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高原岁月长援藏情更深——记江苏省南京市第七批援藏干部
墨竹工卡县县委书记严应骏到县实验小学检查指导工作。洛克 摄
南京市第七批援藏干部赴甲玛乡检查指导工作。洛克 摄
悠悠高原岁月,记载援藏深情。
半年前,江苏省南京市第七批3名援藏干部怀着一颗赤诚之心,从古都金陵南京来到巍巍喜马拉雅,在“天边之乡”——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开启了神圣而光荣的三年援藏任务。从那时起,他们与西藏人民紧密相连、相濡以沫,为雪域藏乡的跨越式发展与和谐稳定,无私奉献着智慧、汗水与热血;用超乎常人的毅力、务实创新的实绩和朴实为民的情怀,谱写出“藏汉人民心连心、南京墨竹一家亲”的华彩篇章,在墨竹工卡县人民心中树立起江苏省南京市对口援藏的崭新丰碑。
摸实情定思路明方向
墨竹工卡县辖区面积549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200米,高寒缺氧、紫外线强、气压很低。进藏伊始,江苏省南京市第七批3名援藏干部都出现了严重的血压升高、体重骤降、胸闷气短等高原反应症状。他们没有以此为由,降低工作标准,减慢工作节奏,而是一边服药一边投入紧张的工作调研之中,上矿山、到田头、进学校、进寺庙、进农户,利用近两个月的时间,跑遍了全县8个乡镇、40个村委会、48座寺庙、18家企业、9所学校,与当地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初步掌握了经济发展、维护稳定、产业建设、城乡发展、民族宗教、民生保障、基层党建等方面的一手资料。
在深入调研、学习政策和第六批援藏工作基础上,制定了《南京市第七批援藏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列全区前三强;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升全区第一家县级新区建设水平;加快夯实长治久安基础,民族团结更紧密、社会关系更和谐;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历史文化特色县和高原养生旅游休闲大县;加快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建成全区第一家国家级生态县;加快推进党的科学化建设,成为全区基层党建示范县”的工作思路和“实施‘五大战略’,建设‘五个墨竹’”的工作举措。
实施产业强县战略,建设富裕墨竹。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狠抓产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培育经济增长点,推动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以斑头雁、藏香猪、藏鸡规模化养殖为重点的高原净土健康生物产业,加快推进以华泰龙、巨龙、天仁三大矿区为核心的矿产开发及产业经济总部研发基地,着力打造以松赞干布出生地——甲玛景区和日多温泉小镇为重点的拉萨东部文化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力争到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税收收入达到26亿元、10.2亿元、20亿元,实现招商引资100亿元;培育10亿元以上企业4家,其中50亿元企业1家。
实施法治稳县战略,建设和谐墨竹。积极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全面落实维稳措施,突出抓好强基惠民驻村工作、依法加强寺庙管理、不断提升城镇网格化管理实效、全面排查基层稳定隐患、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一步夯实长治久安基础工作,确保社会更加持续和谐稳定。
实施民生安县战略,建设幸福墨竹。实施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水平提升工程,设立扶持贫困大学生专项援藏资金,三年援助200名以上贫困大学生。实施县医院改造提升、乡镇卫生院达标、医务人员培训提升、干部群众年度健康体检工程,推进医疗卫生成果全民共享。健全完善城乡社保体系,推行村干部进入社保工作;实施交通惠民工程,建成县中心客运站和各乡镇公交停靠站,实现乡乡通公交。到2016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人均储蓄存款达到1万元,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0平方米,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
实施文化兴县战略,建设文明墨竹。积极推进文明创建,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宗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扶持壮大藏民族文化艺术团体,全面建成全国文明县城,到2016年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5%。
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建设美丽墨竹。牢固确立生态文明理念,实施生态县创建工程,建成全县环境垃圾处理综合体系,到2016年创建成自治区第一家国家级生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