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组织管理
(一)组织系统
组织系统是寺庙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现根据岷江上游苯教各寺的历史记载和现状调查,就其组织系统进行一番梳理和归纳。岷江上游各苯教寺庙规模虽各有不同,但其组织系统则大同小异,最高宗教首领为堪布。堪布产生的方法有些是转世,有些是世袭,有些是遴选抽签,有些是指定委任。就具体某一寺庙来讲,从历史来看,某一阶段的堪布是世袭,某一阶段也有可能靠转世、或遴选抽签、或指定委任,比较灵活,也有活佛﹑喇嘛﹑寺主三种身份集于一身者,如无活佛转世之时,就另立喇嘛为寺院首领。岷江上游苯教寺庙关于堪布产生的几种常见方式大致如下:
1、世袭制
藏语称“东继”,是藏语“gdungrgyud”一词的译音。在藏语里“gdung”是氏族和骨系的尊称,藏语语法中这种尊称叫做敬语;“rgyud”既有氏族的意思,也有延续的意思;两个字合起来就是通过人类氏族遗传基因的力量关系实现苯教法脉的传承。这种传承方式除了依靠人类氏族遗传基因的力量关系,在具体传承的内容和方法上,包含了一些不对外的祖传秘笈。世袭堪布在职期间,一般有意识地培养家族中慧根较佳之人为候补堪布。德巴札仓的札耿仓、擦擦仓均系世袭东继。
2、转世制
转世制藏语称“朱古”,是藏语“sprulsku”的音译。在藏语里“sprul”是变化的敬语,“sku”是身体的敬语,两个词合起来就是化身。堪布转世是苯教的一种传承方式。堪布圆寂后,寺院通过念经、求法、打卦等宗教仪轨,寻找堪布的转世灵童,以确定新的堪布。被认定者如果自小不学无术,荒废学业,不守清规,则可废而另立。
3、宝瓶抽签制
藏语称“达惹stagsris”,学完苯教基本经典,修满3年密法,接受比丘戒,获得“著冉巴drungramspa”学位,德才兼备者,经寺院管理委员会一般由若干人组成,如山巴寺的寺院管理委员会俗称十八扩委会,即措庆焦基。推荐方可成为喇嘛的侯选人之一。具体遴选步骤大致为:第一步将候选人的姓名写在纸条上投入宝瓶;第二步举行相关的法事活动;第三步当众验签,即集中全寺高僧围绕宝瓶念经求神,期待瓶里的名单起飞,名单飞出或未飞出宝瓶者均被淘汰,只有飞落在瓶口者被认定为堪布。
4、指定委任制
藏语称“噶基”,“噶基”是藏语“bka'bcad”的译音。“bka'”为语言的敬语,“bcad”为决定,合起来意思是由前任堪布指定本寺僧人中德才兼备者担任下一届堪布。但这种指定是需要预见性的,因为被指定者不限年龄,老幼皆可,如果是儿童要加以培养,待其资格和水平都达到要求以后,方可担任堪布。
堪布下设寺院管理委员会,即藏语称措庆焦基(tshogschenbcobrgyad)。措庆焦基顾名思义就是由十八人组成的寺院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寺管会)。寺管会中产生从事寺院事务管理的若干职位,分别为本老、格贵、翁则、赖巴、配则等。这些职位的含义及其职责大致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