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民歌略述:悠扬的歌声从远古传来
晓勇 冯骥   发布时间:2015-06-03 10:35:00   来源:西藏日报

  西藏民歌是流传于西藏各地的民歌小调。格调高,内容广。大都是六字一句,四句一首,曲式结构为上下两句,旋律流畅。西藏民歌是西藏民间文学中瑰丽的花,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较高的艺术性。纵观西藏民歌的发展过程,反映了西藏民族社会历史、时代生活、风土人情以及文化艺术演变的基本概况。

  “央嘎”绵羊你在忙;

  绵羊你为吃草忙;

  男子汉我也在忙,

  我为家庭而奔忙。

  你别动别动稳稳坐,

  我快快为你脱皮袄;

  旧新毛彩云一片片,

  又刃刀海鸥一样飞。

  这首流行于那曲地区班戈县牧区的割羊毛民歌记录于西藏已故藏族作家江央西热所著的《西藏最后的驮队》。曾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的这部纪实性报告文学中,江央西热用他独特的视觉和文字记录了当地民风民俗的文化内涵。其中,藏北传统婚礼的繁琐程序与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牧民剪羊毛时过剪毛节、唱剪毛歌以及驮盐歌等珍贵纪实性的记录,使这部作品在当今许多传统民族文化渐渐消逝的年代极具价值。

  就像藏族有俗语说:“没有歌声的人犹如一头牦牛,不会跳舞的人就像一根木头。”不论劳动或休息,从古至今,藏族人民歌不离口,舞不离脚。无论田间地头,只要人们聚集在一起,就地起歌起舞,尽情方休是藏族人对待生活的最朴实心态,也使这个民族与一切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感乘着悠扬的民歌迎面扑来。

  在牧歌的悠远中劳作

  与其他民间文学样式比较起来,西藏民歌更具有劳动人民的特点。从西藏民歌中,我们可以听到西藏人民发自内心的声音,可以看出群众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战争方面的思想见解和政治态度,并能了解到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基本愿望与诉求。

  这像这种普遍流行于藏北牧区的剪羊毛歌,它是一种人在剪羊毛时和着劳动拍子边唱边剪的一种劳动歌。每年藏历七月中旬,牧民们会选择一个吉日剪羊毛,场面非常壮观。

  在剪羊毛过程中,剪羊毛者一边剪羊毛一边不停地唱着剪羊毛歌,妇女们在剪完羊毛的羊身上涂抹自家羊的颜色标记。剪羊毛歌用丰富的想象力把羊群比作撒在草地上的冰雹,把堆起的羊毛比作雪山等,其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涉及生活、政治、宗教、文化、道德、自然、地理等方方面面,它从发展流传至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灵活多变,气势澎湃,观之令人震撼,生动地反映了牧民对大自然的敬仰和赐予的感激,表达牧民与牛羊的依存和依恋关系。

  在藏北,牧民们几乎所有的劳作都伴有不同的劳动歌,比如放牧时悠远的山歌,还有剪羊毛歌以及面临着被历史尘封的驮盐歌,还有旧时的藏北长期处于强盗英雄崇拜时代所流行的强盗歌等等,都是西藏牧歌中的一类。

  “牧歌之美中,实则包容了难以言喻的一切。这种艰难的美,充填了人类生活中最深邃的底层。它可能体现了一个民族在异常生存环境中认命的达观,而这种达观也许只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著名作家马丽华在《藏北游历》一书中这样描述藏族民歌中的牧歌。

  徜徉在历史中的藏族民歌

  在一本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丛书《西藏民间歌谣选》中,序言作者雪康·土登尼玛写道:“凡是来过西藏的人,无不对人民能歌善舞留下深刻的印象,赞美西藏民族是‘歌的民族’,西藏高原是‘歌的海洋’。我们认为,这种形容并非溢美之词,而是恰如其分的。对西藏人民来说,歌就跟日光,空气和水一样重要,就跟酥油、糌粑、茶叶一样不能离开。”

  领:大地什么样子才齐全?

  众:大地像八瓣莲花才齐全。

  领:天空像什么样子才齐全?

  众:天空像八幅法轮才齐全。

  领:村庄什么样子才齐全?

  众:村庄像八宝吉祥才齐全。

  齐:今天我们跳“偕青”,

  ……

  领:世界没有形成时,那是什么样的情形?

  众:世界没有形成时,没有舞蹈也没有歌声。

  领:世界怎样形成的?

  众:世界由风变成的。

  ……

  这是一首叫“世界的形成”的古歌,它从遥远的远古走来。多少个世纪来,西藏人民把自己的最美好的感情、最真实的思想、最精炼的辞藻、最生动的形象,都储存在成千上万首歌谣之中,如同大海储存珍珠,大地储存金矿一样。

  自治区群艺馆副馆长阿旺丹增介绍说,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本身的演变,流传至今的西藏民歌依然具有可诵、可唱并能随歌伴舞的特点。按其结构和表达形式可分为“鲁”(亦称古如)和“谐”两大类。“鲁体”民歌又分为“拉鲁”——山歌和“卓鲁”——牧歌。“谐体”民歌品种较多,比如流行于雅鲁藏布江上游地区的“堆谐”;流行于昌都以东的藏区“康谐”等等。

  “一首民歌引出一段传奇。西藏民歌所吟唱的,往往果有其人果有其事。在文字难以普及的民间,历史就这样口口相传。”马丽华这样评价藏族民歌。

  西藏的历史有多长,民歌的源头就有多长,甚至更长。如果把民歌比作鲜花,那它的生命力胜过自然界任何一种花朵。无论是在空旷的草原,还是人员较为集中的城镇,无论是劳动中的人们,还是正在举行盛宴的现场,民歌总是藏族群众最形影不离的好伙伴。

  民歌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阿旺丹增说,藏族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民歌不仅仅是一种声音,更是其文化的积淀,历史的陈仓。作为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原生态民歌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西藏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是中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阿旺丹增告诉记者,目前,那曲山歌即那曲拉伊、安多采盐歌、班戈昌鲁即强盗歌、波密波央、藏族儿歌等相继入选了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遗名录。近年来,尽管相关部门就藏族民歌的保护工作做了不少努力,但许多曾经耳熟能详的民歌,随着老一辈民歌传唱者的离世而消逝的事情时有发生。而且作为历史一部分的藏族民歌的文字记录相比于其他记载较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许多经典民歌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只剩下一种传说,正面临着人们只是听说过,而无人会唱也无相关记载的尴尬境地。

  “这样的局面不勉令人遗憾。所以,保护藏族民歌依然任重而道远。需要相关各方共同的努力,更需要政府部门投入人力、物力给予更多的支持。”阿旺丹增说道。

  原标题:悠扬的歌声从远古传来——藏族民歌略述

(责编:范凡)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40568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