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多吉手拿制作的藏尼纸经过自己精心装订的藏尼纸本子,高兴得合不上嘴。 高加库 摄
导读:
有人说:“西藏的历史是记载在藏纸上的。”千百年来,藏纸默默地记录着西藏的历史,见证了西藏的文明进程。正是由于藏纸的存在,让我们读懂了古老而神秘的西藏。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宗教圣地收藏的经书能够历经千年风雨而保存完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典籍所用纸张都是西藏独有的藏纸。作为西藏三大藏纸之一的尼木雪拉藏纸,在现代工业的冲击下,从淡出人们的视线,到这门传统的手工业回归,已经悄然发生着改变。
5月26日一大早,我们采访组一行动身前往尼木县采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一路上,我们闲聊着有关尼木县的点点滴滴。尼木,藏语意为“麦穗”,日喀则尼木县在历史上隶属日喀则,因而在风俗上更加接近日喀则地区,从这里每年都过日喀则新年就可见当地文化对尼木的深刻影响。
过了风情万种的拉萨河,沿雅鲁藏布江逆流而上,永远看不厌的蓝天白云下,是绵延无尽的山脉。进入尼木县境内之后,雅鲁藏布江的江面变窄,两岸山势险峻。然而,从318国道拐入去尼木县城的公路后,眼前豁然开朗:尼木河的水量虽然不大,但河滩很宽阔,甚至还有人将青稞种在河边上。尼木河两岸的地势也相对平坦,村庄掩映在绿树丛中,宁静、悠闲。沿着尼木河前行9公里就到达尼木县城所在地——塔荣镇,这个被村庄包围的小城并不大,人们过着一种慢节奏的生活,从容、淡定。尼木县城并不算大,两条马路以“丁”字形排开,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正位于“丁”字路口的交叉点上,这里商铺较多,是尼木县城最繁华的地方。
尼木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才让负责陪同我们此次采访,简单的寒暄后,我们赶往第一个采访点——“尼木三绝”之一的雪拉藏纸。跟随才让,我们来到了位于县城的尼木县民族手工艺园区,本以为雪拉藏纸顾名思义在雪拉村生产制作。下车后,见我们一脸疑惑,才让给我们解释道:“近年来,尼木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发展工作,专门建立了民族手工艺园,免费为藏纸、藏鼓、经幡制作艺人提供保护传承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