟们为西藏公司变革造血,给经营管理带路,给队伍建设加油,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他们留下的,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技巧,是不拘于形式的创新和实践,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柱石。

  每一位援藏干部的背后,总有一个无私奉献的家庭;每一个援藏干部的身后,都有一个强力支撑的团队。正如千千万万的援藏干部一样,12年来,中国电信援藏干部选择西藏,因为艰苦是磨砺人生最好的硎石,奉献西藏,因为使命的光荣足以让人骄傲一生。

  今年8月底,雪域高原迎来了中国电信系统内第五批22名援藏干部,他们同样带着中国电信全体员工的重托和对西藏梦的憧憬来到雪域高原,他们从今年8月开始,用忠诚、智慧和奉献继续撒播中国电信对西藏的关怀,为中国电信西藏公司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也为西藏和内地搭建起沟通交流的桥梁,履行为期三年的援藏使命。

  对口援建:小城边坝旧貌换新颜

  对口支援西藏是中央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中央援藏已历经20年,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自2002年成立至今的12年间,已先后派出6批共13名援藏干部,赴边坝县,开展对口援助工作。中国电信紧紧围绕边坝经济建设、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的大局,坚持经济援藏、项目援藏、人才援藏和科技援藏相结合,软硬件建设并重,在边坝县已累计投入援藏资金超过1.6亿元,重点开展了城乡基础设施、信息化和文教等100多个项目建设。

  作为中国电信第四批援藏干部中的一员,2009年,于君伦来到边坝县担任县委副书记、昌都地委副秘书长。近三年的援藏工作中,于君伦着眼边坝县的长远发展,关注边坝农牧民群众的民生改善,先后完成了青少年活动中心、县农贸市场、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教育事业等近20余项援藏项目,真正做到了“一届援藏,造福一方”。于君伦尤为关注大骨节病人,他和集团工会一道,在中国电信集团内发起了“1元基金”公益项目,60万电信员工前后募捐1000多万元,帮助边坝大骨节病人换粮食,减缓病情;建立了教育救助基金,每年帮助40余名边坝籍大中专学生完成学业;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每年为全县小学新生捐赠“爱心书包”。为了打造边坝县未来的经济支柱产业,于君伦带领县里干部规划旅游项目宣传、开发,组织拍摄“三色湖”专题片、制作画册,使边坝县三色湖景区成功申报了西藏自治区第一批风景名胜区,将“三色湖”无法想象的美带给了世人,于君伦也被称为“边坝第一导游”。边坝人民用洁白的哈达表达了对援藏干部的感激,于君伦结束第一次援藏离开边坝时,四、五百名边坝干部群众自发地在街道两旁为于君伦送行,敬献的哈达整整装满了三麻袋。离开边坝3年多,于君伦仍然时刻关注着边坝,并尽其所能帮助边坝。三年来,于君伦每年联络内地出版社为边坝捐赠图书4万余册,合计码洋130余万元;2013年4月于君伦再次回到西藏工作后,又组织开展边坝籍大中专毕业生定向招聘,帮助12名边坝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

  现任边坝县委副书记、中国电信第六批援藏干部付强去年来到边坝后,时刻关注边坝农牧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经济收入的提高,一年的时间,就先后开展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得到了边坝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可,他告诉记者,在历届援藏干部的努力和国家及中国电信集团的支持下,如今的藏东小城边坝已旧貌换新颜。从2002年起,中国电信每年安排援助资金用于防治大骨节病的大米更换,目前边坝县大骨节病患者已经从最初的4700多名降到了现在的1950名,并且没有再现新增病例;由中国电信投入近1000万元、县财政配套500万元的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已正式投入使用,这是目前全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也是边坝县干部群众休闲娱乐、教育培训的主要场所,已成为县城的标志性建筑……

  12年间,边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条水泥路、第一家养老院、第一个蔬菜基地、第一个自来水饮水改造工程,边坝还成为西藏第一个光纤入户的县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离边坝人越来越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在这背后,中国电信援藏干部的足迹已经深深融入了边坝。当地百姓虽然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但都亲切地称他们“援藏书记”、“电信县长”。

  12年悄然而逝,曾经的“援藏书记”“电信县长”已在岁月更迭中来了一茬又一茬,然而,经由他们开发的项目和兴起的工程却让他们工作过的地方一年年变化,在城市发展中成为百姓心目中永恒的记忆。

  12年来,电信援藏人走了一批又一批,但12年留给高原的印记却愈加深刻,在“授人以渔”中一批批西藏本土电信人迅速成长,在切合本地实际的一项项规划中雪域高原的通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历史变迁。

  在付出与收获间,电信援藏人把心献给了高原,把情系在了雪域。

  原标题:雪域高原好儿女——中国电信援藏干部群像

(责编:丛振彬)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