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梦·西藏故事]米玛次仁:镜头里的多彩人生
为了拍出一张好照片,米玛次仁经常一个人在荒凉的野外取景。温凯 摄
1991年,他在地区群艺馆举办了阿里历史上首次个人艺术展,展出内容包括摄影、书法、美术、雕塑等作品。此事被《阿里地方志》载入其中。2012年受邀参加久负盛名的山西平遥国际摄影展,在国内国际大量著名摄影家的关注下,成功举办了《阿里印象》个人摄影展。他还先后出版了《神奇阿里》等4部旅游画册,以自己的作品为主,组织举办了《阿里改革开放30周年》、《阿里60年》大型成就展……
1984年,26岁的米玛次仁来到噶尔县扎西岗乡,看着古堡一般的扎西岗寺静静地伫立在狮泉河畔时,突然萌发了一个念头:要把这幅画面用相机记录下来。于是,年轻人的一个念头成为了梦想,并且为之追逐了大半生,终于成就了一位生于阿里、长于阿里的著名本土摄影家。
“那时只是出于兴趣想拍照,现在则是希望通过摄影实现自我的提升,用镜头记录下阿里壮美多姿的山河以及日新月异的变化。”年过5旬、两鬓渐白的米玛次仁谈到自己的梦想时如是说道。
伴随着米玛次仁悦耳的男中音,他那镜头里的多彩人生,如同画卷一般徐徐展开。
起步,就此笃定
1958年,米玛次仁出生于阿里地区普兰县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家庭,父母和兄妹都擅长民乐。他自己从小就勤奋好学、涉猎颇广,读中学时就学会了演奏口琴、三弦琴、唢呐,后来又自学书法、绘画,均有一定造诣。
1974年,作为阿里地区优秀学生的代表,米玛次仁赴北京参观了全国美术展。大学毕业后,他到地区中学当上了一名普通教师。
就是在这个时期,米玛次仁决定踏上摄影之路,并且笃定了前行的脚步。1986年,借着赴成都出差的机会,他用攒了3个月的工资,购买了人生的第一部相机——“华夏”牌黑白相机。
“当时阿里没有冲洗胶卷的条件,回来后,我就在家里搭建了一个暗室,自己拍、自己洗。”米玛次仁说。
刚开始,米玛次仁仅仅是给亲朋好友拍些简单的人物照,脑子里没有丝毫摄影艺术的概念。拍得多了,终于琢磨出一些门道,也渐渐有了自己的技巧和想法。在一步步的不懈努力与摸索中,米玛次仁的艺术修为逐日提高。到了1991年,他在地区群艺馆举办了阿里历史上首次个人艺术展,展出内容包括摄影、书法、美术、雕塑等作品。此事被《阿里地方志》载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