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

首页 > 藏传佛教 > 政策与研究 > 研究

藏传佛教僧伽服饰释义 1

李玉琴   发布时间:2014-05-23 10:11: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藏传佛教以其神秘的宗教文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藏传佛教外在标志之一的僧伽服饰,近年陆续有文章进行一些概要性的介绍和一些象征意义的阐释,然而对于藏族僧伽独特的衣著形貌的历史渊源以及文化特点、社会意义至今没有人作过系统的探讨。笔者拟从藏传佛教僧伽服饰的色彩、衣体(质料)和款型三个方面,对藏传佛教僧伽服制的历史形成、种类、外形特点及其社会和文化意义进行探讨,以此加深对藏传佛教的思维、观念、仪式、信仰以及所伴生的行为方式的深度理解。
  一
  7世纪,佛教从祖国内地和印度两个方向传入西藏。经历了100年左右的弘法,到赤松德赞(755~797年)时,僧伽制度已初步建成,藏传佛教“不论大小、显密、禅教、讲修兼收并举,营造了前弘期的极盛时代”。[1]从藏传佛教前弘期的发展可知:佛教虽然是外来文化,但一经传人就得到吐蕃王室的青睐和信仰,并大力扶植,从政策上和物质上等方面给予极大支持。赞普崇信佛教,佛寺的供给由王室“分别等级,按期提供青稞、肉类、酥油、衣着、纸墨、马匹等一切所需要的物资”,对于僧人“宗师每年给予衣料9肘(长度),给钦扑的25个大修行者衣料6肘,对25个学经人员每人给予3肘长的衣料”。[2]这种王室的供养免除了僧伽的衣食对普通民众的依赖。其所守持的戒律往往得来于律典的规定,当然也有外来僧人的“言传”和“身教”,不过,由上而下的倡导对于僧伽理解佛教的精神和制度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①(注:赤祖德赞在位时推行“七家供一个僧人”,“僧人的衣服不能有补丁”等,这明显不合于佛教精神。参见《拔协》第62页。)僧众的行为规范也仅仅是外在的学习和模仿,并未形成藏族僧伽的独特的行为规范。
  在译经方面,经过几代赞普的努力,经、律、论三藏典籍从翻译到整理,可以说已很完备。其中《律经》①(注:印度德光论师所著,是藏传佛教五部大论之一,是“律藏之母”,西藏历代高僧关于《律经》的注释,有措拿瓦所撰的《律经释日光论》,僧成的《律经密意释宝鬘论》。藏文撰述的注疏,主要有自在戒、慧贤《律经根本释》,以及勤自在、布敦等诸大律师的著作。关于律法中对衣饰的注释,有阿佳·洛桑班丹益西丹贝贡保的《律法所定僧衣资具尺度解说——高举胜利法幢之大宝幢柄》及《律法所说僧农资具图案——宝柄美饰》,收录于《丹贝贡保全集》卷10~11函。)也由迦湿弥罗国大德胜友等人译传到西藏,并同时在藏地传授戒法。《根本说一切有部十七事》、《毗奈耶》并诸注释大小31种相继译成藏文,成为藏族佛教徒生活依止的原则。为防止部派纷争,赞普曾明令禁止翻译他派的律典,只弘“根本说一切有部”的戒律。[3]这也是藏传佛教虽有教义教理不同的多种派别却在服制上较为统一的原因。
  由于资料的限制,当时藏族僧伽的实际穿著情形实在不易追述。但是仍然可以根据一些史料推测当时僧伽服制的特点和情况。桑耶寺第一批藏族僧人出家是经过完整的授戒仪式的,僧伽的装束(主要指法衣)应该遵照佛陀的教导,以三衣为主。从佛教传入藏地的情况知道,藏族僧伽对佛徒制衣的认知除了藏译的戒律经典及其诠释和印度僧伽的示范作用外,还有来自祖国内地僧伽的言传和身教,以及西域僧人的传授活动。从佛教承制来说,藏传佛教奉行“根本说一切有部”的戒律。依照“根本说一切有部”的律制,藏地僧人应服皂色(黑色)或绛色袈裟,而“皂”与“绛”都是近黑非黑的颜色,可以说是红色和黑色的混合色。而今天藏族僧伽普遍着红色袈裟是依循于律制,还是历史演化的结果?由于缺乏充分的证据而难以说清楚。可以确定的是,在前弘期赤祖德赞时,僧服尚黄。《拔协》记载,赞普敬俸僧人,“哪怕在一个普通人(俗人)身上看到一块黄色补丁,也要向之行礼”。[4]说明黄色是僧人专用的服色,或者说僧服以黄为主。僧服尚黄,一则为了与吐蕃时期“赞”与“赞普”的红色服饰[5]相区别的缘故,二则也可能受到当时汉族僧服的影响。唐时内地佛教得到相当发展,禅宗大兴并且影响到藏地,②(注:唐代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依照各部律文穿着黄、赤、皂、木兰、青等色僧衣。藏族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内部的渐顿之争即是汉地禅宗与印度显宗之间的纷争。)据载禅宗僧人所着僧衣正是茶褐色(黄色调)。至今,在格鲁派内部,“以重闻、思时身穿红色僧服,以修行禅定时则穿黄色袈裟”[6]不知是否为这一传统的延续。
  朗达玛灭佛后,藏传佛教沉寂百余年后再度兴起,由阿里、康区和安多等地传回西藏卫藏地区,除弘法区域较前大有扩展外,其僧师的活动已进入民间弘传戒律、建庙收徒。前藏有卢梅等,后藏有罗敦等,藏传佛教再次活跃并在民间得势。这时,他们的宗教活动虽然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但更主要的是其竭力争取普通民众的认同和资助。寺院和僧众的生存状态已出现明显变化,使僧伽的人际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一方面,僧伽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大大加强,僧人不仅要讲经说法,还要共同分摊寺院的管理和其他工作。另一方面,藏族僧伽对普通信众的信赖度也较前提高,出家人与在家人的关系更加密切。为获得普通信众的支持,后弘期初期重建戒律传承,经仁钦桑布和阿底峡尊者的努力,藏传佛教得以复兴和重塑。这时,佛教开始与藏地本土宗教苯教相交融合并。藏族僧伽服色选择以红色为主的原因,很大成份是“根本说一切有部”的传承,但是也不能忽视藏族人自己在心理上存在着对红色的迷信和偏好,这种心理情感正是以苯教为中心的宗教土壤上培育出来的。③(注:苯教有尚红的传统。在青藏高原的许多苯教遗迹中可以看到在陶片、石器上或装饰品上涂红的痕迹。)
  藏传佛教派别,是在后弘期中逐渐形成的。以密教传承修行方式不同,先后产生了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以及较小的希解、觉宇、觉囊、郭扎、夏鲁等多种教派。苯教虽为西藏原有宗教,但在后弘期渐与佛教融合,其中一部分也成为佛教的一个派别。藏传佛教各派信奉的大乘和小乘的教义是一致的,其中包括密乘(或称续部),各教派都遵奉律部戒律。[7]前弘期所译出的小乘律典仍是僧师们传教的规范和依据。关于后弘期产生的不同教派的服色和俗称,有学者对各教派盛衰的历史状况及所处历史阶段的服色制度进行分析,发现各教派所崇尚的衣帽颜色与中央王朝服色制度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即后弘期相继掌握地方政权的萨迦派、噶举派和格鲁派随元、明、清王朝的服色制度(元朝尚白,明朝尚红,清朝尚黄)演变而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8]笔者也认为,元、明、清三代西藏地方与祖国内地的关系非常密切,作为地方政权的教派与中央政权产生世俗的联系,不是不可能的。这种理解,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但却忽略了教派服色的形成应该有它自身的宗教涵义。如噶举派僧人着白色的僧裙是自玛尔巴开始沿袭的印度密宗的着衣习惯;格鲁派尚黄是因为其创始人宗喀巴在西藏弘法时戴黄色法帽,表示与以往僧人的不同及坚守戒律的决心。
  藏传佛教僧人的“法衣”依照佛祖留下来的规制,款式上都属缠绕方式,色彩上也近“皂”,从着衣方式和服色上说,比内地佛教的僧服更严谨规正。但仔细分析,也可以发现藏族僧伽的制衣和原始僧衣的造型有些差异。在印度,佛教僧衣(佛陀规定僧人必须受持的衣物)的主要特征就是“田相”,①(注:指僧服的外观特征,其形如田畦般成网状,制作方法是先将布割截成布条然后缝合。在印度是僧伽身份的象征符号。其意:一区别于外道,二防止僧服被盗用,三以其形喻示着装僧人佛如“田畦贮水,生长嘉苗,以养形命,法衣之田,润以四利之水,增其三善之苗,以养法身慧命也。”)此为僧俗区别的标志之一。藏传佛教僧人的袈裟有割截“田相”和没有“田相”的区别,而且只有受了比丘戒的僧人才能穿着有“田相”标志的袈裟。那么,藏族僧服的这一规制系独创,还是有别的借取?从有限的文献记载得知,佛教传到内地以后,僧伽除三衣之外还有一种没有“田相”的“缦衣”。这里的“缦衣”就是一件完整未被割截的衣。汉族僧伽所穿的袈裟,并未完全依循律制,主要是因为无论是色彩还是款式内地僧服与俗衣之间差别非常明显。而在印度佛教僧人的制衣与俗衣一样都是长方形,难以区分僧俗人群。因此佛教传到藏区以后可能因为同样的原因,即像汉族僧伽一样在僧团内部以“田相”来区分不同的僧伽人群。可惜到目前为止,文献上所见到的记载都是说明原始制衣应有的规制,少有实际情况的描述,难以从文献上找到更充分的证据。
  多数学者认为,佛教自传入藏地以后僧人的服装基本没有变化,在后来形成的宁玛、萨迦、格鲁等各种教派之间僧服上也没有区别。不可否认,藏族僧伽的服装,特别是僧人的法衣遵循戒律,主要继承了印度僧服特点,在造型和穿着方法上1000多年来基本没有变化,但就僧服的色彩和质料,如上面所推断,服色并不一开始就是红的,衣服的面料也不可能一尘不变。还有,“三衣”之外的其他服装怎样形成,是来自气候炎热的印度河流域或是其他别的地方?显然没有可依照的范例。在气候寒冷的高原藏区,传播佛法要适应地域环境的需求,藏族谚语说:“戒律因时而变,因地而异”,“释迦牟尼”到了藏区以后,也不是以往的袒胸,不着内衣、鞋的形象,而是身着有袖上衣、足穿藏式高筒鞋的样子。[9]因而,戒律随着时间、地点及具体条件的不同而变化。在印度以单衣终年,而寒雪之地有圣开“立播”之服来适应严寒的气候。衣饰不仅是人类精神文化的成果,同时也受到自然物质条件制约。佛教在藏区扎根、萌芽、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吸收了藏区的服饰文化和习俗,比如僧衣服装质料使用氆氇、毛料,全身无纽扣、多用系带及脚穿藏靴等,都折射出藏传佛教本土化过程中对传播民族文化的借鉴和利用。藏族僧人在前弘期就开始穿著“夏木塔布”(外裙)、“达喀木”厚大氅。①(注:笔者以为达喀木类似于立播衣,为严寒地区僧伽保暖裹腹之衣。日本学者井简雅风在其《法农史》研究中,所称的立播衣极似于藏地的大氅。据唐朝义净的《南海寄归内法传》也有立播衣的记录和描述,载云:“梵云立播者,译为裹腹衣”,其造型“去其正背,直取偏袒,一边不应着袖,唯须一幅才穿得手,肩袖不宽,着在左边,无宜阔大,右边交带勿使风侵,多贮绵絮事须厚煖。亦有右边刺合贯头纽腋,斯其本制。”此为义净留学印度学成归国途中游历南亚诸国所见所闻,表明怕种衣制在藏地出现之前已经存在。)而“堆嘎”(坎肩)的形成是在后弘期初期,这是藏区僧人所特有的上衣。其服装造形遵循佛祖对僧服必须露臂、服装不能繁杂、不佩戴饰品的要求,着装特点却反映出藏族传统的穿着习俗。我们从后弘期藏传佛教遗址出土的高僧像以及壁画中的僧人形象,如托林寺遗址和皮央·东嘎遗址杜康殿出土的“高僧像”,[10]可看出当时的僧服特点和差异:僧人内着无袖斜襟坎肩、外披红色袈裟、头戴圆顶僧帽或红色尖顶帽,从袈裟的衣摺皱来看,可以看出衣料厚重、较软,御寒性应该比较好,根据当时所能生产的服装原料来推测很可能是动物毛织物。整体上看,与今天的僧服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今天僧人内着的僧衣为右衽或对襟,而图像资料中的僧服却是左衽,估计是受到当时民俗服式的影响。据研究吐蕃时期及藏区分裂时期藏区民俗服式也呈现左衽特征。[11]另外,关于堆嘎两袖边缘的蓝色线边,据说是为了纪念几位汉僧参加喇钦·贡巴饶赛受戒的功德。[12]以上说明,这种无袖坎肩是在后弘期才出现的。所以,藏族僧伽服饰也经历了起源和形成,只不过这一过程相对较短罢了。服制一旦形成,就会相沿成习,千百年来难以发生大的变化。
  总之,内地佛教、印度佛教对西藏僧伽服装都有影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更适合于当地人接受佛教,僧伽服饰的变通不只是适应高寒的生存环境而产生的需求,高原本土文化,尤其是苯教的影响也是一个主要因素,从而形成了具有高原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和习俗,其核心和基础仍是佛教基本精神,是藏传佛教僧伽对佛教精神的不同理解和实践。
  二
  广义而言,藏传佛教僧伽服饰是指僧人在寺院公共活动、个人生活和出外活动中穿着的服装和饰物徽记,包括格鲁、萨迦、宁玛及现代苯教在内的几大教派的僧侣服饰。密教虽为沙门之相,但并不为常人所展示,如蓄发戴冠挂璎珞之在家庄严形相、五佛冠等,于此不作探讨。鉴于各教派僧伽服制和种类都大同小异,这里不一一列述,仅以格鲁派僧伽服饰介绍为主,来了解藏族僧伽服饰的种类及质料、用色等情况。[13]
  (一)衣类
  1、袈裟,藏语“仍热”,根据其割截条数、穿着场合和用处可以分唐奎、喇奎和朗袈,即僧人“三衣”。唐奎即僧裙,又可称五衣,为平常所著,一长一短,共5条;喇奎为诵经礼忏或是大众集会时所著,二长一短,共7条,也可称七衣;朗袈也称祖衣,为比丘在膜拜、化斋、宣法、举行仪轨或见尊长时所著,四长一短,可为9条、11条、13条乃至25条不等。朗袈大小和条数根据比丘的身材来定。袈裟样式为一条状方单,长约4~6米(身高的两倍半长),宽约45厘米。穿时先将一端搭于左肩,然后将较长的一段自身后绕至右腋下最后再折回到胸前,披于左肩背后,右肩袒露。七衣和祖衣可以穿着于五衣之外,所以又可称为“重复衣”。袈裟须用割截布条缝制,形成网格状。其缝制方法是由中间向两边交叠缝合,并且留有一边缺口不缝合,一般留纵向右边和横向下方为缺口,纵横交错时还要在重合处缝上箭头状的回针,以免缝线脱落。袈裟属礼敬类法器之一,只有比丘才可着朗袈,沙弥是没有资格着朗袈的。喇奎则是沙弥和比丘白天所穿的上衣,大小与朗袈相同,是常服。袈裟以赤、黄二色为准,朗袈为黄色,喇奎为绛紫色或暗红色。袈裟的选料一般为绦棉制品,冬天多用羊毛织品。高僧可用绸缎来制作,多用明黄、中黄或土黄色,其外部绣有各种吉祥图案或嵌有各种织锦、金、银丝线。
  2、上衣,也即坎肩,藏语称“堆嘎”,此为藏区独有的僧服之一,其形如大襟坎肩,领及襟边拼缀其他色料的锦缎,也有用同一色系的,肩和袖缘镶蓝色滚边。穿时将两襟交叠塞人裙中,左襟在上,右襟在下。在两袖的下部还有两个蓝线环,据说是为避免甩动胳臂而用来插大拇指用的,现在成了装饰并没有实际用处。堆嘎的选料没有限制,棉布、绸缎、毛料、氆氇等均可。选用什么材质做衣料主要根据其经济实力和寺院僧位的高低来选材,过去三大寺及地方政府僧官、布达拉宫僧人、扎什伦布寺孜滚康僧人等都着黄绸堆嘎,三大寺扎仓群的以上僧职人员则着赤、黄缎子堆嘎,一般僧人着红毛料或红氆氇堆嘎。其他寺院在选用堆嘎料子上不讲僧位高低。高僧采用高级牛、羊皮或绸料、织锦缎精制而成,边上往往镶上各种吉祥图案或皮毛等,颜色用大红、朱红、黄色。而普通僧人则用土红或深红的布料制作,棉布和氆氇选用较多。
  3、裙,分内裙和外裙。内裙,藏语称“迈月”,其形似于裹裙,上部以紧松束腰。一般采用柔软、贴身的衣料,根据季节选用绒、棉、氆氇和羊皮、人造羔皮料等,颜色须是绛紫色。外裙,藏语称“夏木塔布”,只限于棉布类,而且褶皱纹路都是有讲究的。其式样为筒裙,以约3米长的布匹对接成双层筒状,裙长出脚面数尺折叠捆系于腰间,裙高1.3米左右。穿裙时腰间形成折褶,一些教派的折褶式样是相同的,藏传佛教僧人从左侧向前,右侧向左折叠;苯教则两侧向后折叠捆扎于腰间。[14]裙子的后面两边都有折的称藏隋,只有一边折的称卫隋。藏隋上的两折皱代表扎什伦布寺有来自东西两面传入的律统的意思。不过宁玛派敏珠林寺僧人的外裙后面也有两个折皱。僧人的夏木塔布由截割布条缝制而成。
  4、披风,藏语称“达喀木”,是僧侣们在佛法盛会时披用的大氅,其特点是宽大、厚重,形状呈扇形,背部多褶皱,衣领处镶以扁月状围绕其压以宽度相等的褶纹衣条。过去用氆氇、棉麻制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也有用毛呢料和人造纤维呢来制作的。高僧和铁棒喇嘛的披风,其背上挂有“金刚”或织锦背饰。而普通僧人则不能挂“金刚”,无“金刚”披风称之为“江木森”。通常藏区僧伽的大氅都是红色的,唯有三大寺的堪布、扎什伦布寺的僧人着黄色,表示扎什伦布寺与三大寺享有同等的地位。
  5、连衣裙长背心,藏语叫“豆候干”,一般采用氆氇夹条绒、平绒或棉麻料合制而成,颜色多为深沉、古朴的深褐、土红。高僧,如法台、活佛则用细柔、保暖的毛氆氇镶压缎面制成,下摆处贴以水獭皮或呢料压修饰边。有的里面用白色羊羔皮而外衣罩以棉布或绸缎缝制而成,颜色多以深紫红和金土黄为主。

  原标题 藏传佛教僧伽服饰释义

(责编:王东)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405680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