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送境外珞瑜(巴)族学员赴中央民族学院学习记实
1958年4月底,驻守在下察隅赤通拉卡(台地)的153团3连,部队正在吃午饭,岗楼的哨兵急急忙忙的连指导员胡身德报告称:“他观察到在台地的山坡上,有一群珞瑜(巴)族群众,有的拿刀,有的持弓,还有的扛着东西,向营房方向走来,形迹可疑。”
胡指导员听完报告后,立即找到担任值日的三排长赵鸣山,停止部队就餐,战士全副武装进入警戒待命。然后,他跑到坐镇察隅守点的团政治委员全运常的住处,向全政委汇报了上述情况。全听后,即喊通信员去把边防参谋吴向奎、和文俊、阮会山喊来,指示他们带一个班去了解情况。
当吴向奎、和文俊等走出营区不远时,珞瑜(巴)群众已走到台地的坝子,分成三路纵队,走在前面的一位个头很高的男子还举着毛主席画像,浩浩荡荡径直向营区走来。此刻,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一回事啊!?队伍越来越近。吴向奎眼尖,一眼就看出举着毛主席画像的男子是珞瑜(巴)族的积极分子车吉,1956年“五一”节时,吴向奎曾与他赴京观礼。车吉约30岁左右,会讲藏语、僜语,很聪明,接受新事物很快。走在前排的三个小伙子也是珞瑜(巴)族的积极分子,曾出席过宗劳模大会。吴向奎高兴地走上前去,给车吉的肩上拍了一下说:“原来是你这小子呀!”
“哈!哈!哈!怎能不是我哟!”车吉幽默而风趣地说。“吴通司(翻译),老朋友又见面啰!”
“有两年多了吧!欢迎你们哟!”吴向奎边答话,边把珞巴族乡亲们安顿在操场上坐下休息。
这时,和文俊、杨宗福、杨仕魁等给珞巴族乡亲们送来茶水,招待他们。
吴向奎和苗盈生(宗解放委员会干部)把车吉喊到一边,问明情况。
车吉说:“我和普巴龙(珞巴青年积极分子)从北京观礼回到扎空村(印占区)后,将我们在北京见到毛主席以及沿途看到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向全村父老兄弟们作了介绍。我把带回去的毛主席像发给大家。”指着毛主席像对大家说:这就是毛泽东主席。他领导中国人民翻了身,全国各族人民都跟着毛主席走,跟着共产党走。我们珞巴人也要跟着毛主席、共产党走,才能过着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