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雅逊生前工作照。
11月26日下午4点,一辆白色越野车在距离塔公10公里处翻车。共青团甘孜州委副书记袁雅逊不幸遇难,年仅33岁。
27日上午,记者兵分两路,一路前往袁雅逊家,通过他的父母、同事和朋友,试图了解这个总是在忙的年轻基层干部,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了了解他的工作状态,另一路记者沿着袁雅逊出事那天的行程线路(全程200多公里)采访,包括他永远到不了的终点——塔公乡木雅祖庆学校。学校的板房已经投用,学生们也已复课。另外,他生前最关心的棉衣捐赠,也顺利完成。
讲述 休假中得知地震主动请缨救灾
27日上午,记者前往康定县三江蔚城小区,袁雅逊生前就住在这里。一夜过去,从小区门口到灵堂,摆满了花圈。小区的尽头,袁雅逊静躺棺中。10多名共青团甘孜州委的工作人员正在灵堂帮忙。“我们一早就过来了,想再陪雅逊哥一会儿。”同事邓晓霞说。
袁雅逊的家大约80平方米,他住在二楼的卧室。本就不大的空间,他还分了一部分出来布置成袖珍书房。床头上整齐地摆放着几本书,包括柴静的《看见》,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他,再也没有机会翻开它们了。
忙碌的儿子
父子分住两地两周前一门之隔无缘见
得知儿子遇难的消息后,袁雅逊的父亲袁洪清第一时间从成都双流赶到康定三江蔚城小区。袁父退休后住在成都,和儿子难得见面。袁母则不时从老家丹巴到康定看望儿子。
袁洪清说,儿子2000年到康定工作后越来越忙,但自己常能从电视上和亲戚口中知道他的近况,“他在宣传部门和团委工作,常主持各种活动,会在媒体上出现,我能这样了解他也很好。”父子常常通电话,但袁雅逊不是在下乡工作的路上,就是在开会。简短聊两句后,袁洪清只能叮嘱儿子多注意身体。
袁洪清说,自己最遗憾的是,两周前他曾路过康定,本想顺便见儿子一面,但儿子在单位正忙着。虽一门之隔,但最终也没能相见。谁会想到,一场意外却让这对父子阴阳相隔。
敬业的同事
震后主动请缨带领志愿者们查灾救灾
在同事的眼中,袁雅逊是个“工作狂”。地震前他请了年假,地震这天他刚抵达南京。“我很快接到他电话,请示立即回来。”共青团甘孜州委书记洛绒拉珍考虑到灾情还不明确,让他先待命。但没想到,第二天晚上袁雅逊就回来了,并立即担任州应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负责后勤保障、物资募集、平台外宣等工作,和同事们一起忙着救灾。
事发时与他同车的益西彭措是来团委挂职的干事,地震后这几天他都在办公室加班工作,但几乎没看到袁雅逊的身影,“他整天都在学校和乡上跑。”
未了的心愿
想要领养孤儿计划明年与女朋友完婚
2011年,袁雅逊前往甘孜州石渠县开展“结对认亲”工作。回来后,他和袁洪清商量,想在石渠领养一个孤儿。
最让袁洪清和老伴焦虑的,是袁雅逊的终身大事。今年4月满33岁的袁雅逊还是单身,“后辈有自己的想法,他也想先把事业搞上去,我理解。”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袁雅逊给同事和在康定工作的妹妹提出,自己有个女朋友,有明年结婚的打算。
很遗憾,这两个心愿,他未能了。
11月26日,袁雅逊车祸事故现场。郝飞摄
还原
未到达的终点我们替他走完
26日下午3点多,袁雅逊从八美赶往塔公乡木雅祖庆学校。他生前挂念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即将送往塔公的1000件棉衣。27日,记者沿着袁雅逊出事那天的行程线路采访,包括他永远到不了的终点——塔公乡木雅祖庆学校。学校的板房已经投用,学生们也已复课。
三江蔚城小区一夜未休息
一早投入救灾工作
袁雅逊的家在三江蔚城小区。11月25日晚,康定县发生第二次地震。地震后,袁雅逊发了一条微博:“地震了,大家不要紧张,可以到博物馆去避难。”随后,他下楼开始工作。26日凌晨时分,和袁雅逊住在一栋楼的邻居回家时看到他坐在楼下,问他怎么不回家。袁雅逊说:“天也快亮了,12楼爬上去挺高。我还不如就在保安室休息一下,直接去上班。”在保安室打了一会儿盹之后,早上6点,袁雅逊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
色卡乡中心校承诺3天内安好24间板房
从康定县城到色卡乡中心校,约有130多公里。上午10点左右,袁雅逊到达色卡乡中心校。
27日上午,记者回访这里。学校中央放着两顶崭新的棉帐篷。“他给我们调来了两顶棉帐篷,还说要给我们建24间板房。”校长降巴贡布说,“帐篷下午就送来了,他说板房3天内就能送来、修好,12月1号娃娃们就能复课。”八美镇中心校调来6万瓶矿泉水拍下八美湛蓝的天空
敲定了色卡乡的帐篷和板房,袁雅逊在半小时内赶到有800多名学生的八美镇中心校。震后该校水源受到污染,学生们面临没水喝的困境。这一站,袁雅逊为学校协调了6万瓶矿泉水。
“我们是第一次见,觉得他很和气。”记者回访时,支教老师扎噶说,当天是他接待的袁雅逊一行。“他一直在操场上打电话给我们调水,给对方说今天下午一定要送来。前后一共只呆了不到半个小时。”站在操场上,袁雅逊举起手机对着学校实验楼上方的天空,将八美震后的蓝天定格在了他的微信朋友圈,这是他发的最后一条微信朋友圈。
协德乡中心校查灾50分钟协调多划拨5个板房
中午12点,协德乡中心校校长邱泽永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袁雅逊。“他一来,先跟我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开始绕着学校走,看裂缝,看受灾情况。接着就开始谈板房的事情。”时隔一日,记者找到邱泽永时,他承认对这个到处查看学校情况的年轻干部印象不深。但他记得,最初确定下来划拨协德乡中心校的板房是6个,但是学校共有303名学生。“他答应再帮忙协调。走了没多久,他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板房申请数多了5个。”而此时,袁雅逊正在赶往龙灯乡小学的路上。
龙灯乡小学敲定板房建设任务总面积1680平方米
跟随袁雅逊的行走线路,记者追寻到了44公里外的龙灯乡小学。
记者了解到,袁雅逊在龙灯乡小学呆了约1个小时,和学校负责人初步商定了板房的建设任务,总面积达1680平方米。此时已经是下午2点30分。他当天的行程已超过200公里,下一站是他终未完成的目的地——60多公里外的塔公乡木雅祖庆学校。
袁雅逊生前最后一天的行程制图。姜宣凭
事发地:距离塔公10公里
接到好友蒲巴甲电话通话中车祸发生
27日3点左右,记者根据袁雅逊的行走线路,来到了距离塔公10公里左右的车祸地点。
在象鼻山一段下坡路的转弯处,记者看到道路围栏已经被撞断,完全扭曲变形,路面上还残留着刹车的痕迹。就在这里,袁雅逊接到了好朋友蒲巴甲(藏族演员、歌手)的电话,这是他生前收到的最后一个问候。
蒲巴甲和袁雅逊是认识多年的好朋友,26日晚,得知袁雅逊离世的消息后,蒲巴甲连续发了两条微博。他称,在26日事发当天下午4点左右,他打了电话给袁雅逊,说了几句后通话突然中断。“我问他和家人都好吧,他说都安全,然后没说两句话就突然断线了。再打过去就不通了。估计我是他离开人世前最后一个和他通话的人。唯一的安慰是让他在离世前感受到了兄弟的在乎。”
八美镇中心校的支教老师扎噶在袁雅逊出事后不久得到了消息。“八美镇离他出事的地方最近,我们马上就赶过去了。”扎噶等人赶到事发地时,袁雅逊还有微弱的呼吸,后来就不行了。“我们都没有想到会发生这种事,不久前他还在跟我们说话,笑嘻嘻的!”说到这里,几个年轻的小伙子突然沉默了。
木雅祖庆学校板房里传出读书声
生前嘱咐的棉衣已送到
假如没有这场意外,袁雅逊会很快到塔公乡木雅祖庆学校。这段未完成的路,记者替他走完。
出事前,袁雅逊一直挂念着木雅祖庆学校学生们的复课时间及上课地点。27日下午,在学校的空地上,记者看到10个板房已经搭建完成。此前转移走的237名初三学生,又回到了学校里,在板房内全面复课。同时,施工人员也在加紧架设电线等设施。木雅祖庆学校的老师说,黑板和教具都在送来的路上,当天该校还将搭建完成6个板房。
出事前10分钟,袁雅逊打电话给同事陈琳娜,询问捐赠给木雅祖庆学校的1000件棉衣什么时候能够运到。记者了解到,目前这批棉衣已经送到了木雅祖庆学校。
27日下午3点,一堂语文课正在木雅祖庆学校初三(5)班进行。板房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充满了朝气和生机。
木雅祖庆学校,本是袁雅逊26日行程的最后一站,如果时间充裕,他或许会在窗户外看看孩子们上课的情形。但现实是,他只能静静地躺在70多公里外的三江蔚城,永远地离开了。
雅逊,孩子们的读书声,你听到了吗?
哀悼
追授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骨灰葬丹巴家乡
14年的工作生涯中,袁雅逊曾任共青团康定县委书记,共青团甘孜州委副书记等职务。2008年获得团中央“培养计划”先进个人。2010年获得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先进个人称号。
27日上午,甘孜州十届州委常委会2014年第十二次会议开始前,参与会议人员起立默哀3分钟,深切哀悼地震中因公殉职的袁雅逊和其他5名遇难者。常委会通过的第一项议程,就是州委追授袁雅逊为全州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
袁雅逊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12月1日早晨7时在康定县殡仪馆举行。“他的骨灰,我会带回他从小生长、学习的老家丹巴,让他落叶归根。”袁洪清说。
原标题:还原袁雅逊生前最后一天:去了4所学校 行程200多公里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