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进藏以来,济南市第六批援藏干部牢记使命,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援藏干部中心管理组的要求,紧紧围绕日喀则地区白朗县实际,谋思路、定措施、抓落实,以实际行动创先争优,大力推动白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深入实地抓好调研,明确“一条思路”。进藏之后,深入乡镇、县直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在全面掌握各方面情况并与县三套班子成员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三年援藏工作总体思路,为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援藏工作指明了方向。工作总体思路,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要求,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央关于新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围绕“四条工作主线”的布局,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综合实力、统筹区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重点,大力实施“4161”工程,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努力开创白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夯实基础抓好项目,明确“两项举措”。精心编制《济南市援藏项目“十二五”规划》,把项目建设作为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发展后劲的重要支撑。一是创造性地制定“项目三制”。即:项目前期资金保障制、项目建设指挥部负责制、重点建设项目督查奖惩制,保障项目资金、统一项目权责、加强督查奖惩,为加快推进援藏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二是创造性地开展“十大建设项目”百日会战活动。把县城供排水及防洪工程、县中心广场绿化提升工程、巴扎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纳入会战范围,抓住项目建设黄金季节,集中全县力量开展项目攻坚,促成了浓厚的项目建设工作氛围。2011年,共有53个、总投资3.8亿元的重点项目列入县委、县政府的议事日程;截至6月份,已开复工项目32个,完成投资11600万元。
凝聚合力抓好队伍,明确“三个加强”。一是加强援藏干部管理。及时成立了第六批援藏干部济南分组党支部,研究制定了《济南市第六批援藏干部内部管理工作制度》,实现了援藏干部内部教育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健全完善了县委书记议事会、常委会、党政联席会等会议制度;结合县乡党委换届,配齐配强乡镇、县直部门领导班子;经常与县三套班子成员交流沟通,模范执行并指导基层班子健全民主集中制,促成了各级班子团结干事。三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完善干部管理办法,结合创先争优、文明创建等活动,加强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管理,深入推进作风整顿,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使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发展经济抓好特色,明确“四大产业”。一是做强蔬菜产业。研究制定“四个调”蔬菜产业发展思路,投入1300万元实施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综合改造提升工程,完善园区功能;出台大棚建设奖励机制、温室生产管理和示范村建设奖惩机制,激发群众积极性,全力打造日江公路沿线瓜果类蔬菜生产带和天曲河沿线根茎叶类蔬菜生产带,扩大产业规模;成功引进并试种鲍芹、草莓、大樱桃等12个新品种,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优化种植结构;成功举办白朗县第一届蔬菜采摘节,打响品牌、拓展市场、吸引商机,发展城郊型农业,推动了蔬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二是做精青稞产业。在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技服务等工作基础上,着眼于三年推广三万亩绿色青稞的工作目标,制定青稞种子、有机肥料等补贴政策,推广绿色青稞8500亩,努力推动青稞生产由无公害向绿色有机发展。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投资728万元,实施“康桑农产品发展有限公司改造提升工程”,使企业年加工青稞能力由800万斤提升到1000万斤以上,并增加4个新品种;鼓励和支持旺达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实施“青稞牛肉方便面项目”,不断拉伸产业链条,提高青稞产业化水平。三是做大畜牧产业。大力推进黄改工作,截至目前,黄牛优良率达92%;大力推进种羊场建设项目、奶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圣雄奶牛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切实加强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大力落实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推广以饲用玉米栽培和加工青贮为重点的饲草开发技术,全面推进种草养畜,不断提高养殖水平。目前,该县饲草种植面积达到21786亩,比去年增加1387亩。四是做优传统民族手工业。通过“上下联动、户户升级、重点扶持、整体推进、科学发展”的传统民族手工业发展思路,将传统民族手工业作为一大产业提上县委、县政府重要工作日程,切实为传统民族手工业健康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保障落实抓好机制,明确“一个贯穿”。把督查奖惩贯彻于全部工作的始终,逐级分解目标任务,健全完善《重点建设项目督查考核机制》等一系列督查考核机制,不断加大督查力度,对各项工作特别是重点工作落实情况跟踪检查,对完成工作较好的及时进行激励,对工作不实的严肃追究责任,切实做到了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保证了各项工作有力落实,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
树立形象抓好宣传,明确“两个加大”。牢固树立“宣传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大力宣传白朗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口支援丰硕成果,加强交流、争取支持、树立形象。一是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在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宣传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队伍建设、考核奖惩等一系列工作机制的基础上,针对信息宣传工作经费不足的实现问题,投入援藏资金加大工作经费保障力度。二是加大联系沟通力度。经常与山东省广播电台、西藏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联系沟通,广泛邀请新闻媒体赴白朗进行采访报道,加强了对外交流。一年来,济南对口支援工作曾多次被自治区、地区媒体宣传,特别是济南市援建白朗县大棚蔬菜产业的做法于今年5月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
立足长远抓好党建,明确“三个创新”。一是创新理念和思路。在实际工作中,明确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都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其中最重要的是以改革的精神抓好党的自身建设。同时,明确要不断把党的建设推向前进,必须充分发挥敢闯敢试的精神,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适时调整党建工作的思路和重点。二是创新内容和领域。明确党建工作要牢牢把握几个环节:继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继续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大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不断把党员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活动引向深入,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改进广大党员的思想和工作作风。三是创新方法和手段。明确要在建立和完善党建工作常抓不懈的机制上下功夫,注重党建工作制度建设,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维护稳定抓好创建,明确“四个强化”。不断深化“平安白朗”创建活动。一是强化机制建设。建立了强有力的工作机构和党政军警民联防等工作机制,注重加强应急处突演练,为持续抓好维护稳定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强化宣传教育。深入揭批达赖集团,不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全面宣传党的惠民利民政策和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反分裂、保稳定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强化社会管控。重点做好对医药、食品、餐饮等行业及道路交通、建设、生产领域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治,切实杜绝了各类安全责任事故,保障了广大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四是强化寺庙管理。深入推进法制进寺庙工作,积极推进平安和谐寺庙创建活动,利用援藏资金为该县每个寺庙配备了电视机,同时加强对佛事活动、学经人员的管理,确保了社会局势持续稳定。
(责编: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