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殿卿在家里的杏树下 摄影:王川
我们从拉萨出发,沿着川藏公路向前。一路上,一直在努力寻找十八军当年修路的历史痕迹。边走边打听,八一镇没有,波密没有,如美镇有十八军的烈士陵园,而昌都,只有广场上的雕塑在诉说着当年的往事。
出人意料的是,在巴塘,当地人告诉记者能联系到两位十八军老战士。巴塘兵站的张庆帮我们联系到其中一位,他叫刘殿卿。张庆,因为会做“团结包子”而远近闻名。
款待战士的“团结包子”
去刘殿卿家要过流经巴塘的那条河,过了桥就是团结村。“团结村”这个村名的来源也跟当年十八军进藏有关。现在,这个村子成了巴塘兵站的军民共建村。
十八军进藏,在巴塘留下的故事最多,当年巴塘藏族群众非常拥护解放军,很多巴塘人参加了解放军,巴塘有一个关于“团结包子”的故事。
这是一种巨大无比的包子。当年十八军进藏修路的时候,当地村民为了欢迎部队的到来,就给战士们蒸包子吃。做小包子非常费工费时,他们就将包子做得很大,这样一个包子就可以供应一个班甚至更多的战士来吃。到现在,做“团结包子”已经成了巴塘当地的一个风俗,当重要的客人或者亲人到来的时候,家庭主妇会做“团结包子”给一路风尘仆仆的客人吃。张庆的爱人一直在惋惜她家的“团结包子”刚刚吃完,劝我们在巴塘多留两天,这样就可以给我们做“团结包子”。
采访刘殿卿老人的时候,记者问老人家,现在的“团结包子”好吃,还是过去的“团结包子”好吃。老人嘿嘿一笑说:“当然是现在的好吃,现在的包子有肉,以前只是素菜。”
现在,“团结包子”除了所代表的时代意义和象征意义,它只是生活的调剂品,毕竟没人愿意一天三顿饭都围着一个包子吃。
钢钎凿出康藏公路
刘殿卿老人听力有些不好,河南濮阳的他竟然听不太懂普通话和河南话,他的女儿在旁边用四川话把记者的问题“翻译”给他听,他却能全听懂。老人不到20岁就参军,后来跟着十八军从四川进藏。听不太懂普通话和河南话,或许是因为他长期跟四川人打交道的缘故。
他所有的回忆可以用一个“苦”字来概括。十八军进藏的时候,每个人每天几乎都在面对生和死的问题,这些当年的热血青年完成了一桩桩可歌可泣的壮举。在十八军进藏之前,毛泽东提出,对于进藏部队来说,政治高于军事。当地藏族人民是第一次见到解放军队伍,因此十八军战士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国家统一的大局。毛泽东向部队发出了“一面进军,一面修路”、“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鉴于藏区特殊的历史地理条件和宗教文化背景,中央曾对进藏部队有过许多特殊的规定。
修路苦于没有工具,全靠战士手上的铁锤和钢钎;因为遵守“不吃地方”的指示,部队的供给因当时各种恶劣的条件又供应不上,战士们经常饿肚子,没吃的就挖野菜、捉老鼠吃;在修建甘孜机场等很多工程时没有住的地方,十八军就在山上刨窑洞来住,以至于习惯窑洞居住环境的刘殿卿老人,刨窑洞是他晚年消磨时光的方式之一。当年十八军在甘孜修的窑洞已经废弃,刘殿卿老人说:“你们现在去甘孜机场,在西面的山上,当年的窑洞还在。”在川藏线的咽喉怒江大桥,当年十八军修筑的窑洞现在还被守桥官兵使用着。
晚年生活与书为伴
刘殿卿的爱人当年是十八军的翻译员,现在已经去世,他们有三个女儿,除最小的女儿跟着他生活之外,其他的孩子都在政府部门工作,一个孙子在拉萨做公务员。
老人生活在一个种满桃树、李子树、葡萄树和各种花卉的院子里,大部分时间他都在看书,有时还会去河边刨窑洞。
服侍刘殿卿老人的女儿是个性格随和的人,她给予记者充分的信任,让我跟刘殿卿老人在非常放松的状态下聊天。我跟着刘殿卿老人,去参观他的卧室,还有书房。老人的卧室干净舒适,可以看出,他女儿把他照顾得不错。老人的书放在二楼,爬楼需要上较陡的木梯,但是85岁的刘殿卿老人健步如飞,腿脚相当利索。书凌乱地摆放在阁楼上,书架旁边还有一张小木床,书籍多跟那个红色年代有关。
阁楼的窗外就是巴塘县城,远处是一片红色外墙建筑群,已经被当地保护起来。夕阳的柔光下,远处的老建筑有些唯美,身边是身体硬朗的十八军老战士刘殿卿。像刘殿卿这样的老人在逐渐老去,有历史回声的,只有那些老建筑了。
原标题:“团结包子”与钢钎凿路——老战士刘殿卿回首进藏往事
(责编:范凡)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