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心西藏 全国支援西藏

首页 > 援藏 > 援藏人物

“武汉模式”的继承人——援藏干部陈春晖的西藏情

李文健 马静    发布时间: 2015-08-03 14:51:00    来源:西藏日报

  2011年7月,雅砻大地万物竞发,绿意盎然。带着梦想,别离亲人的陈春晖来到西藏文明之都——乃东县,开展为期3年的援藏生涯。两年过去了,陈春晖同志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神圣、充满神奇的雪域高原,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的藏族同胞。

  作为乃东县委常务副书记,陈春晖主要分管党建、招商、援藏等工作,代管宣传文化工作。如何承接前六批的援藏工作?怎样才能开创出乃东发展新局面?接过接力棒,作为第七批援藏工作队领队的陈春晖,深感责任重大。陈春晖说:“我们在前辈们留下的经验基础上,根据乃东的特殊环境和对工作的特殊要求,提出要着重妥善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硬援助’与‘软援助’的关系,解决现实问题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服务大型项目建设与自身发展的关系,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抓好项目资金援藏的同时,着力抓好人才技术援藏、产业援藏和理念援藏,拓展了援藏领域。”

  引入新理念是科学援藏的重要任务。陈春晖大胆试验统筹城乡改革,发挥“大武汉”干部理念开放、思想解放的优势,在县委的支持下敢闯敢冒敢试,着力推进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体系、公共服务“六个一体化”试验,探索建立县乡村三级政务便民服务和“三农”信息服务“四大平台”,加快实现乃东“三集中两转变”。

  改善民生是民族团结之基。两年来,他带领援藏工作队坚持把援藏项目和资金向基层倾斜、向农牧区、向基础设施倾斜,通过改善民生争取民心,增强党在基层和群众中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使人民群众更多地直接受益援藏的成果。他积极打造昌珠、克松2个统筹城乡新农村示范点,投入1000万元在泽当镇开展城镇网格化社会管理与服务创新试点。在西藏红色第一村克松村等6个村投入社会援藏资金160万元,引入武汉市党建“五合一”(强务党务、规范村务、优化服务、拓展商务、协调事务)经验,优化了村居阵地功能,帮助乃东找到了一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为优先发展教育、改善医疗条件、完善社会保障、繁荣文化事业,投入790万元支持县福利院、县中心体检站、5个村级卫生所的建设,着力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投入375万元重点改善了农村安全饮水、客土改良、糌粑加工、畜牧养殖等7个村级扶贫项目,带动了本地2000余名农牧民脱贫致富。为增强乃东自我发展能力,他把做实产业援藏作为本轮援藏的品牌工作和深化拓展“武汉模式”的突破口来抓,引进藏禾商贸、西藏哗叽、力扬仑储等3家企业引进内资2.46亿元,创办的乃东武汉产业援藏园初见雏形,实现了乃东企业援藏“零的突破”。他通过增强民族团结内涵、丰富交流交往形式、扩大援藏主题,拓展了“武汉模式”的科学性、可持续性、群众性,两年间组织3次市对县交流,54次区乡交流活动,武汉市直部门与乃东签订了固定的对口帮扶协议7个,“百名专业技术人才三年援藏计划”为乃东培养一支不走的人才大军,百万武汉市民献百元爱心“双百爱心行动”为乃东捐款捐物超过510万元。

  “武汉援藏模式”是历届武汉市援藏工作队创下的“品牌”,两年来,他带领武汉第七批援藏工作队继承发扬前六批援藏工作的好经验、好作风,创新援藏思路,完善援藏机制,坚持科学援藏,以新业绩深化拓展了“武汉模式”。严格按照科学援藏理念创新拓展武汉援藏模式,促进了乃东县社会局势持续稳定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帮助乃东县获得了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奖、自治区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县等荣誉称号,他被评为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以新形象弘扬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被乃东县各族干部群众誉为“武汉援藏模式”的传承人。

  “历批武汉援藏干部是‘老西藏精神’的实践者,是武汉精神的承载者,他们舍弃小家小爱把民族大爱深深地镌刻在边疆、让援藏精神永远融入到血脉之中的榜样作用,鼓舞着我选择援藏的担当和勇气,激励着我在西藏的付出和坚守!”回首援藏历程,陈春晖这个不善表达的同志,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原标题:“武汉模式”的继承人——援藏干部、乃东县委常务副书记陈春晖的西藏情节

(责编:于超)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