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帖面具
正在编织的手工艺人
乃东县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巴桑在办公室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一间30平米见方的手工作坊里,绕着墙根坐满了年纪各异的手工艺人。她们的手里,操作着各种古老的木制器具。她们或纺线,或织布,巧手翻飞,时而低声交谈,与机器吱吱呀呀的声音一起,自成华章。
这,就是西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哗叽手工编织。
今年44岁的乃东县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巴桑告诉记者,哗叽是藏族手工生产的最高级的羊毛织品(氆氇),可以做床毯、衣服等。哗叽在氆氇工艺中生产技术难度最大、面料最柔软精细、做工最为复杂,过去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使用。由于只有乃东县泽当镇才掌握这项手艺,因此,泽当的哗叽又被称为“泽帖”(意为泽当的氆氇)。
2007年,整个泽当镇会编织哗叽的手工艺人已屈指可数。巴桑本是一名唐卡画师,深知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和哗叽工艺即将失传的危险性。于是,他本着“传承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宗旨,在当地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自费成立了哗叽手工编织合作社。
巴桑寻找并聘请了最后的“泽帖”传人——当时已近90岁高龄的阿旺措姆,请她制作编织工具、回忆精羊毛选料、编织和加工工艺流程,并手把手地向年轻学员传授编织技巧,最终成功使这项濒临灭绝的哗叽编织工艺起死回生。2009年,哗叽产品获得西藏自治区旅游产品评比银奖,2010年,哗叽编织工艺被评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正式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哗叽已成为乃东县的一张名牌。泽帖的生产、销售也已经开始起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初步显现。2010年,合作社的纯利润达到43万元,产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几年来,已有173位从合作社走出的学员实现了自主就业,目前这里还有73位学员正在学习和生产。学员多是本地贫困农民、残疾人员、孤儿和失业、待业青年。通过学习哗叽手工编织、唐卡绘制、民族传统绘画等技艺,他们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和提高,巴桑也因此多次获得“自治区吸收农牧民转移就业先进个人”、“西藏自治区劳动模范”、“山南地区十大优秀青年”等荣誉。
而原先仅有的几位会编织哗叽的老手工艺人,也因为合作社聘请她们当老师,晚年生活更加多彩。今年80高龄的白宗,从2008年至今已手把手带出11位徒弟。她说,编织哗叽的工艺是她小时候为谋生而学,原本已多年未重拾,是巴桑的坚持让她感动,于是决定将这门手艺传承给更多年轻人。“在合作社教学徒,吃住免费,还有工资,最重要的,是可以将这门精妙的手工艺延续下去,我现在这样的生活是非常有意义的。”白宗老人说。
“民族手工艺是无价瑰宝,如果因为我们的疏忽,使这些传统工艺消失,那将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损失,也是不可弥补的遗憾。”巴桑说,“我的希望,就是通过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增加合作社全体成员的收入,带动本地就业和再就业,一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今年80高龄的老手工艺人白宗
合作社生产待售的唐卡
哗叽老手工艺人和学徒们
(责编: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