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杨双旺认识有些年了。起初,我一直没把他和文学艺术联系起来,从长相到衣着,从言谈到生活,完全没有我想象中的艺术家那种个性狂放的印迹,怎么看都不像一个爱做梦的人。然而,他确实有个梦——锲而不舍的文学梦。而且,执着追梦30年,发表各类文学作品300余篇,获各种奖项10余次……30年来,他用手中笔记录、讴歌、呐喊……从一个北方农村贫寒家庭的孩子,成长为一名作家、一名领导干部,成长为西藏首府城市的文联主席,成长为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拉萨市文学艺术界的领军人物。
土炕上“寻梦”
1973年夏,杨双旺出生在山西省洪洞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特殊的年代和环境,一贫如洗的家庭和柔弱多病的身体致使他的童年较周围的同龄人更加苍白。家里的土炕是他待得最多的地方。很多时候,他只能趴在窗台上羡慕小伙伴们狂野的快乐。
俗话说:“命运给你关上一道门,必然会为你开启一扇窗”,确实如此。对于杨双旺而言,命运在夺去他童年快乐的同时,也赐给他充足的阅读和遐想时间与机会。也就是从那时,他就成了一个爱做梦的孩子。从哥哥姐姐的旧课本到墙壁上裱糊的旧报纸,都成了他有用的读本;从天上的白云到窗上的冰花,都会引发他无尽的遐想;而家里唯一的电器——一台小收音机,更为他提供了“用耳朵阅读”的重要平台——这里有“小喇叭”,有“星星火炬”,在他最喜欢的“长篇连播”节目中,他“读”了《西游记》、《三国演义》、《岳飞传》……于是,他以“识字多”和“会讲故事”成了村里有名的“神童”和小伙伴眼中的“故事大王”。也就是从那时,在他的心底埋藏下文学梦的种子。
他9岁那年,《中国少年报》上一则征稿启事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昏暗的油灯下,他把自己的一首小诗装进信封,郑重地贴上一枚8分钱的邮票,竟然发表了。也就是从那时起,文学梦的种子开始在他的心中发出稚嫩的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