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手术刀在雪域高原划出了无私奉献的轨迹,用缝合线编织了维护民族团结的生命线,他被藏区群众视为健康的守护神,他就是天津援藏医生、北辰区中医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共产党员苗振立。
在雪域高原谱写藏汉情谊新篇章
2014年4月10日晚,藏族妇女扎西央吉因产后大出血送入丁青县人民医院,她脉搏呼吸微弱,有溶血倾向,且血小板减少、肝酶增高,处于休克状态,急需大量输血。但医院没有血库,转往上级医院,因路途遥远,危险系数更大。很快,苗振立在病人家属里找到4名符合血型的人员,800ML血液顺利输入扎西央吉体内。然而,对于一个危重病人来说,800ML血液远远不够。为确保病人用血,苗振立带头号召在场的医护人员踊跃献血。经检验,苗振立的血型与病人符合。身处海拔近4000米的高原,已经连续抢救病人4个小时、身心已经非常疲惫的苗振立,果断地撸起了衣袖,让护士尽快采血。随着一汩汩新鲜的血液流入病人体内,扎西央吉血压逐步恢复、各项生命体征都有所好转。出院当天,扎西央吉和家人给苗振立献上了一条洁白的哈达。
2013年8月,苗振立放弃了优越的条件,志愿来到丁青县。刚到时,他就因缺氧而气喘吁吁。但苗振立说:“组织上安排我们援藏,我们代表的是天津,承载的是天津人民的重托,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他主动拒绝医院安排的班车,坚持走路上下班,虽然嘴唇指甲仍然青紫、血氧仍在80%左右,但已经能够胜任工作需要。为能与藏族群众进行交流,他掌握了藏族常用语,适应了藏族的生活和习俗。他对妻子说,雪域高原上有生命在等待我救治,有病人在等待我关心,援藏一任、造福一方就是我的职责。
2014年3月,一名急诊大夫叫住苗振立,让他为一个8个月的婴儿治病。他看到孩子的父母亲和爷爷绝望的目光,了解到婴儿患嵌顿疝已三天,并出现肠出血,就立刻与同事展开抢救,孩子得救了,也创造了丁青县人民医院为最小患者手术的记录。看着孩子清澈的眼睛和孩子亲人开心的笑容,苗振立也开心地笑了。
藏区医疗技术相对落后,许多藏族妇女在孕期常出现合并症,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极易造成大出血,分娩中羊水栓塞极易造成DIC,分娩成为藏族产妇难过的“鬼门关”。2013年11月,苗振立接到孕妇生命垂危的电话,立即赶到医院,发现患者是胎盘早剥、子宫卒中、自发性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胎死宫内,手术风险很大,但按惯例转院,后果更难以预料。苗振立坚定地说:“必须立刻手术,我来做。”面对藏族同胞的生命,面对病人家属迷茫而又殷切的目光,他毅然走上了手术台。4个小时生与死的争夺,挽救了藏族产妇的生命。看到患者家属感激的泪光,累得已经散了架的苗振立感到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因天气寒冷、急诊较多,苗振立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血压高达160/110mmHg,血氧低至70%左右,心率长期在100次/分钟以上,但他坚持每日查房,手机24小时开机,碰到危重病人,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9个月来,共接诊近千例,实施手术260余例,处理分娩600余例、疑难病例200余例,挽救了16名患者生命。许多患者及家属感激地说:“苗医生,谢谢您,您来以后,救了多少人啊!”。
将先进医疗技术和健康理念播撒在生命禁区
丁青县人民医院医疗条件简陋,只有一名麻醉师扎西,麻醉效果很不理想,扎西非常灰心,想开小差调走。苗振立主动做他的思想工作,利用所学知识,手把手教他,并主导开展了数百例腰麻、硬膜外麻及腰硬联合麻,填补了丁青县人民医院麻醉科的空白。扎西感激地说:“苗老师,原先没人教我,麻醉效果也不好,我不想干了。现在您来了,这么手把手的教我,我就在这儿干下去了!”。
针对当地医护人员观念、临床技能较差的实际,苗振立利用查房和日常诊疗时机,逐项纠正。对不消毒随意进入手术室的医护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并帮助制作了病号服、手术衣,保持手术室无菌状态,指导科学使用抗生素;对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等疾病,通过辅导、办班等形式,带教100多人次;对特殊病例,安排疑难病例讨论;指导并推广了留置针输液技术,建立了病历书写、消毒隔离等规章制度,还自费购买了喉镜、自动充气式新生儿呼吸球囊和100多斤医学书籍。
藏族同胞看病非常不方便,还有一些群众信神不信医。苗振立说:“我的使命,除了给群众看身上的病,还要看心里的病。”他利用义诊时机,向妇女宣传科学分娩知识,从孕期保健、产前检查到产中安全、产后恢复都耐心宣传。对不愿到医院就医的产妇,反复做思想工作。对信神不信医的患者,通过实例灌输医学知识。2013年冬,一位阑尾炎患者用香点疗,造成满腰燎泡并化脓,送到医院时已阑尾穿孔。苗振立用这些病例向藏族群众宣传,引导他们摒弃落后观念。今年以来,丁青县人民医院门诊量、住院率同比上升28%和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