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

首页 > 藏传佛教 > 宗教艺术

西藏阿里托林寺的兴建与历史沿革

桑吉扎西   发布时间:2013-08-14 11:07:00   来源:法音

  可以说,藏传佛教的再次复兴是以阿里古格王朝建立的托林寺为中心而展开的。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托林寺在藏族历史以及藏传佛教史上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倘若没有阿里古格王朝对佛教的积极护持,没有托林寺历史上的第二次译经高潮,没有前藏、卫藏、后藏高僧大德们云集托林寺,共同商讨和奠定先显后密、显密双修的传承次第,没有火龙年的大法会,就不可能将吐蕃郎达玛灭佛后分散的佛教势力集合起来,形成藏传佛教文化复兴的巨大历史合力,推动当时藏传佛教的迅猛发展,各个教派的产生以及百花齐放、各教相争的繁荣局面。

  换句话说,历史的机缘,让托林寺承担了藏族文化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她使得中断了数百年的信仰与传统得以复活,并使其发扬光大,对后世藏传佛教以及藏族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托林寺自创建以来,历经了多次的战乱,其寺院的教权也几移其主。早期属于宁玛派,后来被噶举派执掌。15世纪古格僧人嘎林·阿旺扎巴前往拉萨拜宗喀巴大师为师,改信格鲁教法,学成后返回阿里,开始传播格鲁派教法,其后逐渐说服古格王改信格鲁派,在古格王的扶持下,阿旺扎巴出任托林寺改信格鲁派后的第一任住持。此后,托林寺一直为阿里地区格鲁派最重要的寺院。1618年,应古格王扎巴扎西的邀请,第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到托林寺讲经传法,大大提高了托林寺在格鲁派寺院中的地位。

  17世纪30年代时,古格王朝被毗邻的拉达克王国所征服,并统治了长达半个世纪之多。期间托林寺众多的佛像、佛经被抢掠,殿堂内的壁画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由于拉达克国王崇信藏传佛教竹巴噶举派,故这一时期托林寺又被噶举派所掌管。此时,信奉不丹噶举派的拉达克国王与格鲁派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以致引发了教派之间的战争。为了保护格鲁派的利益以及西藏领土的完整,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最终派遣一支藏蒙骑兵远征阿里,击败了拉达克国王的军队,收复了被占领的属地,迫使拉达克国王归还被抢掠的佛像、经书等财物,托林寺再次回到格鲁派的手中。

  由于格鲁派继承和发扬光大了阿底峡大师及噶当派的教义,故格鲁派也被称为新噶当派,所以,格鲁派的宗教领袖和大师们十分重视阿底峡大师曾经修行过的托林寺,以及阿底峡尊者坐过的宝座。他们认为阿底峡大师的宝座与甘丹寺宗喀巴大师的赤巴宝座一样重要。由此派遣拉萨的江泽曲杰(第46任甘丹赤巴)和夏则(第47任甘丹赤巴)轮任托林寺的堪布和赤巴。

  至18世纪中期,第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将托林寺改为色拉寺杰巴扎仓下属分寺,并派遣自己的经师赤钦阿旺曲丹(第一世热振活佛,第54任甘丹赤巴)为托林寺堪布和赤巴的继任者。从此,形成了托林寺三年轮换堪布和赤巴,由拉萨色拉寺委任派遣的历史定制,并沿袭至民主改革之前。据悉,1950年以前托林寺的僧侣为60人,而最后一任堪布为阿旺扎西。

  从历史上看,托林寺的下属寺院有25座。分别为:拜嘎寺、拉叙寺、当巴寺、普日寺、东布寺、琼窿寺、达巴寺、莽廓寺、江久林寺、巴觉寺、鲁巴寺、东嘎寺、色地寺、香孜寺、曲色寺、日帝岗寺、萨让寺、日巴寺、努布寺、夏益寺、噶帕寺、扎让寺、多香寺、香甘丹寺、顿曲寺。其中萨迦派寺院5座、噶举派3座、格鲁派17座。

  迄今,托林寺管辖的寺院,有的还坚守着古老的传统与教义,在清贫与艰难中,恪守着佛陀的戒律,传播着佛陀的思想,颂扬着古代先贤大德的精神与风范。然而,大多数寺院早已名存实亡,时过境迁。曾经佛法盛行的阿里,如今的出家僧人不足千人,曾经名播雪域的托林寺,只有十多个出家僧,昔日的辉煌,一去不返。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40568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