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藏地儿女的如歌岁月

首页 > 雪域之子 > 人物特写

四十二年的坚守——再记“草原曼巴”王万青

宜秀萍    发布时间: 2010-09-30 08:44:00    来源: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42年前,王万青作出了一个决定: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他来到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阿万仓乡卫生院,从此立下誓言: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为党和人民贡献一份力量。42年来,他扎根草原,救死扶伤,用自己的承诺与信念,谱写了一曲忠诚与坚守之歌。

  藏乡好医生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大学毕业时,王万青在分配志愿表上写的一句话。来到阿万仓后,当地医疗条件的简陋超出了他的想象,也坚定了他要为草原人民做点事的信念。

  1975年前后的一个春天,天刚亮,伴随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位藏族青年冲进卫生院大喊:“曼巴!曼巴!”

  王万青赶忙出去,经简单询问,得知这位青年的妻子得了急病,喘不上气,快憋死了。

  抓起药箱,备了一支特大号针头,王万青跟随藏族青年,一路快马策鞭,直奔病人家里。帐篷外有人在焦急地等候着,一下马,王万青便被拉进了帐篷。

  进了帐篷,王万青认出了患者,原来是塞可——阿万仓乡唯一的女生产队长。只见她脸色发紫,嘴大张着,不停地用手抓脖子,已抓出了一道道血痕。问了几句,王万青初步判断是急性喉阻塞,病人已进入窒息阶段,随时有死亡危险,必须马上切开气管。

  可现场进行手术没有器械,不具备条件,更来不及把病人运回卫生院。此时,王万青专门挑选的特大号针头派上了用场,他小心翼翼地将针头从塞可环软骨和甲软骨之间扎进去,刺穿气管。病人马上有了“嘶——嘶——”的通气声,塞可憋气的症状迅速得到缓解。

  随后,王万青开始进行药物治疗,待塞可病情稳定后,又接到卫生院继续输液。几天后,塞可痊愈了。出院时,为了答谢王万青的救命之恩,塞可的丈夫非要送他一头牦牛。“医生就是给人看病的,看个病就收人家东西,那还叫医生吗?”王万青坚决推辞,塞可一家无奈作罢。

  上海来的大学生可真有本事,往喉咙里扎针扎不死人,还能救活人!这次成功抢救让王万青名声大振。随后的一个病例,更是让阿万仓群众对他刮目相看。

  那一天,王万青正在乡上一个生产队的医疗点看病,有个牧民急匆匆赶来,说妻子生完孩子出血不止,人已经昏迷了。

  王万青赶去一看,帐篷里产妇一个人躺在牛粪上,孩子已经生下来了,但胎盘还留在子宫里。由于失血过多,产妇已经处于休克状态,除了还有微弱的心跳,血压、脉搏几乎都测不到了。

  王万青赶忙给产妇输葡萄糖,提升血压,随后戴上医用手套剥离胎盘。止血、打针、抗感染,一系列后续治疗让产妇病情渐渐稳定下来。此时,产妇需要马上输血,否则依然有生命危险,即便闯过来了,今后身体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在我来之前,阿万仓发生过这样的事,产妇胎盘滞留大出血,因不会胎盘剥离术,医生赶到了,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产妇死去。”王万青说,他曾在上海的妇产科医院实习过,当时老师手把手教他们学会了接生、刮宫,胎盘剥离术没上手做过,但见过老师怎么做。

  到了阿万仓后,他没事就对照书本熟悉操作流程,每次下乡时,也都带上显微镜,并从县医院借来血清,以备不时之需。草原牧民居住分散,偏远放牧点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危重病人不能骑马,只能往医院抬,高原缺氧,人又走不快,最近的路也得走六七个小时,等送到医院人可能就没命了。因此,每次下乡,王万青都尽可能将卫生院仅有的几样设备带上,以便危急时现场施救。

  这次,几样设备还真都用上了。王万青将产妇接到大队医疗点,在显微镜下验血配型,找到与产妇血型相符的几位亲友,为她输血。经过几天治疗,产妇脸上慢慢有了血色,身体逐渐复原。

  此次手术成功,令王万青信心大增,之后的十多年间,他成功抢救了多位这样的产妇,阿万仓草原上再未出现因胎盘滞留大出血死亡的产妇。“当时,当地牧民生孩子基本都在自家帐篷里,身下铺条毯子,上面垫上干牛粪,极不卫生。最糟糕的是,牧民还认为生完孩子就下地,这样的女人身体才棒,根本没有坐月子一说。”这样的习俗让王万青十分担忧。

  每次出诊或下乡巡诊,遇到孕妇,他就反复说,生孩子可不是件小事,生不下来就是难产,会要人命的,有条件最好到卫生院生孩子,如果实在不方便,只能在家生,就买些卫生纸、药棉垫在身下。生完孩子一定要多休息,多吃一些血肠之类的高蛋白、高营养食品,千万不能逞强,生完孩子就去背水劳动,这可是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

  这些,在今天看来都是常识,但在当时,当地藏族妇女竟然都不知道,从来没有人跟她们说过这些。上海来的大学生这么关心她们,令她们感动,大学生救死扶伤的本领更令她们信服。渐渐地,来卫生院生孩子的藏族妇女越来越多,当地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也越来越低。

我要留言:
姓名:  城市:  
         
 相关文章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