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藏韵谈话坊

摄影师郑云峰:用镜头记录三江源30年的巨变

桂杰 吴雪阳    发布时间: 2014-09-18 14:59: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郑云峰自拍。
郑云峰自拍。

  提起摄影家郑云峰,不少人就会联想到他另外一个名字“三江源拍摄者”,73岁的他在青海省三江源一拍就是30年。

  决定去三江源拍摄的那年郑云峰45岁,正值壮年,他手中的镜头见证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环境从被疯狂破坏到政府开始有效保护到生态逐渐好转,牧民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过程。30年,15万余张图片,行程几十万公里。

  郑云峰本可以在机关安稳地过朝九晚五的生活,1982年,痴迷摄影的他趁出差的机会来到青海三江源头,第一次见到淳朴热情的牧民,丰美碧绿的草原,一望无际的雪山……他像着了魔一样,本来5年的拍摄计划一直延续至今。为何留在这里?郑云峰的回答是“寻找真实感”。上世纪70年代开始自学摄影的他,曾在一些国际摄影大赛中落选,他把原因归结为缺乏“真实感”。

  “与自然友好相处不好吗?”

  “30年来,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三江源一直在变。”郑云峰说,初到三江源头,他看到的是一个水草丰美、牛羊遍地的地方,雪山连绵,蓝天白云,仿佛人间仙境。然而,对商业利益的疯狂追求,让一些人渐渐盯上了这里。

  三江源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海拔3500米~4800米,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

  上世纪80年代初,这个地区出现了很多来淘金的人。“为了寻找金矿,来自陕西、河南、甘肃等地的淘金者来到这里。我亲眼看到,工人开着挖掘机在草地上掘了几丈深,就是为了淘金。这里没有,再去别的地方,草地伤痕累累。”淘金工具也在不断进化,由铁锹到推土机。“人们有钱了,一些个人也买得起这些工具,既省时又省力。”有“千湖之县”之称的玛多县,过去有湖泊4077个,后来只有300多个,其余的全部干枯了。黄河三大主水源也变小变浅,曾一度导致中下游断流。

  看到这些场景,郑云峰感觉自己是无能为力的,一些场景有时甚至让他颤抖着双手,痛苦得无法按下快门。

  “对比来看,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破坏环境给当地带来的最大恶果就是雪线上升、冰川融化、水源减少、湖泊萎缩、土质沙化等。”郑云峰觉得,造成这些变化主要有三个原因:过度砍伐森林,淘金热,猎杀藏羚羊。“我亲眼看到那个美丽的地方一点点被人类的欲望吞噬,那种心痛是无法形容的。”他指着图片给记者看,“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昔日的草原风光不再,草场退化,沙尘暴肆虐,水源枯竭引发的旱灾……上世纪90年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断流,给黄河中下游省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最严重的黄河断流发生在1997年,一年内断流多达226天。

  郑云峰拍摄的三江源图片不时在一些摄影杂志和报刊上发表,加之媒体和环保人士的呼吁,三江源地区的严峻形势引起了党和政府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青海省人民政府经过认真调研,于2000年5月批准建立三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并于2001年8月19日挂牌成立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05年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该规划拟投资75亿元,涉及退牧还草、重点湿地保护、黑土滩治理、生态移民、鼠害综合治理等十大工程。

  有媒体报道说,经过治理,七八年间青海湖的水涨了近1米。然而,作为观察者,郑云峰说:“三江源的环境开始好转,除了受益于国家环保政策的推行外,还和全球气候变暖有关,青海湖西北部的冰川融化也促进了青海湖的水位上涨。”

  让郑云峰高兴的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带来的信息,在刊发的公报中写到“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他把这段话抄在一个小本上,有时会掏出来,给他认为有必要告知的人认真念上一段。

  郑云峰初到青海三江源时,正是环境遭受人们疯狂肆掠最严重之时,“你很少能见到那些藏羚羊,即使远远看见几只,也根本不可能到跟前拍,用长镜头也达不到效果。”郑云峰说,那个时候连野牦牛这种昔日里很常见的动物也很难碰到。后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倡导和对猎杀野生动物惩罚力度的加大,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紧迫性,对野牦牛和藏羚羊等猎杀的人群渐渐变少,“如今,这些野生动物看到我的镜头不再跑了,眼神里都是善意,藏羚羊也不再像之前那么警惕”。

  在三江源拍了30年,对于环保,郑云峰的看法是:“与自然友好相处不好吗?为什么要把它推到对面呢?国家出台政策保护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让人们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环保认识才是关键。”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