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毕业生廖修宏有点忙,不仅请假参加毕业典礼,还要“紧急”处理公司的日常事务,以便7月8日离职后,尽快到河源市河平县杨明镇参加山区计划。
7月5日,廖修宏在佛山日报记者的陪同下,拜访了正在公干的援藏干部、市旅游局长彭聪恩。在洽谈公务的空隙,彭聪恩与廖修宏分享了支边的心路历程以及如何在支边过程中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当时就想去基层锻炼”
什么力量促使他们走上支边之路?在彭聪恩看来,当年援藏的想法简单而单纯:为深入中国真正的基层锻炼自我。而廖修宏的初衷来源于儿时的一个梦想。时隔多年后,廖修宏毅然踏进山区,接过彭聪恩等前辈的支边之棒。
廖修宏:看了媒体关于您的报道,事迹非常感人。您作为一个干部,和我们学生的身份不同,您怎么想到支援西藏的呢?
彭聪恩:我最初报名参加援藏,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去基层锻炼。从三水区一路走来,我一直在基层工作。到了市里工作,知道援藏计划后,就想着到中国的偏远地区,到真正的基层去锻炼自我。在出发的那一刻,我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心中的信念是“低调出征、凯旋归来”。
廖修宏:支援西部或山区是我儿时的一个梦想。读小学时,有一次看电视,爸爸指着山区贫困家庭的孩子对我说,这些孩子多可怜,你比他们幸福多了,以后有机会要帮助他们。自此以后,支援西部、服务山区的种子在我心中深深扎根。
彭聪恩:援藏的念头非常简单,但真到临走的时候,我心中却不停打鼓。一是因为对西藏完全陌生,不熟悉当地气候、人文环境;二是佛山前批援藏干部许晓珠干得非常出色,给了我无形的压力。在西藏,我不是代表一个人,而是代表佛山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形象。如果干不好,就对不起组织,对不起佛山。到了西藏,我只能拼命干。现在看来,我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
廖修宏:您的压力我能感同身受。前些天,学校召开“三支一扶”座谈会,新老支边学生共聚一堂交流经验,其中一位师姐启动一个志愿者服务计划获得省级表彰。师姐的故事给人启发的同时,也给人压力。我也想启动一个英语培训之类的志愿服务计划,能否达到师姐志愿服务计划的效果和影响力,心里没底。
“让群众感觉党在身边”
支援边疆、山区,时间长不过三年,短仅为一年。短暂时间、陌生环境所造成的人际关系,令廖修宏启程前十分纠结。对此,彭聪恩的诀窍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放下包袱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
彭聪恩:三年的援藏生活非常辛苦。尽管当地生活困难,但是,当地的群众十分拥护党的领导。在察隅县群众家里,伟人的相片随处可见,被当地居民挂在堂屋。察隅这些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关键在于党的领导。
廖修宏:那您多次到当地群众家中留宿,是为了让他们感受党的关怀吗?
彭聪恩:是的。我作为县委书记带头下田栽秧、带头留宿藏民家中,就是要让群众感觉党的关怀在身边,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党的温暖和关怀。当时在察隅,有些干部与群众有一定脱节,每次开着车去、开着车回,跑一圈就回了,很少留在群众家中过夜。
廖修宏:这种做法可让当地群众感觉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一家亲”。
彭聪恩:支援西藏关键在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给群众带点钱、带点物质是简单的看望、探望,你是否融于当地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考验一个党员的党性。我是群众的县委书记,所以要多放下身段,以党的光辉感染、带动当地群众。包括在县委班子,我十分注重团结,只有团结才有活力,才能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
廖修宏:这次去山区,我心中有两个顾虑,一是比较恋家,二是自己刚出家门,不熟人情世故,担心不被当地同事接受。我想请问彭局长,在西藏遇到的最大困难或者说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
彭聪恩:行走察隅,几乎是走生死之路,一不小心,要么跌入深谷,要么滚进溪流。我最难忘的经历是进藏第二个月下乡发放物资。这次经历我没跟任何媒体讲过。当时,我们的车刚刚启动5分钟,恰被前面的车挡住,司机无意的下车查看车况,脸一下子变得惨白。原来,后轮一个轮胎6个螺丝钉断了5根,而前面300米刚好有一个拐弯的悬崖。如果不是前面车辆偶然停车,我想我们那次可能都摔下去了。
“传承传统回报社会”
三年援藏已成悠悠往事,山区计划即将踏上征程。当援藏干部的记忆与青年学子的梦想相撞,一段跨越时空的支边接力充满着传承的力量。犹如彭聪恩所言:种子回归泥土代表传承,当种子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恰是它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时候。
廖修宏:我看了您的事迹,其中有人说您到西藏是“种子回归泥土”,这怎么理解?
彭聪恩:种子回归泥土是我援藏三年的切身感受。我刚开始提出这句话,很多人不理解。我的意思包括两个层面:其一,种子代表我在祖国和组织的培养下茁壮成长,经历多年的风雨才成为一颗种子已经不简单,所以我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其二,种子回归泥土代表一种传承,当种子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恰是它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时候,我说“回归泥土”就是传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继续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廖修宏:您说的感恩和传承,值得我们青年学生谨记。我也是看了前辈的支边故事,才踏上支边之路。
彭聪恩:传承还包括对佛山精神和西藏精神的传承。如果说,刚开始到西藏,我为当地群众带去了务实、低调的佛山精神;那么,我从西藏归来则带回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这种精神直到今天仍激励着我在新岗位做出新贡献。
今年,市旅游局推出精品旅游战略,其中一大亮点就是服务旅游酒店、企业,通过服务递增服务广大游客。党的工作都很重要,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要做出新贡献。从工作经历到个人成长,三年援藏对我的激励和影响永远难忘。
廖修宏:我即将奔赴山区,您对我有什么忠告和建议?
彭聪恩:维持一种心态,不要急功近利,与人比较只会令自己更焦灼;搞好当地教育,给当地带来长期影响,因为你不是老板,不可能给当地人带来物质,你的特长在于教育。
廖修宏:是的,我这次去山区打算启动一个英语培训计划。山区孩子与城里孩子的教育差别之一,在于他们英语教育启动较晚,跟不上城里孩子的节奏。我想在当地招募一批志愿者,利用空余时间给山区孩子补习英语功课,培养他们的英语兴趣。
对话人物:
老党员彭聪恩(市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1993年,彭聪恩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获评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作为广东省第五批援藏干部,彭聪恩任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县委书记、武装部第一书记。援藏期间,彭聪恩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为“察隅人的主心骨,百姓心中善良、亲民、务实的好书记!”
青年党员廖修宏(2011年广东省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计划志愿者)
2008年,年仅19岁的高三学生廖修宏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廖修宏考入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轻化工程系就读染整技术专业。今年1月,还没毕业的廖修宏就进入了一家合资企业工作。7月,刚参加完毕业典礼的廖修宏放弃了优越岗位,毅然投入山区计划队伍。在廖修宏心里,支援贫困地区一直是儿时的梦想。
(责编: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