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人物特写

普布多吉:农奴后代站到中国新闻界最高领奖台

张小邓    发布时间: 2011-04-07 11:44:00    来源: 《青年记者》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普布多吉
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普布多吉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理想。

  他的理想是做一名纯粹的高原新闻人,在地球之巅,在雪山深处,用细腻敏锐的“新闻眼”,守望这片高天厚土。

  每个人都想实现自己的理想。

  24年里,他傲视大江激流,在千山之宗,在万水之源,从二郎山到冈底斯山,从大渡河到拉萨河畔,他的足迹遍布西藏除墨脱县以外的万水千山,他用飞越昆仑的声声广播描绘藏区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西藏几十年来的丝丝变迁,讲述着雪域高原的前世今生。

  24年里,他多次深入藏北“无人区”、珠峰大本营和阿里采访,多次参加抗雪救灾报道,多次出色完成青藏铁路、十一世班禅在藏活动等多项重大宣传任务,踏遍了高原的山山水水,雪域高原处处留下了他的足迹。

  他,就是普布多吉,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2010年,他获得了长江韬奋奖。

  农奴后代站到中国新闻界最高领奖台

  西藏民主改革前,占西藏人口95%以上的农奴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藏族民谚中这样描写道:“农奴身上三把刀,差多、租重、利钱高;农奴面前三条路,逃荒、为奴和乞讨。”

  “我爷爷就是因不堪当地农奴主的压榨,从后藏地区逃荒到藏北的。作为翻身农奴的后代,作为一名党培养起来的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作为新西藏巨变的亲历者和见证人,我由衷地感到,无论是西藏的巨变,还是我个人的成长,都证明了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西藏;没有党和国家的教育培养,就没有我的成长和进步。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根本,总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

  普布多吉说,当年填报高考志愿的前一天,他做了一个很清晰的梦。梦中的自己身着黑色风衣,肩挎相机,骑着摩托车潇洒地驰骋在广阔的草原。那个时候,记者这个职业已经在他的心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当然,这只是笑谈。一个梦促成了一个人一辈子的事业,是偶然。而在新闻路上一走就是几十年甚至更远,却来自于心中对新闻事业的热爱,来自于那份坚定执着的信念。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普布多吉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根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总是立场坚定,态度鲜明。

  2008年3月,少数不法分子在拉萨制造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境外媒体大肆渲染歪曲这一事件,不惜捏造谎言,借机挑起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为攻破这一谣言,他多方搜集资料,编辑了《揭批拉萨“3·14”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文章选编》一书,以生动翔实的资料,介绍拉萨“3·14”事件的真相,揭露了达赖集团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和手法上的欺骗性,教育广大干部职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认清十四世达赖集团的反动本质。

  参加工作以来,他多次受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电局表彰。同时,他在工作中历练成长,先后担任记者部主任、总编室主任、电台副总编辑。

  在负责电台记者管理工作期间,普布多吉大胆引进激励机制,“抓两头、促中间”,推行超产重奖,末位淘汰,极大地提高了记者的工作积极性,使发稿量成倍增长。担任总编室主任和电台副总编辑以来,他积极给台领导当好参谋助手,以较强的政治敏锐性,组织、策划、实施重大宣传报道。他策划实施的纪念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大型采访《红旗飘飘50年》、庆祝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型采访《走遍西藏》,以及《西藏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直播节目,获得很大成功,在西藏广播宣传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24年来,他有30多篇新闻作品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大奖,其中广播消息《青藏铁路工期延长》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二等奖和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参与并合作完成的《西部广播的春天》分别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国广播奖现场直播二等奖;《玛吉阿米的微笑》、《西藏今日铺铁路》和《铁路修到他家乡》获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二等奖。2010年,他获得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

  稿件“从被窝里飞出”

  从当记者的那天起,普布多吉就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职业,工作的时间越久,爱得越深。在2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总能体会到作为一名记者的无限快乐。

  西藏是一片神奇壮美蕴涵着无穷宝藏和无限希望的高原。现在,去西藏旅游好像非常时尚,对匆匆过客来说,西藏神奇美丽,充满着吸引力,对长期在西藏工作的各族干部群众来说,西藏固然是美丽可爱的,但是,他们要时时处处面对她严酷的另一面。从自然条件来看,西藏是异常艰苦的,但从政治和国防的角度来看,西藏又是非常重要的。

  普布多吉的记者生涯于1988年开始。这年,刚刚毕业的他一来到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就主动要求到西藏海拔最高、条件最艰苦的那曲记者站工作。那曲位于西藏北部,平均海拔4500多米,全年无霜期只有几个月。人们常用“风吹石头跑,夏天穿棉袄”形容这里的天气。全年三分之二的时间这里冰天雪地,飞沙走石,寒风刺骨。

  在那曲工作是非常艰苦的,而当一名记者就更难了。到了记者站后,普布多吉发现,这里不仅物质生活差,文化生活也很贫乏,艰苦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没有退缩,暗下决心,要用实际行动,在藏北高原上树立起广播记者的良好形象。

  那曲缺燃料,牧民主要靠烧牛粪取暖做饭,普布多吉也不例外。当时,西藏新闻界的同仁都把那曲记者站戏称为“牛粪站”。普布多吉白天外出采访,晚上回来写稿,由于经常缺牛粪,夜间,屋内寒气逼人,他不得不钻进被窝,整理采访笔记,写稿至深夜。第二天,他又顶风冒雪,到邮局把稿件电传到拉萨。在那曲的每一天,普布多吉基本都是这样度过的。因此,大家风趣地说:“普布多吉的很多稿件是从被窝里飞出来的。”

  那曲地区交通极为不便,记者骑马下乡采访是家常便饭,因此被称为“马背记者”。1990年,那曲地区发生百年不遇的大雪灾,普布多吉骑马深入不通公路的重灾区采访,写出了许多对政府抗灾决策有参考价值的稿件,播出后,受到政府和社会好评。那曲的雪灾几乎年年都有,他的这种采访也年年都有。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工作8年,他完成了消息、专题、内参近千篇。其中,《基层领导干部的楷模——觉拉》、《书记问粮价》、《羌塘,野生动物的乐园》、《藏北有个西亚尔》等5篇作品先后获得自治区好新闻奖。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