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藏韵谈话坊

藏族医生次仁班觉:藏北雪域草原的“暖太阳”

熊红明 黎华铃    发布时间: 2011-06-30 09:01:00    来源: 新华网

  世代坚持

  虽是人们最为尊敬的“门巴”,有着稳定的收入,但次仁班觉家的房子在色拉俄玛村却是最破旧的。

  为了方便到卫生院工作,次仁班觉一家3年前从80公里外的第八村搬到了现在的色拉俄玛村。房子是花了2.8万元从村民手中买下的老房子。由于没有积蓄,这所房子一直没有得到翻修。

  家里的钱去哪里了?

  次仁班觉掰着手指算着家里的收支:政府一年给作为乡聘医生的次仁班觉补贴1.5万元,加上卖牛、挖虫草等收入,年收入5万元左右;开支方面,次仁班觉每年给病人免费看病开药的支出在3万元左右,供3个孩子读书每年花费在5000元左右,剩下的就是家里的生活费。

  查当乡第七村村民思曲朗姆永远记得,在去年6月,她难产时,是次仁班觉从家里拿出1200元钱包了一辆车将她送到县医院,最终母子平安。

  妻子卓娣与次仁班觉已经结婚15年。在她眼中,次仁班觉是个好脾气的人,但最大的缺点是家里的事情总顾不上。

  每当提起家人,次仁班觉就会感到很惭愧:“只能和他们说对不起。病人太多,住的又远,就这么个条件,真的对不起家人了……”

  走进次仁班觉家低矮的屋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毛主席画像和墙角堆至屋顶的一麻袋一麻袋的药材,还有贴在墙上的14张红色奖状。奖状属于次仁班觉的二儿子土旦西珠,他正在县城上中学。

  “我想让土旦西珠报考西藏藏医学院,将来和我一样当医生。”次仁班觉说,为了能让土旦西珠顺利接班,他已经着手教土旦西珠打针、输液等基本技能。

  对于父亲的愿望,土旦西珠并没有明确回应。这令次仁班觉感到有些忧虑,他担忧儿子对藏医不感兴趣,家族里的藏医传统不能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次仁家族六代行医。西藏和平解放前,次仁班觉的爷爷是巴青县的农奴,懂得藏医术的他经常受到农奴主的欺负和压榨。西藏和平解放后,为了感谢解放带来的自由,爷爷带着全家来到了最需要医生的藏北草原查当乡落户,并立下了“世代为穷苦人们免费医治”的家训。

  几十年来,次仁班觉的父辈谨遵此训,为草原上的牧民们免费看病。在次仁班觉的童年记忆里,家门口常常求医的牧民扎起帐篷,等着爸爸和叔叔给他们看病。看病的人有的来自本县当木江乡,有的来自安多县,更远的来自青海省杂多县。一个个帐篷将次仁班觉家门口变成了草原上的临时帐篷医院。

  “我今年38岁,至少还可以行医20年,但我终究会老呀!”次仁班觉说,为了能让子孙继承家族医学传统,他决定学爷爷留下一份遗嘱,要子孙世代继承家族传统,作为草原牧民服务的好医生……

(责编:南卡)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