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藏韵谈话坊

王万青:我的归宿在草原

田小东    发布时间: 2011-02-21 09:56:00    来源: 兰州晚报

王万青为藏族同胞看病
王万青为藏族同胞看病

  这是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也是一个践行信念的艰难历程!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生王万青扎根甘南玛曲草原42载,为牧区群众祛除病痛,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草原曼巴-曼巴是藏语医生的意思”。他的故事正在流传,从甘南草原到黄浦江畔,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

  上海大学生来到甘南大草原

  1968年,24岁的王万青从全国5所重点大学之一——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为了表明自己报效祖国的决心,他向学校提出申请,自愿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

  集中培训半年后,考虑到王万青来自上海,不习惯牧区生活,甘南州委组织部决定让他去甘南条件最好的迭部农区工作。没想到王万青不领情,跑去找领导,又是写信,又是请命,一定要到最艰苦的地区为群众服务。一路争取下来,他最终来到了玛曲县阿万仓乡卫生院。

  从此,他在这里生活了整整42年。

  娶藏族妻子扎根草原

  1971年的一天,王万青骑马出诊时路过一个放牧点,被几条藏獒团团围住,还没等冲出包围,马鞍子的肚带断了,王万青摔了下来,顿时不省人事。

  及时赶到的牧民把他抬进帐篷,一天一夜后,王万青苏醒过来。第一眼看到的是凯(音同“老”)写满疲惫的脸,她已经在王万青身边守护了24小时。此后的一个星期,王万青只能躺在帐篷里,饮食、起居全靠凯和几位牧民轮番照料。之后,凯成了王万青的妻子。

  在他的培养、带动下,凯一步步成长为合格的护理人员。20年间,夫妻俩骑马并肩,走遍了阿万仓草原的每一个帐篷。

  救死扶伤守护生命

  阿万仓乡方圆1000平方公里,有牧民3000多户,散住在草原各个角落。

  42年来,牧民们一直把王万青当做亲人一样看待,因为经他的手不知挽救了多少生命。他和妻子多次在牧民帐篷中救死扶伤;在牛粪堆上为大出血休克的产妇实施胎盘剥离术;在夏窝子(夏季放牧点)中彻夜守候、人工呼吸抢救患肺炎心衰的新生儿;在牧民帐篷中为一名70岁老人成功做了肛瘘手术,解除了困扰老人大半辈子的痼疾;成功地从死神手里夺回一名急性高原肺水肿牧民的生命……42年来,牧民们亲切地称他为“草原生命守护神”。

  值得一提的是他为10岁牧童南美成功实施的一例手术,让当地群众交口称赞。1984年的一天,南美放牧时被牛角顶穿了肚子,肠子都出来了。第二天,家人将南美送到卫生院时,南美外露的肠管已经坏死,生命危在旦夕。唯一的希望是马上手术,但当时的阿万仓卫生院根本不具备手术条件。

  冒着巨大的风险,王万青当即把办公桌当手术台,一个灯泡加几把手电筒,王万青既是麻醉师,又是主刀医生,在凯和另外两个同事的帮助下,历经2个多小时,成功切除了坏死的肠管,实施了肠吻合术。南美得救了!

  玛曲唯一的医学教授

  1989年,王万青被调到玛曲县,升任玛曲县卫生防疫站站长。在领导岗位工作1年后,王万青难舍临床业务,自认为给群众看病、做手术更适合自己。于是,他主动要求辞去防疫站站长一职,请命去玛曲县人民医院当医生。

  此后,在玛曲县人民医院工作的十多年间,王万青如鱼得水,先后在口腔科、外科任职,主刀或主持参与了上千例手术。

  在为群众看病治病的同时,王万青结合临床病例,先后在国家及省级学术刊物上发表20多篇科研论文,引起了一定反响和好评。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俄文水平,2003年,王万青顺利晋升主任医师,成为当时玛曲县唯一一名医学教授。

  “我的归宿在草原”

  “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不是不能回上海,而是在医学上的成绩和奉献太小。”王万青谦虚地说。和大学同班的50名同学相比,学术上的造诣令他自愧不如。但在遗憾的同时,王万青自认也有很多同学们都不会有的收获。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当地藏族同胞的尊重和认同。

  他每次出诊或路过牧民帐篷时,总有热情的召唤和香甜的奶茶相伴;逢年过节,经他诊治的病人会专程赶到家中,送来冰糖、酥油等礼品,表达谢意,家住县城的患者更是天天过来看望;每每上街,一句句“曼巴,扎西德勒!”的问候也令他温暖、感动。他常说:“我的归宿在草原。”

  王万青曾任历届甘南州、玛曲县政协委员。曾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地方病防治先进工作者、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母校也没忘记他,2009年12月21日,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亲自为他颁发了“校长奖”。2010年11月5日,王万青获得我国医师行业的最高奖项——“中国医师奖”;12月8日,王万青被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执委会推举为2010年度“感动中国”候选人物。

(责编:南卡)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