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人物特写

根呷:康巴通信的“守护神”

宋志勇    发布时间: 2012-08-20 13:39:00    来源: 甘孜日报


根嘎在光缆线路上工作

  在康巴高原通信行业,只要一提起根呷这个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被一些同行称为“康巴通信守护神”。

  1971年5月,根呷出生在甘孜县一个牧民家庭,初中毕业后,回家放牛。1989年,年满18岁的根呷带着一身的牛场气息,成了长传局一名包线点的线务员。包线点的线务员按线路传输维护管理制度规定白天每隔二小时就要试线,夜里也要试线。为了更好的胜任本职工作,他刻苦学习业务,虚心向老同志请教;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在较短的时间内,根呷从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一线员工,成长为一名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术人才和业务骨干。2001年7月,根嘎走上德格长传分局分局长的岗位;2003年,调任甘孜长传分局分局长。

  甘孜县地处康北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分局负责炉霍至甘孜、甘孜至马尼干戈、甘孜至新龙的通信线路设备维护和管理任务。由于长传工作点多面广、线长分散,加之地处高原,气候恶劣,条件艰苦,但对这些实际困难他没有退缩,而是主动去面对。很快他就进入了角色,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努力维护通信线路,保证了通信畅通无障碍。2003年以来,在他的带领和员工的努力下,曾经被称为“障碍窝窝”的甘孜长传分局甩掉了昔日不光彩的“帽子”,连续七年保持了通信线路无阻断的良好成绩,安全生产达标100%。

  2004年11月30日,甘孜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雪灾,持续的漫天大雪使县城积雪30多厘米,高山牧区积雪在50—70厘米之间,气温降至零下30多度。在罕见的大雪灾中,纤细的电话线在冰凌的围裹中变得有碗口粗,一片片杆线因不能承受重压而断线折杆;根呷带着分局职工,肩背几十斤重的被复线和工具,踏着没膝的积雪,冒着刺骨的寒风,义无反顾地扑进了严酷的风雪中。一根根电杆犹如孤零零的人,在风中瑟瑟颤抖。长线抢险在杆上,此刻要爬上电杆无疑是在冒险。尽管爬杆原本是每个长线职工最基本的工作技能,但此时此刻的脚钩和安全带保险系数却大打折扣,稍有不慎,后果难以预料。“我先上!”每当这个时候,根呷总是以分局长身份以身作则,迎难而上。几经周折,根呷爬上了电杆顶,寒风中他系好安全带,朝双手哈了哈气,冰僵的双手几乎没了知觉;他咬紧牙用冻僵的双手小心地敲掉积压在电线上的冰凌——卸去了重负的电线又在风中发出了悦耳的咝咝声,然而杆上的他已变成了一个雪人。这场大雪,甘孜分局维护的线路多处出现断线,根呷和同志们及时抢修,保证了灾区通信畅通,得到上级表彰。

  甘孜长线人为查找和排除线路障碍所遇到的困难是人们无法想象的。那是1998年的一个寒夜,窗外刮着呼呼的寒风,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根呷从睡梦中惊醒,还是线务员的根呷机械地翻身抓起电话,耳机里传出了机务站值班人员熟悉的声音:“到新龙方向7公里处线路出现障碍,请马上出查。”他放下电话,一看时间已是晚上12点多了,他穿上衣服,带上准备好的工具和线材,与往常一样出发了。刚一开门,一阵寒气向他迎面袭来,他打了个寒颤,室外的温度已是零下十多度了。根呷背着沉重的工具、线材,在齐小腿的雪地里艰难地行进着。此时,雪地里只有呼呼的风声和身后深深的脚印伴着他。一个半小时后,他到达了障碍现场,由于没有帮手,他只好用嘴咬着手电筒照亮,来回奔走在障碍现场。这时从远处传来一阵奇怪的叫声,他由于忙于恢复障碍没有在意,当他把线接好后正想停下来休息时,又听见了那叫声,而且声音比刚才大。在牛场生活过的根呷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是高原上最具攻击性的动物——狼发出的。根呷吓出了一身冷汗,迅速爬上电杆,大气不敢喘,浑身直哆嗦。不知道过了多久,狼在附近转悠了一周,渐渐地远去了。他赶紧下杆来,草草收拾好工具和线材,三步并作两步,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家中。到家一看已是凌晨5点钟了。他的心还在扑哧、扑哧地猛跳。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根呷一干就是二十年。他从未有过怨言;曾多次被省、州长传局评选为“优秀员工”、“先进个人”,并荣获第四届甘孜州劳动模范,被州委、州政府评为维稳先进个人。

(责编:南卡)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