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传佛教宁玛派及密咒师
藏传佛教宁玛派是藏传佛教中最古老的一个教派。此派教法专修密宗和咒术,并且以传承弘扬吐蕃时期所译的旧密为主。此教派从组织和类型上分两种,第一种,其教徒是剃度的出家人,住在寺庙进行正规的宗教活动。还有一种是被称做“阿巴”(sngags-pa)或“宦”(dpon,这一名称多在安多地区称呼)的一类,他们既在寺庙念经做法事专门从事宗教活动,又娶妻生子并从事日常生产活动。这一类群体即密咒师,至今仍广泛地分布在广大藏族居住区。千百年来,他们自由地活跃在藏族民间,有着自己的寺庙组织,其宗教法事活动、日常修习内容和仪轨,以及服饰装束等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不同于宁玛派的出家僧。他们平常在寺庙或在家中进行日常诵经、法事仪轨等宗教活动,同时又和普通百姓一样要结婚成家,参加日常的农牧业生产劳动,过着抚育孩子、赡养老人等正常的家庭生活,他们当中有些人常年在深山寂静之地闭关静修,这些人擅长法术咒术,并以此特长在社会上活动。密咒师在教法修习方面并不重视经典和教法理论,而专长于密法实践和咒术修炼。他们所奉行的教法、念诵的经咒、举行的仪轨、供奉的佛像、护法神和所住的寺庙等等都属于宁玛派,但又独具特色。其教法主要有宁玛派的九乘之说,有称做“八大法行”的教法分支,其中分出世间五部和世间三部。密咒师的教法当中,玛母神(ma-mo)、撒(gzav)、阎罗王(dam-chen-chos-rgyal)是最重要和最常见的护法神,尚有红赞神、依怙护法、墓葬女神等等。
藏语中对宁玛派密咒师的称谓共有两种,一是“阿巴”(sngags-pa);一是“宦”(dpon)。“sngags-pa”的意思是密咒师或持咒者,“sngags”是密宗、密咒之义,“pa”指人。这个名称就表现出了他们的特性和特殊身份,他们是专门念诵密咒、专修密宗密法的人。“dpon”的本义是“官”,密咒师和官有什么联系呢?有人研究认为:此称谓“起源于吐蕃以苯教治国时期,藏族部队中每一个编队‘日’(ru)要有一个‘宦’,叫‘日宦’(ru-dpon),负责出征时选择日子,搞祭祀等。后来这一习俗被保留下来,在很多村庄仍有‘日宦’,简称‘宦’,负责婚丧择日、生小孩取名、防雹护苗等等,不过已佛教化了”。但另有说法认为,“宦”的藏文不是dpon,而是hvum字,这是密宗经典中常见的一个咒文,读音近似于“宦”字,因他们专念这样的咒语,故称这些密咒师为“宦”。但在汉语中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在一些汉文论著或资料里我们可以看到以下这些称谓:“阿巴”、“俄巴”、“俄华”、“宦”、“唤”、“奔”、“本”、“本本子”、“本布子”、“棒棒子”、“密咒师”、“咒师”、“密宗修行士”、“密修士”、“密宗师”、“居家宁玛派”、“持密者”等。以上这些不同的称谓均涵盖于三种类型中:即汉语音义、汉语俗称、表示其性质和特点的名称。“密咒师”作为一个群体,被称做“俄芒”(sngags-mang,“俄”即密咒,“芒”为多之意);他们进行诵经供佛等法事活动的寺庙相应地称为“俄康”(密咒殿);而四周供养和信奉他们的村落称为“俄第”(“第”为村子之意)等等。可以说在不同的地区、范围,密咒师有着不同的称谓,和他们所处的不同环境与不同的语言有直接的关系。
宁玛派作为一个古老的教派,最初形成时就有剃度的出家僧和密咒师两类。在佛教传入藏区之前,藏族的原始宗教和苯教在吐蕃已经非常盛行,直至很长一段时期苯教的上师在国王左右以巫术法术等辅佐国政,在牟赤赞普及直贡赞普时期苯教发展极其兴盛,苯教徒享有很高地位,当时苯教徒是以在家的形式活动在社会上的。他们当中的在家教徒也称“阿巴”或“宦”(在安多地区),他们既是宗教职业者也是在家俗人,主要修炼苯教密宗并擅长咒术和法术。8世纪吐蕃赞普赤松德赞迎请印度高僧莲花生和寂护大师到吐蕃修建桑耶寺(787年建成),并剃度“七觉士”出家为僧之时,出现了藏族历史上最早的佛教僧人。这时吐蕃社会中的佛教就已经有了出家僧和在家密咒师之别。后在11世纪由素尔家族“三素尔”之一的索尔波且·释迦迥乃正式创建了宁玛派这一教派,此派教法由莲花生传下来后一直传承着密宗教法和咒术,并且以传承吐蕃时期所译的旧密为主(此即被称为宁玛派—旧派的缘故)。密咒师古老而久远的法脉传承和传统沿袭至今,从未改变,他们的特性也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宁玛派形成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其实是分散发展的,直到十六七世纪才开始出现了比较有规模的寺院,也许这就是密咒师得以活跃在民间并存在至今的原因之一。在藏族传统史籍中宁玛派的出家僧和密咒师分别被称做“身穿棕红袈裟之出家者”和“身披白色袈裟之蓄辫者”。
从藏传佛教发展的历史来看,宁玛派密咒师的出现和他们与民俗相融的一些特性以及从事的法术、仪轨等等传统都与藏族民间信仰和苯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藏区,苯教和民间信仰的根基是非常深厚的,其力量也是巨大的。佛教传入吐蕃后,便以自己的一些教理和仪轨与苯教及民间信仰相适应,将藏族本地的一些神祇、或古老仪轨、习惯吸收过来,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宁玛派祖师莲花生大师来吐蕃传密法时就降伏了众多鬼神,并收服它们作佛教的护法神。很多地方神祇仅仅赋予它们一些比较符合密教术语的新名称就可以进入藏传佛教的万神殿。苯教中的年神、赞神、星曜撒等极大部分鬼神因此堂而皇之地进入了佛教的神殿,把八部鬼神中利济人们的诠释为神,把那些危害人们的称作鬼魔。而且,在形成教派的过程中,藏传佛教始终没有忽略把藏族原有的宇宙观、神灵观、神话思想、仪轨等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佛教和藏族民间信仰互相融合、双向发展的过程。经过长期的发展,藏族民间的宗教信仰便有了多重性,在一定的信仰范围内,人们心里神、佛、巫师与喇嘛在很大程度上是并行不悖的。
宁玛派密咒师最重要的外部特征是一生都蓄发留辫,将长长的发辫缠绕在头顶,再用头巾裹住,头巾大多用红布,部分也用黑布,依不同的地区而异。这种发辫被称做“俄拉”(sngags-ral),意即密咒之发辫。密咒师开始蓄发时须经活佛或上师诵咒加持灌顶,发辫对他们而言是非常神圣的,终生不得剪下或拆散,除非在特殊场合。如见自己的上师和活佛时可以拆下缠绕在头顶的发辫以示朝拜和尊敬。这一装束和苯教的密咒师极其相似,但在转经、拜佛、转嘛呢轮时苯教和佛教在方向上有区别,佛教徒是一定要按顺时针方向,而苯教则是逆时针方向。这一点很关键,信徒甚至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特征。同样藏传佛教万字符象征符号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苯教称做“雍仲”的万字符象征符号则是逆时针方向。
除了头缠发辫再裹头巾以外,密咒师平日的装束跟普通老百姓并无两样,在特定的宗教场所从事正规的宗教活动和仪轨时,与宁玛派僧人相同,也穿红色袈裟,不同的是外披白色的披风袈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