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

首页 > 藏传佛教 > 政策与研究 > 研究

藏传佛教造像题材分类及其艺术特征

黄春和   发布时间:2014-06-24 15:07:00   来源:中国宗教学术网

  护法神,顾名思义指护卫佛法的神祇,是藏传佛教中最为庞大的一类神祇。从本源上讲,护法神大多是外来神,有的来源于印度婆罗门教和印度教,如帝释天、四大天王等;有的来源于西藏苯教和民间信仰,如长寿五仙女、十二丹玛女神等;还有的来源于蒙古和汉地的民间社会信仰,如白哈尔、关羽等。不过,这些外来神祇进入佛教后都被重新赋予了新的宗教履历和宗教功用。有些成了某一教派的护法;有的作为某地或某寺的保护神;有的掌管众生的生死;有的专司世间福禄……总之是各有所司,各具维护佛法和世间众生的功用。而且随着佛教的不断发展,多数护法神的履历和职能也因此发生了变化:或功用等级有变,或分管地域有变。如吉祥天母原为大昭寺的保护神,后来升格为拉萨城的保护神。同时,有的护法为各教派共同崇奉,有的为某些教派单独崇奉。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护法神,出自不同的经典记载,其履历明显不同,形象特征也大有区别,这正是护法神信仰发展变化的表现,而这一变化与不同教派和不同地域的信奉密切相关。在宗教等级上,护法神也有世间和出世间之分。世间护法地位较低,尚没有出离三界;出世间护法地位较高,已断除烦恼,证得圣果,也可作为众生密修依止的对象。出世间护法数量较少,主要有吉祥天母、大黑天、多闻天王、黄财神、地狱主等。常见的护法大部分是世间护法,如白哈尔、金刚具力神、大梵天神、善金刚、长寿五仙女等,其数甚多,是护法神的主要组成部分。  

  护法神的形象在藏传佛教各类造像中也最为复杂,大体上可以分为善相和怒相两类。善相护法神多为美丽的女性形象,象征和平与宁静;造型也比较简单,一般是一面二臂的坐姿形式,如长寿五仙女等。怒相护法神形象要复杂得多,有多面多手的不同造型,有坐立飞舞等不同姿势,有红黄蓝白等不同颜色,有猪狗牛羊等不同坐骑,另外还有手印、执物、衣饰等复杂变化。护法神中多为此类奇形怪状、变化无定的忿怒形象。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40568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