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心西藏 全国支援西藏

首页 > 援藏 > 援藏人物

援藏医生宋征:带出一个像样的产房,留下一支合格的助产队伍

张雪雄    发布时间: 2014-06-25 14:22:00    来源:中国西藏网

  在拉萨市妇幼保健院,有一个忙碌的身影不停地穿梭,妇产科的藏族护士们亲切地称呼她为宋老师,她就是来自北京妇产医院援藏助产士宋征。来到拉萨工作快一年的时间了,这一年来,她每天都很忙碌。参加北京市援藏20周年座谈会,却是宋征难得的小憩,在座谈会上,宋征讲起了她的援藏故事。

  和所有的援藏医生一样,宋征也是“舍小家,顾大家”飞跃千山万水来到了青藏高原,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行使着一个不变的使命。来到拉萨市妇幼保健院,刚刚度过初上高原的不适应,第三个月,宋征就主动申请进入夜班轮值,这样可以方便亲自将助产技术更好的传授给助产人员(夜班的产妇分娩量比白班多,这是产科特点,只有值夜班才能帮助更多的产妇),指导助产人员工作中的技术细节,以提高现有助产人员的助产技能。

  每一个援藏医生来到西藏之后都有一个相同的职责——“传、帮、带”。宋征与妇幼保健院领导协商后,建立了定期讲课制度,搭建起一个让同行间相互交流、学习的沟通平台,更好的提高医疗技能。

参加寺庙送医送药活动

参加寺庙送医送药活动

  在宋征的眼里,她所需要做的工作远不止这么多,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很多在内地医院的医疗服务在拉萨得不到有效的实施,比如“三早”措施。由于医院的环境条件所限,“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的措施在临床实践中被迫简化了许多。宋征开动脑筋,费了一番心思,与科领导商量,将产房中的设施、设备进行重新规划,挪动产床、新生儿辐射台、婴儿秤原本的位置,使其物尽其用,更提高了产房的环境温度(以新生儿辐射台尤甚),这样可以令新生儿出生后体温丧失减缓,使得“三早”措施得以正确实施,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随后,宋征又建立“晨课”和“病历分析”制度。每日早晨交班后用10分钟全科(当班和下夜班者)共同学习院内各项规章制度或临床理论性概念。每月抽出一份有代表性的病历集体(全科医务人员)讨论学习;统一“五大助产专科技术操作”(会阴冲洗、铺产台、接生、会阴切开缝合术、新生儿复苏),并亲自结合现阶段的临床实际情况编辑并制定此“五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同时组织妇幼保健院助产人员进行考核评定,使助产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得到受援单位的一致好评。真正为母婴架起一座生命保障的桥梁!

  “设身处地的为产妇着想,以母婴的需求为第一位,以人性化服务为标准,带领全科医务人员共同提高工作中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是宋征反复为拉萨的同事强调的妇产观念。在产科病房,宋征亲自教护士们以科学的方法护理新生儿,传授她们增加母乳喂养有效率的各种方法,并亲自教她们制作成本仅不足2元的简易“乳头矫正器”的方法;在产房,宋征又带领科室的同事们普及会阴阻滞麻醉和局部浸润麻醉的概念,让全科人员理解这种麻醉不是只有在会阴侧切术中才可以使用的,在这些新的理念和技术普及过程中,宋征的责任重大,不仅专门培训助产人员,还要亲自教授麻醉方法,使这种麻醉方法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服务于产妇,以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感。

  为了缓解待产过程中产痛带给产妇的不适感,宋征主动与北京的医院联系,为受援单位添置了音乐播放器,在柔和的音乐旋律中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这项举措也成为拉萨妇幼一个真正为产妇着想的服务亮点。

宋征和产妇在一起

宋征和产妇在一起

  2014年6月10日在受援单位拉萨妇幼保健院党员大会上一致通过,光荣的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是第七批援藏干部进藏后发展的第一个中共预备党员。

  一年来,宋征跟随医疗队下乡义诊,送医、送药8次,还主动在偏远的尼木县帮扶结对一名家境贫困的学生。在春节休假期间仍念念不忘这里的工作,联系一些能够带回藏区的临床物品(如:新生儿吸痰管【大口径型】、麻醉用长针头【7#型】等),还与同行高医生一起身担重任,送来京做心脏手术的藏区孩子平安回家。

  宋征说:“西藏正有条不紊的快速发展着,而卫生工作也不容落后。通过在藏工作和随医疗队下乡义诊过程中,我发现在藏区,在拉萨,是没有正式的助产士的,即使是在城关区条件较好的中级以上医院也只是由护士代替助产工作,而基层县里就只有医生辛苦代劳,真的很需要相关的助产专业培训(包括理论和临床实践操作),以提高母婴安全率,降低新生儿围产期死亡率。我愿意将我的所学和临床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藏区的助产工作者,用我对藏族同胞的真情、用我孜孜不倦的辛劳,践行一名援藏干部全心全意为藏区人民的宗旨,为藏区、为百姓、为同胞们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责编丛振彬)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