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莲花》巨幅堆绣唐卡
罗布和《锦绣莲花》巨幅堆绣唐卡的创作者们。
初见罗布,是在拉萨娘热沟举行的巨幅堆绣唐卡《锦绣莲花》的首展上。
个头不高、言语不多,加上一副忠厚老实的模样,人群中的罗布看起来并不起眼。但也正是这第一印象让记者认定,他就是自治区非遗保护处让记者找的拉萨堆绣唐卡传承人、西藏工艺美术大师、一级唐卡技师罗布,那种与生俱来的普通,正是许许多多唐卡传承人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除了在娘热乡有一个不算气派的“拉萨堆绣唐卡学堂”外,罗布还在拉萨策墨林开了一间民族手工艺缝纫店,这间缝纫店也是罗布及其弟子的家。
13岁那年,罗布从老家林周县的一个小村落投奔在拉萨色拉寺的僧人哥哥强巴平措。在强巴平措的引荐下,罗布拜色拉寺已故堆绣唐卡艺僧洛桑列珠为师,学习传统的拉萨堆绣唐卡技艺。
罗布说:“我从小就特别喜欢堆绣唐卡,对这门民族手工技艺很感兴趣,能有幸成为洛桑列珠为数不多的堆绣唐卡俗家弟子,是此生最幸运的一件事,我相信自己与堆绣唐卡的这种缘分是前世积累的,所以,将堆绣唐卡传承与发展下去是我这一辈子的责任。”
由于种种原因,在跟老师洛桑列珠学习拉萨堆绣唐卡技艺6年后,罗布不得不从色拉寺离开,开始独自在拉萨打拼。那些年,罗布在社会上做过许多活计,但从老师处学来的拉萨堆绣唐卡技艺却始终没有放下。
每当夜幕降临,罗布安静地坐在自己租住的小木屋床上,在幽暗的灯光下,把白天打工间隙从八廓街“搜罗”到的旧绸缎,剪裁贴缝、穿针引线,看着一个个藏传佛教人物、花卉、鸟兽在自己的虔诚与妙手下诞生,为生活打拼忙碌的疲劳感顿时消失。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罗布来说,那是过往岁月中最艰难的一段。但也正是这段时间,让罗布积蓄力量,为拉萨堆绣唐卡的传承与发展做好了准备。所以他说,那段时间是快乐且难忘的。
2006年,罗布在多方支持下,在策墨林开了一间门面不大的民族手工艺缝纫店,主要制作大型唐卡即堆绣唐卡,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帐篷、旅游纪念包等。
经过多年的不断学习与努力,罗布将拉萨堆绣唐卡的技艺不断发展丰富,制作完成了17幅200平方米左右的巨幅堆绣唐卡,以及80余幅小型堆绣唐卡。其中,堆绣唐卡《吉祥天母》在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中荣获金奖。
如今的罗布,不仅自己练就了一套拉萨堆绣唐卡的绝活,还广收爱好堆绣唐卡的徒弟,这其中包括一些孤儿和残疾青年。在娘热乡的“拉萨堆绣唐卡学堂”,看着罗布教徒弟时灵活地飞针走线,感觉那针仿佛是他身体的一部分,每一次下针,都是将胸中的千壑,“画”在布上。
罗布有一个女儿,目前在拉萨上初中。罗布说,他不刻意要求女儿继承自己的手艺。他说:“我希望女儿首先要完成学业,在此基础上,如果她有兴趣,我就教她。”
记者也相信,这位几十年如一日的藏族传统手工艺人,一定能实现他的心愿,让拉萨堆绣唐卡技艺不断地传承与发展下去。
原标题:巧手描绘人生梦想——记拉萨堆绣唐卡代表性传承人、一级唐卡技师罗布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