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藏韵谈话坊

武越:川藏那条路 一路格桑花

吴小丹    发布时间: 2010-08-07 08:27: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周末假日版

  电视剧《一路格桑花》自七月份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热播以来,引起了观众热烈的反响,人们也因此认识了这样一群默默无闻的可爱的人——驻守在川藏线上的武警交通队官兵及其家属。也正是这么一部片子,让人们开始思考和寻找自己心目中的神圣,我们可以朝拜的不仅仅是神圣的西藏和伟大的神灵,在那片圣洁的高原上还有更值得我们去敬仰的,就是那些用生命去证明崇高的神圣的灵魂。

  不常看军旅题材电视剧的我,出乎意料地几乎一口气看完了这部片子,感动和感慨中,我越发想去了解这戏里戏外更多的故事,于是我采访了该剧的制片人武越。武越不仅是制片人,他自己也在剧中客串了文化公司老总陈凯这个角色。

  武越人很随和热情,看得出他对这部片子的感情非同一般,有太多想要说的,很快便开始侃侃而谈。 

武越侃侃而谈
武越侃侃而谈

  《一路格桑花》,我选择我坚持

  记者: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投拍这样一部主旋律题材的电视剧呢?

  武越:虽然我做这行已经有九年,这部片子也已经是我参与策划和投资制作的第十二部剧,但是作为一家要考虑生存和经济效益的民营公司,选择这个难以把握的主旋律题材来拍摄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况且这也是我们阳光雨人影视文化公司在西安曲江新区注册以后拍的第一部电视剧。

  首先,本剧源自于武警交通部队的军旅作家党益民的长篇小说《一路格桑花》,和他曾获鲁迅文学奖的长篇报告文学《用胸膛行走西藏》。选择这两部文学作品来改编拍摄的原因,一是它反映了川藏线上武警交通部队的官兵在高原奋战,保证川藏线畅通的感人事迹和故事,而这样一支部队却是鲜为人知的。二是这部小说选择了一群80后的年轻人作为主角,有着比较强的时代气息,如男主人公“李青格”,是一个知识型武警青年军官的形象,女一号“安静”,也是80后一个艺术院校的女大学生。这些元素也是亮点。

  另外,选择这个题材,除了小说打动我之外,还跟我自己的军人情结有关。我出身于军人家庭,自己又曾经在二炮部队服役21年,对军队有深厚的、挥之不去的情感。因此对军旅题材情有独钟,只是苦于没有发掘出适合拍成电视剧的好的作品。这部剧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我的这个心愿。加上我和武警交通部队的筑路官兵也很有缘,这部剧围绕着川藏线上的武警交通部队官兵的情感故事展开,这支部队的日常工作就是筑路、护路。而我刚入伍时就在皖南二炮某工程团,我所在连队的任务就是开山放炮、筑路架桥,所以武警筑路官兵的工作和生活很容易引起我的共鸣。特别巧的是守护川藏线的武警交通部队是四支队,而我当兵时的工程团也叫四支队。我想在冥冥之中注定了我和这部电视剧的缘分。

  为了本剧的创作,我曾和编剧专程走了一趟川藏线作采访,那次还有党益民一路陪同。我们从成都出发,沿川藏公路到拉萨,这一趟旅程带给我们太多感动。虽然说通过小说和报告文学我们对川藏线和武警交通部队已经有所了解,但身临其境还是有不一样的感受。此行让我亲眼看到了在平均海拔4000左右的川藏线上,在人类的生命禁区,有这样一支特殊的武警部队,有这样一群年轻的官兵,在用他们的青春年华和生命默默地守护在千里川藏线上。

  在西藏林芝地区的波密县境内有一个著名的102道班,这里一年四季塌方不断,为了保证道路畅通,常年有一名排长带两名机械手和一台铲车在这里清障。我们经过这里时是三月初,那位排长说现在是一年中塌方最少的季节,每天还有三四次。在路边悬崖下的帕隆藏布江中可以看到许多的汽车残骸,可见川藏线之险。

  记得过了怒江在八宿县境内,我遇到了武警交通四支队正在进行公路养护作业的官兵。当我握着战士们粗糙的长满老茧的双手,看着他们脸上的“高原红”和纯净的目光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内心产生了久违的感动。那一刻我发誓有再大的困难,也要完成这部剧,要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知道川藏线。 

  格桑花给我们勇气,越困难越勇敢

  记者:相信这么一部成功的作品,在拍摄中也一定遇到不少困难,都是如何克服的呢?

  武越:是的,任何一部成功作品的诞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要付出智慧与艰辛,这部剧也一样。

  这部剧在剧本创作阶段就遇到很大的难题。《一路格桑花》小说是散文式结构,采取的是诗意化的叙事风格。小说是从三个女人走川藏开始讲述的,一个去结婚,一个去离婚,一个去祭奠亡故了十年的丈夫。她们彼此不认识,各有各的故事。小说很好看,但电视剧要的是戏剧化结构和大量的故事情节,通过这些故事情节要把剧中主要人物关系交织在一起,这样才好看。因为剧本的创作上就有很大的难度了,这次陈胜利导演亲自操刀,带领编剧团队一遍又一遍的修改、重写,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完成了剧本。

  就在临近开机之时,第三家合作方突然放弃了这个项目,不仅增加了我们的资金压力,也影响了团队的工作情绪。但是开机时间已定,剧组已进入拍摄地,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们一方面下决心按时开机,另一方面陈导又一次审查剧本,边拍边改,超负荷工作。在这期间,央视负责本剧的责编王志军老师也对剧本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修改意见,其中有一次给我发的电子邮件打印了20多页纸。他的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敬业精神让我们非常感动,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他最终没能等到这部剧的播出就因病去世了。后来我回忆起来,早在开拍前的审改剧本阶段,志军的身体就已经出现问题了,他常常感到肠胃不适,气色也很不好,等医院查出来已经是癌症晚期了。令人感动的是,他在生命最后的宝贵时间里,还时常给我们打电话,关心制作的进度和质量。可以说他是我们在川藏线上倒下的又一个战友,而这部剧的问世也是为他书写的最好的碑文!

  这部剧的拍摄过程异常艰苦,甚至是充满危险。剧中大量的道路抢通和抢险救灾场面,是在“5.12地震”重灾区映秀通往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公路上拍摄的。尽管大地震已经过去了一年,但这条深山峡谷中的公路由于山体的松动和塌方,仍然经常是飞石直下,险情不断。承担这条公路重建的中铁十五局的工人告诉我们,就在昨天山上滚下的飞石还砸死了一名正在施工的人员。在拍摄现场我们的脚下,就有几十名道班工人被大地震造成的山体垮塌埋在了下面。所幸我们在这里的拍摄还算顺利。

  后来我们又转场到了海拔4000左右的川藏高原拍摄了半个多月,陈导不顾自己身患高血压,带领剧组演职员在高原缺氧、身体不适、极度疲劳的情况下,超负荷工作,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圆满完成了拍摄任务。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