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周报    幸福足迹    百姓传奇    图说百姓生活    留言
   首页 > 百姓人家 > 幸福足迹
 
[牢记历史 珍惜现在]普琼次仁:从放羊娃到“村官”
时间: 2014-06-23      米玛 王杰 陈敬 丹增平措      来源: 西藏日报

  汽车行驶在日江公路(日喀则市至江孜县)上,两边阡陌纵横,绿树环绕,年楚河谷进入了一年来最好的季节。

  普琼次仁的家就在公路边上,方方正正的大宅子,让人感叹光打扫卫生得需要多少时间!

  早已迎候在家的普琼次仁把我们带到新修的客厅,干净整洁,宽敞明亮。在藏式柜子上方,整齐摆放着他出席县人民代表大会的各类证件,从第四届到第十三届,一届不落。显然,作为人大代表和“村官”,普琼次仁在新社会中的人生角色早已烙印在了他的内心深处。

  但是在旧社会,普琼次仁是一名光着脚丫、饿着肚皮,满山奔波放羊的穷苦人家的孩子。

  “夏天光脚还能忍,一到冬天就恼火了。”普琼次仁回忆道。

  在冬天最寒冷时,普琼次仁就找一些大人废弃的旧藏靴,把开裂处用绳子捆绑后,套在脚上权当“鞋子”。

  “但是每年冬天脚趾冻伤开裂,渗血、结疤、再渗血……那种钻心的疼痛永远忘不了。”普琼次仁抿了一口酥油茶,沉浸在遥远的回忆里。

  普琼次仁的家在白朗县巴扎乡查吾冲村,在旧社会,这一带是白朗县最大的庄园——巴扎庄园的属地。他的父亲和两位叔叔都是庄园的马帮,劳作辛苦异常,报酬却是每天一小口袋糌粑,别说养家糊口,连他们自己的肚皮也填不饱。

  普琼次仁向我们详细陈述了他的一位叔叔:名叫米玛次仁,因为无法忍受没日没夜的沉重劳作,几次逃跑不成,被打成重伤,还作为重犯关押在拉萨朗孜夏监狱,最终发配到了林芝一带。

  直至迎来解放,参加了工程队,以一名国家工人的身份退休,安度晚年,直到2010年安详去世。

  父亲和叔叔为庄园主辛苦劳作换不来一家人的温饱,母亲和四个孩子的全部希望就是租种庄园主的3亩薄地。

  “因为收成有限,还要交租,肚子永远咕咕叫是小时候最深的印象。”普琼次仁为了减轻家里“伙食”压力,从7岁开始替人放牧,直至12岁那年迎来了解放。

  “庄园主的地分给了村里人,我们一家还分得了一间像模像样的房子。”从未在不透风的房子里生活过的普琼次仁,清楚记得当时那种无法抑制的喜悦心情。

  之后,日子越过越好,1965年,18岁的普琼次仁还到江孜干校学习了两年,粗通藏文、算数等知识的他,作为村里的“文化人”,当上了会计、村支书、村委会主任等职。

  “我的‘工龄’47年了,现在工资、补贴加起来一年有9000元左右,虽然不算太多,但已经很知足了。”

  普琼次仁显然对自己“村官”这一辈子从事的事业热爱有加,他给我们展示了他的珍藏——几麻袋几十年来查吾冲村的账本、学习笔记、文件资料等。老人坚信这些是查吾冲村一步步从旧社会走向新时代的见证,也是他自己获得新生的见证。

  如今的普琼次仁住着6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儿子、女儿也很孝顺,4个孙子因为都在上学,家里劳力紧张,但他相信一条:“国家富裕了,老百姓的日子差不了!”

  原标题:普琼次仁:从放羊娃到“村官”

(责编:于超)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