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是主要流传于我国藏族居住地区的藏语系佛教,与汉传佛教一样,藏传佛教同属北传大乘佛教。它既有丰富系统的佛教经典与理论,又有严密深奥的实践修证次第,故在世界佛教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藏族宗教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来看,藏族原始的苯教在它漫长的发展中逐步减除精灵和迷信的成分而引发出一种普遍伦理,在佛教传入以后,藏语系佛教理性思想更是形成一个伦理性的思辨思想体系,以至整个藏族传统的文化体系也以伦理宗教为基本特征。在13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藏传佛教经受了各种严峻的考验,在当今时代的历史大潮中能够保持本色传统,僧众能够保持坚定的信仰,和它的传统伦理教育是分不开的。特别是近30年来,藏传佛教在国内发展传播迅速(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强),信仰这一宗教的除藏族外,尚有蒙古族、土族、裕固族、锡伯族、门巴族、珞巴族、羌族、怒族、纳西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少数信奉者。其影响之大,信仰人数之众,传统伦理教育因素固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里仅就藏传佛教传统伦理教育体系之基本内容、方法、规范、途径等要素做一探讨。
一、重视善知识的传授是藏传佛教伦理教育的基本内容
“佛教”的“佛”是正遍知之义,“教”是教育教化之义。以诸佛所证之究竟真理即善知识教育和启发众生,使一切众生获得正智,摆脱愚暗,达到人格精神圆满的佛菩萨境界,是藏传佛教的根本宗旨。实际上,佛陀在世时佛教伦理教育的精神就已经形成了。佛陀的所有教诲都是为了改善众生生活的缺陷,他认为一切众生在痛苦中生活是由贪慎痴引发出来的。如果众生努力清除自己的贪欲,那么他一定会得到解脱。佛陀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在当时就培养出不少圣者,如摩诃迦叶、舍利弗、目犍连、富楼那、阿难等等。佛入灭大概两个多世纪以后,佛教的教育形式改变为以寺院为中心,所有佛在世时的教诲都被结集起来,称为三藏,它是佛的法身。佛教在西藏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后,虽然佛教以往的伦理教育形式有所改变,但在内容上仍然继承了佛教教育人们转凡成圣这一传统。寺院的佛教教育已经形成戒、定、慧三学的教育体系,而伦理教育又构成其核心和精髓,佛教通过它来开发人生智慧,获得既能解脱自己的痛苦,又能教化众生离苦得乐的本领。
佛教伦理教育的基本原则是自利利他。自利是解脱成佛;利他是以佛法教育群众,以佛教精神为众生服务。要实现自利和利他的目标,首先必须掌握知识,懂得佛法。因此,藏传佛教把闻佛法、学知识看做是入道、成佛、成办利生事业最根本的条件,由此形成了藏传佛教重视知识学问,视知识学问为最宝贵的财富的教育传统。在社会上,有知识学问的人享有崇高的地位。如藏传佛教中有活佛转世制度,但转世活佛的第一世必须是学修成绩卓著的大善知识,否则没有转世资格。其次,藏传佛教中善知识的地位是高于一切的,是最受人尊敬的,如金座法王和各寺院的堪布(主持)、活佛的经师、传法的上师人选都从善知识中产生。即使是转世活佛,若无学问和品德,也不会受到信众的尊重。在寺院中好学上进、有学问的僧人也是道德上的榜样和德性的佼佼者,其地位比一般僧人地位高,而学习成绩差的僧人别人自然瞧不起,只能做寺院的后勤服务工作。
受佛教伦理教育影响的藏民中,僧人是最受尊敬的知识阶层,不仅社会教育离不开他们,就是婚丧嫁娶诸事务也要依靠他们。每户人家把子女成才的希望都寄托在寺院上,因为让子女出家,不仅是为了学佛,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接受善知识,成人成才,修德成福,在社会上受到尊敬及谋到较好的职业。有知识的僧人在寺院可以当经师、法师,还俗回家后也同样得到社会的尊敬,可以担当教师、藏医师等知识性和技术性工作,或者从事弘扬佛法真理、传播善知识的社会事业。
重视善知识的传授不仅在社会中强化了尊师重教的理念,而且也推动了伦理教育的社会实践。藏传佛教把依止善知识、尊重上师看做学法修行和入道成佛的根本因缘,因此把经师和上师的地位看得无比神圣。在修行人的德行中最根本的一条是尊重上师的德行,不尊重上师、不尊重师教被视为严重的道德败坏,将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和僧俗群众的歧视。因此,在藏传佛教的影响下,不仅尊师重教的理念成为重要传统,就是普通民众也相当重视伦理教育。
二、戒行品德的教育是藏传佛教伦理教育的核心
培养严持戒行、精通显密教义、悯念众生的德才兼备的人,是藏传佛教伦理教育的根本目标。“戒行”是守戒向善的行为,而谨守“五戒十善”又是藏传佛教最基本、最重要的伦理要求。戒行品德教育贯穿在信众的整个教育系统和整个人生的过程之中,不仅是上至高僧大德、下至一般信徒,乃至普通民众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对于整个藏传佛教而言,戒行品德教育自然居于核心的、根本的地位。
五戒具体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中,首戒是不杀人、不杀鸟兽虫蚁,也还指不乱折草木,就是善待和尊重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不杀生戒,不单指戒杀的行为,也指戒持杀生的器具。佛教特别强调仁慈、和平,反对战争和刑杀,并且提出断肉、吃素、放生的主张。不偷盗是指对他人的东西,即使是一草一木、寸纸尺线,未得物主的允许,决不能擅自取用。不邪淫是指禁止居士发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至于出家的僧人则是彻底禁止淫欲,若有犯者,永被逐出佛门。不妄语即是不说谎话。不饮酒是为保持智慧,不犯其他戒规,利于修行。藏传佛教认为,不杀则长寿,不盗则长泰,不淫即清净,不欺即人常敬信,不醉则神理明治,因此寺院教育特别强调持五戒对佛教徒增进身心健康和提高道德素质的重大益处。
十善是五戒的扩展。去掉五戒中的不饮酒,再增加六条而成十善。十善体现在身、口、意三业中。身业有三,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业有四,即不妄语、不两舌(即不搬弄是非,不挑拨离间)、不恶口(不说粗言秽语,不冷嘲热讽,不恶意攻击,不尖刻批评)、不绮语(不花言巧语,不说淫秽话,不唱艳曲情歌)。意业有三,即不贪欲(对他人的财物、权位、妻室不起占有的邪念)、不慎患(对他人不起愤恨之心)、不邪见(不违背佛教见解)。就十善的基本内容而言,可以说是一种具有很大普遍性的社会公德。
戒行品德是修行做人的根本,也是佛教立教的根本,故三学以戒律为本。藏传佛教非常重视四众弟子以“五戒十善”为核心的戒行品德教育,各寺院都制订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有规定的戒学课和衣食住行的行为准则,并有奖惩制度。在经师法师等僧职的任职条件中戒行占第一位,坏戒僧虽懂经学,也无传戒传法资格。以所守不同的戒律为称谓的僧职主要有七类:(1)格聂(优婆塞或邹婆索迎),即居士,是受阪并守护居士五戒而可居留俗家的男性,也就是指在家行持佛法的佛教徒。居士中又可分为归依居士、一戒居士、数戒居士、多戒居士、圆戒居士和梵行居士。(2)格聂玛(优婆夷或邬婆斯迦),即女居士,是受皈并守护居士五戒而可居留俗家的女子,也就是指在家行持佛法的女佛教徒。(3)格策(室罗摩尼罗),即沙弥,是出家并守护沙弥十戒(又说为三十六戒说的僧侣)。(4)格策玛(比丘或芯当),即沙弥尼,是出家并守护沙弥十戒的出家女性或尼僧。(4)即比丘,是受持《毗奈耶经》中所述二百五十三条戒律的僧侣。(5)格隆玛,即比丘尼,是具足受持三百六十四条戒律的出家女性或尼僧。(6)格罗玛(式叉摩那),即正学女或正学尼僧,是专为出家尼僧受持的介于沙弥尼戒与比丘尼戒之间的一种戒律。一般受持此戒二年后就有资格受持比丘尼戒。犯“五戒”之四根本戒(杀盗淫妄)的僧人就被开除僧籍、驱逐出寺。戒行不清净的僧人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守戒的僧人则会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这种信仰环境不仅对僧人的教育十分有利,对普通信众,乃至广大藏民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学习与修持相结合是藏传佛教伦理教育的根本方法
藏传佛教是重实践不尚空谈的宗教,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指导修行实践。把闻所得智、思所得智变成修所得智产生的因缘,把闻思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修行实践中发挥闻思的作用,这是一切佛教正法的学修道路。宁玛派的根本经典《楞伽经》言:“净除自心现流,事须渐除,理则顿悟。”宁玛派九乘次第,不仅讲求渐修,也提倡立断顿超。藏传佛教反对轻视经教的盲修瞎练,同时也反对不与修行实践相结合的世俗学者的纯学术作风,主张既要注重学习知识,又要不废修持工夫。总之,知识的习得与工夫的操持并行不废,如车之二轮,鸟之双翼,由此创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独具特色的伦理教育方法。
学习与修持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学修并进,一种是先学后修。学修并进就是采取边学边修,学一点用一点,使学问和修持同步增进。学是善知识的吸收和精进,修是行为、心理、品质的修习和提高。为达到学修合一,藏传佛教对僧众的日常生活的具体道德修养或行为提出了详尽的要求,从而使日常生活的活动成为修行的主要内容,使修行日常活动化。这实际上把学修直接转化为日常生活,成为重要的生活理念,从而破除了印度佛教义理的神秘化和过于强调修炼技巧而容易形成垄断化的倾向。先学后修是第一阶段集中精力学习经论,提高思想认识,打下坚实的修行理论基础;第二阶段转入修行,把修行和弘法利生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但学习和修行分阶段进行,并不是集中学习期间没有实修项目,恰恰相反,在集中学习期间除了有行为道德方面的严格要求外,还有许多按规定需要完成的修行项目,还要参加寺院的各种法事活动。在集中修行阶段也不是不学习知识、不研究理论,只是有所侧重地看而已。
一般正规学院出身的人符合先学后修的模式,非正规学院出身的人一般符合学修并进的模式,但也并非没有例外。在宗喀巴大师的自传中有这样一段话:“前期广泛求学增知识,中期思化经论为教诲,后期日夜勤修实践行,一切为教振兴作回向。”这不仅是宗喀巴大师的历程,也是藏传佛教中流行的闻思修全面结合、循序渐进的一种伦理教育模式。藏传佛教讲辩著述人才辈出,研究著作成果也远胜于印度。在屡遭挫折的情况下,其学统和法脉传承源源不断,后继有人,师道尊严更是受人敬仰,充分证明了它在伦理教育方面具有成功的因素。
原标题 藏传佛教的传统伦理教育体系之探讨
(责编: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