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关心西藏 全国支援西藏

首页 > 援藏 > 援藏人物

安凤国:十年援藏路 三代西藏情

易东莹    发布时间: 2011-07-13 13:48:00    来源:中国西藏网

  “我们家上下三代人都与西藏有着不浅的缘分。西藏一直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把自己10年的青春贡献给西藏,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就算是去20年,我也不后悔。”现居河北石家庄、任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院长的安凤国一直把西藏当成自己的第二家乡。

  在那个纯粹的年代

  1983年,安凤国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数次主动申请到西藏支教,“响应祖国的号召,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一个纯粹率真的时代,那是一个“无论有多少问题,无论有多少苦,总觉得未来是春光明媚”的时代,那时候,知识青年关心哲学、关心生存的意义、关心祖国民族的命运,用安凤国的话说:“当时社会风气就是如此,觉得祖国培养了你,你就应该为祖国做贡献,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民族责任感。”

  1983年底,安凤国如愿以偿,被分配到了西藏师范大学(今西藏大学)汉语系担任讲师。与今天的生活相比,当年在西藏的生活当然是“苦”的,“比如说燃料,当时内地北方农村烧柴火、烧煤,西藏当时是用煤油做饭,煤油灯忽闪忽闪的,面都煮软了,还没熟,火太软了……冬天没有暖气,城里供电也不足,一到晚上,远看拉萨,几乎是一片漆黑。”

  但是那时候的精神是快乐的。安凤国说:“那时候杂念很少,不用想着买房买车,人与人之间也没有物质上的攀比,师生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都很纯粹。”

  在安凤国的记忆中,这种纯粹是拉萨晚上的晴空万里、一轮明月。那是某年某月的一个晚上,凌晨三点多,住在隔壁的同事敲响了安凤国的门,安凤国迷迷糊糊地爬起来,打开门,同事一脸真诚地跟安凤国说:“兄弟,别睡了,一起看月亮吧,你看月亮多大啊!”

  安凤国班上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有汉族、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回族、白族……。他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很难忘怀他们,他们也很难忘怀我。我们朝夕相处,虽然艰苦,但是精神是快乐的。”

  三代西藏情

  1984年,安凤国在西藏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与他是同乡,是一个河北的姑娘。

  “她毕业于西藏大学,当时在拉萨政法委工作,都是河北老乡,很自然就在一起了。”安凤国说,“当时没有录音机也没有照相机,我们领了结婚证,买了几斤瓜子、几斤糖、几瓶酒,叫上几个同学朋友到家里聚一聚,就算是结婚了。”

  安凤国说:“她算是生于斯长于斯吧。她的父亲,1938年参加革命,属于晋察冀战区一分区聂荣臻司令部,生前参加过反扫荡、打过日本鬼子。60年代的时候进藏执行任务,后来就地转业了。”

  1985年,安凤国的儿子安乾出生了。出于各种考虑,安凤国的妻子是在陕西生产的。孩子1岁的时候,就跟着母亲从西安出发,途径西宁、格尔木再到拉萨,一路颠簸,途中还翻越了昆仑山。安凤国说:“安乾这些年跟着我,也遭了不少罪。开始在拉萨实验小学上一年级,我们出差就带着他走。直到1992年底,我们到了石家庄,他才开始正式上学,重新上一年级。”

  十年的老西藏迷路了

  安凤国十年援藏的经历,他说如果叫他开个讲座专门讲西藏,估计十个小时也说不完,从西藏的历史源革、宗教信仰到风土人情、地理风光、旅游景色,“十年,可以说我是完完全全地融入了西藏。”

  但是,对西藏如此熟悉的安凤国,在2005年重返拉萨的时候却迷路了。

  安凤国说:“西藏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西藏一年的变化可以说是内地十年的变化。过去拉萨几乎没有绿色,都是黄蒙蒙的,现在是一片又一片的绿色。街道宽了,商店多了,交通方便了……西藏大学也扩建了,有了新校区,增加了20多个系,与老同事见面,分外感慨啊。”

  实际上,1992年底安凤国离开西藏的时候,西藏已经悄悄发生了改变。“当时,已经从格尔木搭建了液化燃气到拉萨,做饭方便多了。以前大家围着炉子做饭,就是半天时间,半天就是围着炉子转,现在老百姓可以省下时间干点别的,生产生活水平就是这样渐渐上去的。”

  在西藏的十年,教的是汉语文系,散文诗歌,安凤国写过不少。但是他说现在不好意思拿出来了,那些都是历史的记忆了,“现在的西藏有着更多有智慧、有理想、有能力的人在书写、在关注、在建设。”

(责编:团团)

我要留言: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