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藏语广播抒写青春的朝圣者——记青海省第三届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东主才让
他既有黄河人的豪爽干练,又有青藏高原人的勤劳朴实,更有着柴达木人的拼搏精神。他就是海西广播电视台译审东主才让。11月19日,东主才让被授予第三届青海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这是对他二十多来年辛勤工作的肯定和最高的奖励。
他从新闻翻译、编辑、采访工作直至走上领导岗位,在民族广播电视战线上默默奋斗了21个春秋。他从简单生涩的动态消息到熟练地运用通讯、特写、评论各种体裁,由理性冷峻而富有哲理的分析到清新典雅的优美文笔,在这个处处是机遇的新闻之路上他采撷的果实不算丰厚,甚至在个人的名利面前也顾不上权衡得失,他依然勤勤恳恳地默默前行,21年来他获得了近70项新闻作品奖,这更激励他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每天新闻节目中他的审定量就达3000字左右,一年的新闻定稿量能达到60多万字。到目前为止,他有65件作品分别获得国家和省级一、二、三等奖。先后出版发行《神奇的柴达木》《和谐家园》、《和聚春光》、《野牦牛的家园》、《瀚海春晓》、《相聚金沟里》、《藏家有女初长成》、《黑牦牛帐篷的故事》等十余部专题片、纪录片和电视剧,并荣获世界山地纪录片入围奖、译制片奖、金鹏展翅奖、中国纪录片奖、中国微电影奖、柴达木文学艺术创作奖等。他还在组织策划大型采访活动的同时承担《柴达木民族影视系列片》的搜集、摄制、出版发行等工作,他已在同仁界有了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
译审工作是平凡的,它的全部日常事务就是策划选题、组稿、审读和加工稿件、发稿这几件事,年复一年,青灯黄卷,精研覃思,周而复始。但成功和荣誉更坚定了东主才让投身广播电视事业的决心,他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业务工作之中。为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更适合广播的特色以及听众受听规律,他先后撰写了《关于广播电视新闻翻译》、《民族思维方式与新闻翻译》、《广播新闻翻译与新名词术语》等十余篇业务论文,分别发表在《西藏研究》、《民族译坛》、《攀登》和《西北民族大学学报》上。
他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三贴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进步,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热爱新闻工作,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工作成绩突出,对宣传文化和新闻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东主才让不断以藏汉两种文字编著出版民族民间文化和广播电视方面的著作,向省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了不少的文献资料。大大促进了青海藏族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学术地位。他为我省的抢救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藏族地区对外宣传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东主才让的许多文章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他始终站在文化理论和广播电视实践研究的最前沿,积极深入基层,刻苦钻研,努力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文化广播电视作品成果。在文化广播电视界和学科领域中有开拓创新,得到了社会和同行专家的认可。他的工作成绩突出,科研成果显著,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大奖,具有广博的社会科学知识,坚实的群众文化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社会文化实践经验,在文化广播电视领域,成绩显著,享有一定声誉,是学科领域的带头人。他在学术活动中特别注重结合国家中心工作,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社会服务。因此,他的工作始终得到各级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
他经历着民族广播电视之路上的孜孜笔耕,忙碌、疲倦、充实而快乐着,面对快节奏而富于挑战性的工作,那份割舍不下的民族广播电视情结让东主才让在这个熟悉而又全新的领域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生活中的东主才让淡泊名利,甘于寂寞,饱蘸勤奋与睿智,书写着对党的新闻事业尤其是民族广播电视事业赤诚的眷恋,也充实着他鲜为人知但又斑斓辉煌的人生。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