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地区电影下乡活动来到日喀则市城南办事处曲荣林村放映电影。电影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旧西藏一位贵族妇女从二楼的窗外倒出一碗剩饭,为的就是想看看小孩与狗争食的“热闹场景”。看到这一场景,旺拉老人忍不住流下眼泪,他说:“在旧西藏,我每天都过着与狗争食的生活。”
旺拉是日喀则市人,作为一位生在旧西藏、长在新西藏的老党员,他虽然年事已高,但对旧西藏的生活仍然记忆犹新。
从小失去双亲的旺拉和奶奶相依为命,13岁时奶奶不幸去世。当贵族家的孩子在学堂愉快地学习时,年幼的旺拉却一个人在日喀则以乞讨为生,遇到好心人会施舍一点糌粑,一口清茶,但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饿着肚子,经常遇到与狗争食的“热闹场景”。
可以说,在20岁之前基本没有吃过一顿饱饭。在饥饿中,旺拉长大了。
在旺拉的记忆里,除了饥饿,最让他害怕的是刑具。农奴一旦触犯了农奴主的利益,就会受到农奴主的残酷刑罚。现在布达拉宫脚下的雪监狱博物馆里所陈列的各种刑具以及漫画上所画的各种有关刑具的图片他在旧西藏都亲眼目睹过。其中,他曾亲眼看到农奴被挖眼的残酷情形:一位农奴因做错事而被领主绑在一根很粗的柱子上,旁边架着一锅已经融化了的酥油,领主的手下给农奴戴上一个十来斤重的石帽,然后由两人用棒骨分别用力抵住两侧太阳穴,在上下左右挤压下,农奴的眼球就向外突,然后用专用工具轻而易举地就把眼球挖出了,为了防止血流不止,他们立即往眼睛里灌入热酥油,农奴在经受了巨大的痛苦之后,留给他的就是一生的黑暗,而农奴主在旁边却看得兴高采烈。
西藏和平解放后,解放军来到旺拉的家乡日喀则。到解放军驻地去要饭的旺拉被解放军收留,随后就跟着解放军一起修路,并且学得了一口流利的汉语。之后,旺拉又在解放军的帮助下,进入当地一个钢铁加工厂,在那里学得了一技之长,这也成为他日后做生意养家的主要收入依靠。
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旺拉还经常学习整理毛主席的语录,做成笔记,让子女学习。他经常教育子女:“我们家这辈子与共产党、与解放军同志有着剪不断的恩情,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党的大恩大德。”令旺拉十分欣慰的是四个子女学习都很刻苦,都考上了大学,现在都在不同行业工作。
“现在的我无忧无虑,只想好好保养好自己的身体,多享受几年这样的好日子。”旺拉说。
原标题:旺拉:党恩永远记心间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