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心西藏 全国支援西藏

首页 > 援藏 > 援藏人物

援藏律师王名海:用爱与奉献扛起律师的社会担当

薛涛 杜勇清    发布时间: 2015-05-13 15:25:00    来源:淮安日报

  “喂,王律师,又要向您求助。”“扎西啊,啥事?”“有个林地承包合同纠纷,很难。”“把资料发我邮箱,多考虑林农的利益。”

  这是5月6日上午,记者在江苏引航律师事务所办公室听到的一段电话录音。接电话的是王名海,打电话的是西藏自治区察隅县林业局。自一年援藏期满回到淮安的四个月,从察隅打来的咨询电话每月都有10多个。

  王名海,淮安市江苏引航律师事务所律师。去年初,司法部、全国律师协会在全国招募首批35名律师志愿者援藏,他放弃丰厚的收入,报名进驻西藏54个“无律师县”之一的林芝地区察隅县,成为这片三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第一位律师,被察隅县委县政府授予“平安察隅特殊贡献者”光荣称号。

  他五过“通麦天险”,四次与死神擦肩,“第一案”诠释了一名法律工作者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神圣使命

  察隅地处西藏东南部。进出察隅,“通麦天险”是必经之路。这里一边是崇山峻岭,一边是万丈悬崖,泥石流、塌方时有发生,当地人称它“通麦坟场”。正是这段14公里长的“坟场”,王名海为了办案,一年内先后五次穿越。

  “过天险办的第一案是一个房屋纠纷。”王名海回忆,车子正爬行,突然一阵巨响,山上的大石块接二连三砸下来,“最近的离车不到3米远,司机躲避及时,逃过一劫”。另外三次遇险,也是办案经过通麦:“有一次,腊月天,山体塌方,车轱辘被土埋了半截。车里不能待,蜷缩在路牙上等推土机清障。从下午等到第二天凌晨,人冻僵了,从包里取茶杯想暖暖,水早结成了冰坨。”

  五过通麦,四度遇险,王名海说:“但凡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事,律师就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他是察隅建县五十年来的律师“第一人”,在察隅为老百姓免费打官司40余件

  察隅县有2.8万人,老百姓遇到矛盾纠纷,要么调解,要么上访,打官司是稀罕事。县法院一组数据显示,该院1976年建院以来,年庭审案件不到50件,去年却猛增到110件,半数以上由王名海代理。

  “首次出庭是帮当地农民工讨薪。”王名海说,18位农民工没签用工合同,拿钱的时候遭包工头克扣,无助的农民工一气之下用砖块自残。案子转到王名海手里,“前后调解了三次,最长的一次持续谈了一天半,谈不拢,只能建议他们到法院打官司。”

  “打官司?没钱!啥律师?没用!这种事情就该由政府管!”起初,农民工对打官司心存抵触。听王名海说打官司免费,他们才将信将疑地同意。

  没见过律师上庭,开庭那天,察隅法院多名法官到场旁听,一看究竟。在法院主持下,当事双方达成一致,包工头一次性支付18位农民工工资23.5万元。十天后如数拿到血汗钱的18位农民工,手捧洁白的哈达献给王名海,“突及其突切那”(藏语:谢谢),称他是为察隅人民带来“扎西德勒”(藏语:吉祥如意)的“格桑花”。时至今日,在察隅老百姓中还留传着夸赞王名海的顺口溜:“只身一人到高原,化解矛盾兼维权,平安察隅有了他,幸福吉祥千万家。”

  “以往,群众经常堵在书记县长办公室,现在清静多了,不少老百姓都找王律师去了。”王名海的到来,察隅县委常委、常务副书记胡文平既高兴,更敬佩:“在为18位农民工打官司期间,王律师的阿玛拉(藏语:妈妈)在淮安被车撞断了腿骨、尾骨,在医院躺了两个多月,他都没能回去看一眼。”

  他的足迹遍布察隅县所有乡镇、60个行政村,举办普法讲座64场次,为5500多名干部群众上了人生中的普法“第一课”

  “听了王律师的课,我才知道对付赖账可以打官司。次仁家欠我的冬虫夏草钱不给,我到法院去起诉,法院真的判了,讨回了五万块钱。”提起这事,察隅县古井村村民扎拉打心底里感激。

  “察隅的老百姓太缺乏法律意识、太需要法律知识了。”王名海说,“认为律师跟法师一样,挺神秘,所以刚开始都叫我‘王法师’。”在一桩家庭纠纷调解中,女当事人宁可要嗜酒好赌的丈夫到寺庙去发誓,也不认在王名海见证下丈夫写的保证书。

  王名海愈发感觉到肩上的责任。随后的日子里,他带上自制的援藏律师志愿服务联系卡,在全县“大走访”。“先是跑了20多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然后下乡。”察隅有6个乡镇、96个行政村,王名海自掏腰包买了辆摩托车,背着自制的普法宣传单,三个多月骑行一万多公里,跑遍了60个行政村。

  乡镇与乡镇之间,骑摩托车要五六小时。路不熟,就请乡镇干部画张简易的路线图。最艰难的是到察瓦龙乡,山路崎岖,悬崖断壁,一不留神车子就会坠入察隅河。因为太险,一些在县城工作多年的机关干部,至今都没去过察瓦龙。王名海说:“来了就要去,此生无憾。”去的路上大雪封山,他租车绕道700多公里,赶到察瓦龙普法宣讲,与藏民同吃住,一待就是八天。

  “好几次,摩托车没油,老百姓二话没说,给我加满满的。到下察隅镇,天都黑了,下大雨,浑身湿得透透的,到藏民家投宿,说明来意后,父子俩给我端来生牛肉,拿来干净衣裳,又连夜帮我洗了脏衣服、烘干。后来我才知道,当地只有招待贵客才用生牛肉。”时至今日,那段援藏岁月只要一想起,王名海的心情依然久久无法平静。在察隅,每次孤独来袭、疲惫缠身,那些纯朴的藏民成了他继续前行的动力。

  援藏一年,王名海为察隅县、乡、村三级干部及群众举办法制培训64场,为5500多名干部群众上了他们人生中的普法“第一课”;参与信访接待15次,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援80多起,当事人满意率100%。

  王名海撰写的“关于察隅县法援制度的调研报告”,受到察隅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该县根据他的建议,将法援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设立了法援中心,配备了三名专职人员,其中两人经过王名海的传帮带,目前已能独当一面。

  他为了心中的梦想,迈出公益人生“第一步”,用爱心和奉献扛起律师肩上沉甸甸的社会担当

  王名海清楚地记得,在察隅县城的一个菜场买菜,两位曾经接受他法律援助的菜农,追出十几米,就为给他们的“王律师”塞上几把白菜。王名海说:“那一刻,倒更像是心里被塞了什么,满满的。”

  从业数年,王名海时常听人说,律师就像商人、个体户。对此,他一直耿耿于怀,萌发了这样一个梦想: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律师的肩上同样有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去年初,当司法部、全国律师协会招募律师志愿者援藏的“招募令”一发出,王名海在全省第一个报了名,并由此迈出了自己公益人生的“第一步”。

  在全国首批35名援藏律师志愿者中,王名海是最后一个离开藏区的。在察隅期间,司法部和江苏省司法厅发给他的7万元生活补贴,除去生活开支,其余部分都被他用在了普法和济困上。他还先后两次在淮安朋友圈中发起募捐,自己带头捐款1万元,共为察隅贫困儿童募集冬衣1600多件、善款10.85万元。

  回到淮安,王名海放不下察隅的老百姓。经他倡导,淮安55名律师与察隅79名贫困儿童结成帮扶对子,他自己也结对帮扶了6名贫困儿童。

  公益人生,从察隅起步。今天的王名海,已经把公益事业当作了自己毕生的追求。前不久,他又出资3万元,发起成立了淮安首个由律师创办的公益组织——淮安引航爱心公益社,为全市律师搭起一个平台,有计划地开展助学助残、扶贫济困和法援环保等公益行动,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王名海的援藏事迹感召着淮安律师界。今年司法部第二次发出援藏律师志愿者“招募令”,他所在的引航律师事务所已有3名律师自愿报名应招。

  原标题:格桑花为什么这样红 ——记全国首批援藏律师志愿者、江苏引航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名海

(责编:于超)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