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总医院骨一科主治医师王振宇。
蓝天、白云、雪山、河谷,机翼下的青藏高原美丽依旧。
2014年8月30日,武警总医院骨一科主治医师王振宇将援藏期间整理出的开展膝关节镜、骨科微创手术技术体会,交给了帮带的医生后,背上行囊,匆匆忙忙地赶到火车站,依依不舍地踏上了返回北京的列车,在列车开动的那一瞬间,他站了起来,面对窗外那美丽的高原,举起了右手,庄严地行了个军礼:再见了拉萨,再见了雪域高原的亲人们……
“器械早一天安装调试好,手术就早一天开展……”
“我将天边飘来的哈达献给你,一声真诚的祝愿,一份浓浓的情……”响亮的歌声在青藏高原的空中飘荡着。2013年5月30日,王振宇又一次赴西藏拉萨执行技术对口援建任务,项目是总医院与西藏总队医院之间的膝关节镜技术援建。当他再一次踏上了为高原地区部队官兵服务的感动之旅、真情之旅、爱心之旅时,西藏总队的医生和战士们充满深情地用嘹亮激昂的“天籁之音”,热烈欢迎远道而来的“老朋友”!
王振宇赴藏之前,院领导和科室邢更彦主任都不同意,因为他已经46岁,不再是10年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人到中年,又要在高原工作一年,对身心的影响和损害不可能完全恢复的。但是王振宇考虑到任务紧急,科室人员调配困难,主动请求再次援藏。到达拉萨后,不顾严重的高原反应,将关节镜器械拆包装,安装调试。战友们告诉他,刚到高原,头一周不能剧烈活动。他却说:“器械早一天安装调试好,手术就早一天开展,要让我们等病人,不能因为器械未安装调试好,让病人等医生”。在内地平时很容易的事情,现在却喘着粗气,忍受着头痛、恶心,手软腿软。打开木板条箱、撕开包装纸这样的动作已经变得十分困难,他不相信自己会这样软弱,可是手脚根本就不听从大脑的支配,十分钟能干完的活,半小时也仅仅完成了一半。他一样一样的分拣各种手术器械,呼吸越来越急促,胸口就像压着巨大的石块,护士发现他靠在台阶上,脸色苍白,额头上滴着冷汗,把他搀扶到手术间,躺倒手术台上,把氧气面罩扣到口鼻上,脸色才慢慢的恢复。然后,又与该医院骨科及手术室人员一起确定手术器械消毒要求,完成关节镜系统的手术、器械消毒流程。期间,几次因为呼吸困难,躺倒手术台上吸氧,最后被扶回寝室一躺就是两天。
由于西藏自治区从未有关节镜手术技术,导致藏族同胞对这项技术认识接近空白,王振宇多次深入武警边防哨卡、西藏人民广播电台、体育院校、自治区体育运动队进行训练创伤、关节疾病、关节镜技术的宣传讲演。期间,三天两夜奔行近3000公里到达海拔5118米的阿里地区泉水湖区和塔尔青乡,在6月底还下雪、湖水结冰的环境里与我们可敬的高原武警官兵共同工作生活、站岗放哨。因为缺氧,整晚上头痛无法躺下睡眠,直到回到拉萨市才好转,而就这一周,王振宇的满头黑发已然全部花白,体重由进入拉萨的170斤,下降到120斤,脸颊深陷,警服穿在他的身上变得晃晃荡荡。一周时间里王振宇为武警官兵医疗巡诊800余人次,有些哨卡只能背着药品箱、器械箱,双手爬着通过冰雪埋没的山路。高寒缺氧和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他的脸上终于挂上了高原人特有的骄傲标志——高原红。回到拉萨,西藏总队医院院长金峰同志看到他的样子,非常难过,说:“我们武警总医院援藏的干部做得太好了”。现在的西藏武警内部网站上依然有他关于《训练如何伤防治》科研文章,供广大武警西藏总队官兵借鉴了解,真正做到了巡诊一路,留下一路无私奉献,留下一路援藏医务人员的精神风貌。
王振宇(右一)手把手教西藏总队医院医生做微创手术。
“只要我会的,我都留在这风雪高原……”
2013年6月12日,王振宇完成了西藏自治区历史上第一例膝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手术。手术前,他多次在骨科和手术室讲解关节镜手术操作,反复示范,讲解膝关节疾病的基础理论,亲自检查患者,床边讲解示范。手术中他首先治疗操作,然后手把手的带两位医师重复两遍,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矫正,从不厌烦,而每一台手术相当于做三台手术一样。至2014年8月30日共完成膝关节镜手术51例,就相当于做手术153台次,其中包括半月板成形术、痛风性关节炎清理术、关节游离体取出术。他反复叮嘱西藏总队医院的医生手术后的注意事项。西藏总队医院的江大海主任和周维山主治医师说:“没有任何一个学习过程,能够这样清晰明了,王振宇老师才是手把手的教学生啊”。他培养了能够独立完成多种膝关节镜手术的医师2人,对关节镜技术有相当深度了解的医师4人,熟练的关节镜手术护士2人。技术讲座6次,10余课时,平时的小课讲座无法计算。他在拉萨援建期间除了关节镜项目以外,鉴于西藏总队医院骨科在微创手术方面还未开展,为提高西藏总队医院骨科技术水平,他完成了微创LISS钢板内固定胫骨骨折及小切口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示范和技术讲座,填补了武警西藏总队医院的微创手术技术空白,他说:“只要我会的,我都留在这风雪高原……”
5月30日,王振宇即将结束一年的对口援建任务之际,关节镜新的设备到了。新设备、新技术的要求摆在西藏总队医院领导及骨科医生面前,医院领导和骨科主任希望讲课教学、手术示范出色的王振宇留下来进行再一次帮扶援建,但是考虑到已经在藏工作一年了,其他援建医生护士纷纷回京休养休假,再让他留下,真的不好开口。王振宇得知这种情况,主动找到西藏总队医院院长金峰、政委陶小刚,说:“我再一次援建,继续工作没有任何问题……”那时他的体重仅仅只有110斤,晚上睡眠极差,每天吃饭已经很少了。打开收拾好的背包,他没有一句怨言,开心地投入新设备安装、传教工作当中。手术台上,他反复示范、演示操作过程,在一年三个月的超长援藏中,从没有省略任何教学工作步骤,没有休假,累了、病了,吃点药,躺一躺,又爬起来工作,把手把手的教学方式做到了极致。直至8月30日,完成新设备下的关节镜手术9例,圆满完成了关节镜项目的对口援建任务。当王振宇离开西藏时,西藏总队领导、医院领导和骨科全体医生为他举行了藏式的欢送仪式,在藏族医生、护士的藏语合唱《劝酒歌》当中,王振宇对总队领导说:“警徽下的高原红是我的骄傲,如果有任务,我将再来西藏援建”。
2014年5月,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城市夜话栏目开展全国援藏20周年回顾节目,主持人及编辑听说王振宇是第二次援藏,即决定他成为此栏目的第一个讲演人,讲诉第一次援藏到第二次援藏期间西藏全面的发展、他个人的援建心理历程和工作成绩。他却说:“现在,西藏自治区各种大手术,先进的医疗手段完全开展,关节镜、腹腔镜、输尿管镜、核磁共振等等都陆续的开展起来,医疗技术、设备一年一个样。我个人在第两次援藏期间,只是做了一点点的工作,虽然基本满足了藏族同胞的就医需求,但是还需要我们援藏人员更加的努力工作”。
王振宇为西藏总队医院医生传授新技术。
“即使离婚,我也依然将援藏工作进行到底……”
家庭是人生的港湾,为了家庭我们努力工作,谁都知道家庭的重要性,但就有这样一部分“傻”人,在任务面前,选择“怠慢”家庭。10年前,王振宇第一次接到援藏命令时,刚刚新婚半年,也不想到这么快打破的这美好甜蜜生活。当在援藏使命面前,他选择无条件服从。可是,他妻子无法理解一名军人的职责,承受不了两居生活的艰难日子,断然选择离婚。因为当时援藏工作正在进行,新的手术技术正在开展,收到离婚信息后,他摒弃痛苦,仍然选择坚守援藏。直到援藏工作圆满结束回到首都机场那一刻,再也没有看到渴望看见的人,他才真正明白自己的家庭破裂了。但是他依然认为,奉献和付出不单单是军人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军人的家属也是一样的。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问他:10年前,你刚刚新婚半年就家庭破裂,在那种情况下,是如何坚持在藏工作的?王振宇沉默了一会后,他说:“我是一名军人,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不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拒绝执行任务,即使选择离婚,我也依然将援藏工作进行到底……”
忠孝难全忠为先。王振宇的76岁的老父亲2014年8月初突发高血压、脑梗塞,昏迷不醒住进医院。得到这个消息后,他万分痛苦,倍加着急。“新设备正在展开之际,要是申请回老家,医院必会损失重大”。于是,他拨通了姐姐的电话,“援藏工作关键时期,他们正需要我,真的离不开,请姐姐你替我在爸爸病床前照顾,并保持电话联系……”两周后他父亲才转危为安,他一直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一回到北京就交代好援建工作后,才返回东北老家照顾父亲……
在直播节目最后,主持人让王振宇表达一下自己的心声。他说:“我特别喜欢《回到拉萨》这首歌,让我听听吧”。慢慢地,他轻声说:“我就要结束第二个年度的援藏工作了,我深深地留恋这祖国的西部边陲,深深地热爱生活在雪域高原上淳朴、热情的人们和那些奋战在雪域高原上可敬、可爱的战士们,有机会我会要求再一次回拉萨援藏”。在《回到拉萨》的音乐声中,西藏总队医院的领导、同事、朋友们在直播热线中纷纷打来电话、或留言,要求他“不得离开西藏”“再援藏一年”,骨科藏族医生次南用藏语说出了他的心里话:“你多留一年,我们会学到更多的知识,还是把工作调动到西藏来吧,我们都不希望你离开”。依依不舍之情油然而生,王振宇的泪水缓缓流下,打湿了他手中颤抖的的直播稿,而主持人柳青的声音哽咽了……
原标题:武警总医院骨一科主治医师王振宇援藏的故事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