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末假日版 > 假日访谈
老故事:察隅边防二三事(一)
 
苏国柱 高永欣   发布时间:2014-10-25 10:30:00   来源:中国西藏网周末假日版

  爱民茶水站

  1965年代,从西藏察隅县边境的沙马村通往境外的路上,有一段香樟树丛生的地带。其间,有一个由木材搭建成的木屋,约有20多平方米。屋前的林荫下,架着用木板搭成的长桌,桌的两边,也用木板架起长凳,可容纳10余人同时坐着喝茶。木屋里摆着三张军用活动方桌和几把军用活动坐椅。其中,一张放着印有红十字的卫生箱;一张摆着《西藏日报》藏文版、画报及卫生宣传资料等,一张放着茶缸等什物,这张桌子旁边还放着军用保温桶。离木屋不远处还有一个专门烧开水房。

  木屋的门额上,用藏汉两文书写着:“爱民茶水社”,门的两边写有一副对联:“民拥军共守国防、军爱民同建边疆”。门额和对联都是用红油漆涂写的,非常醒目,一进丛林,“爱民茶水站”五个字尽收眼帘。

  这个幽雅独特的茶水站,是驻察隅153团沙马民政检查站为边境群众而设的。

  提起它,却有许许多多而鲜为人知的动人的拥军爱民故事。

  沙马村以南约20多公里处,有一个平坝叫巴底通,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世世代代的宗古、松古和沙马村的藏族群众都在这块土地上种庄稼,放牛放羊,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区。

  1914年,在西姆拉会议以外,英国代表麦克马洪背着中国政府和西藏地方当局的代表在德里用秘密换文的方式,划了一条中印边界线,即所谓“麦克马洪线”,把我巴底通划到所谓“麦线”以南,蛮横地明目张胆地霸占我国领土。1944年,印度陈兵“麦线”以南的瓦弄等地,修建机场,在离我沙马村的不远处的古玉通、力秋等处设立据点,还不时派出巡逻分队,越过“麦线”以北,在我沙马、松古等村庄,抢劫财物、打骂藏族、僜人群众,为非作歹。自此,沙马、松古等村民,便不敢到巴底通种地放牧,使良田变成了荒芜。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后,同年8月22日,驻守西藏扎那的云南部队42师126团1营及团直一部共680余人,在团长高建兴的率领下,奉命挺进察隅守卫边防。前哨部队于10月1日进抵察隅,把五星红旗插在边境线上,终结了有边无防的态势。

  1951年12月中旬,驻守在察隅的126团党委,经请示上级,决定该团一营三连二排进驻沙马村以南约6公里处的山地处(位于“麦线”以北)设立边防前哨站,负责保卫我境内各族群众的安全,休养生息。

  自此,对面印占区的印度兵再不敢到“麦线”附近巡逻,而龟缩至古玉通、力秋等据点,用望远镜不时向我边境观察。而沙马、松古等村的藏族群众又回到巴底通种地放牧了。

  
  最新评论
  相关链接
   说两句吧
姓名:  城市:  手机:  邮箱:
所有评论谨代表网友意见,中国西藏网仅保持中立       
 
 
假日推介
西藏旅游
海外视角
博    客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