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援藏工作改变着日喀则的城市、乡村面貌,援藏干部的观念和言行潜移默化地感染着藏族同胞。援建项目留在了大地上,成为日喀则发展变化的见证,而观念的变化则转化为改变落后贫穷,走向繁荣富裕的动力,成为藏族同胞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无形的变化更珍贵,将释放出不竭的能量。
我们越来越像山东人了
在日喀则采访,提起日喀则市委书记王希静等第六批山东援藏干部,很多日喀则干部都会感慨地说:“这些山东人不一般。”
说王希静他们不一般,是因为他们来到后采取的整顿机关作风行动,让很多藏族干部看到了这个山东汉子的果敢和坚毅。去年下半年,王希静来到日喀则市任市委书记不久,发现很多次开会,一二十分钟了人员还到不齐,开会后会场烟雾缭绕,窃窃私语。此外,个别机关干部拖拉散漫,办事效率低下,任务布置下去很久也没有结果。于是,王希静在日喀则市大刀阔斧地开展了“机关病”十治专项活动。
活动没有仅仅停留在发文件上。去年以来,日喀则市处理了5名科级干部。今年1月,日喀则市召开“流动常委会”,检查维稳措施落实情况,现场又警告通报了5名干部。今年3月,1名市级领导又被通报批评,2名干部被扣发工资。一系列动作,让很多日喀则市机关干部感到,“不尚空谈,求真务实,这些山东来的援藏干部动真格的了。”
如今,全市机关作风焕然一新。开会无一人迟到,几百人的会场无一人吸烟,布置的任务都能按时完成,形成了雷厉风行、令行禁止、勤政敬业的新风正气。
39岁的南木林县教育局副局长普琼先后与两批援藏干部共事,他说,“过去我们的教学大多是照本宣科,完全是应试教育那一套。现在能根据学生的兴趣教学,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这和山东援藏干部带来的先进教育理念分不开。”在山东援藏干部帮助下,如今南木林县实行了一个细化为36项的教育评估办法,全县教育工作有了明确的发展思路,教学质量也上了一个大台阶。
2010年6月,第六批援藏干部吴爱友从到任南木林县教育局局长第二天起,只用8天就把全县24所中小学校跑了个遍。当吴爱友来到海拔4400米的仁堆乡小学时,看到123名学生仍在土坯平房的简陋教室上课,轻轻揭开墙上的白纸,里面的泥土簌簌下落。面对孩子们期盼的目光,吴爱友说:“我一定要为你们改变这一切!”得知一家企业要在日喀则援建学校,他当天就找到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当面讲述了仁堆乡小学的情况,说服这家企业出资290多万元为仁堆乡小学建新教室。眼下,新校舍顺利开工,秋天开学后,孩子们就可以到新教室上课了。这件事使普琼深受感触:“过去我们只知道等靠要,工作都是听从上面安排。吴局长工作的主动性太强了。和他在一起工作,再不加快节奏,再不主动些,我们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山东援藏干部带给日喀则的不仅是资金、项目,还有沿海发达省份先进的思想观念,快捷的办事效率和务实的作风。日喀则地委委员、纪委书记索朗扎西说:“和山东援藏干部交往时间久了,我们觉得自己也越来越像山东人了。”
石达的新职业
白朗县巴扎乡膨仓村33岁的石达,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能手”。2004年,石达开始学习种植蔬菜大棚,如今他家共有3个蔬菜大棚,每年收入4万多元。石达说:“以前放羊种青稞,一年下来也就三四千元,做梦也没想到能像现在这样赚这么多钱。”一旁的村支书边巴顿珠告诉记者:“现在石达又有了新职业,种大棚快成他的副业了。”
原来,2009年,种植技术已经相当熟练的石达被别人聘去讲课,从那时开始,他除了自己种大棚,更多时间是在外面带“徒弟”。曾习惯握羊鞭种青稞挤牛奶的双手,开始教自己的同胞育苗授粉防虫害,放羊娃成了蔬菜种植专家。几年来,石达已经到过3个乡镇,有130多个“徒弟”跟着他学习种植大棚蔬菜。看到村支书夸自己,石达忍不住向记者透露,村支书边巴顿珠作为第一批大棚种植户,是乡里的高级蔬菜技术员,他已经带动了附近4个村200多农户发展起了蔬菜大棚。如今在白朗县,像石达这样的本土技术员已经有1000多名。
谁又能想到,十几年前,石达与边巴顿珠也和其他地方的藏族群众一样,是不吃蔬菜的。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蔬菜是草,只有牛马才吃草,让他们吃蔬菜是一种侮辱。在援藏干部和当地干部帮助下,千辛万苦种出了新鲜的大棚蔬菜,但种大棚的村民不好意思去卖,因为怕邻居笑话,只好把菜送给亲友吃。
“山东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从1998年第二批援藏干部开始,白朗县大棚蔬菜历经13年发展,今天终于成为白朗一张响当当的名片。从过去当地仅有的土豆、白菜等品种,到现在的鲍芹、草莓等稀缺果蔬,今天的白朗蔬菜大棚里各种果蔬已达70多个品种;从1999年全县建起三十多个土坯大棚开始,如今白朗县已有蔬菜大棚5262座,去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4311元,仅大棚蔬菜一项收入就占到农民年人均收入的27%。
昔日只会种田放牧的农牧民,如今学会了种大棚、育苗等现代生产技术,一大批农牧民实现了从普通种植户—科技示范户—致富带头人的转变,市场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藏族同胞接受。
2008年,日喀则地区举行了有史以来第一次西瓜推介会。当18种大小颜色各不相同的西瓜摆上桌面时,各地嘉宾尤其是当地干部群众惊呆了:西瓜有这么多品种,西瓜还能这么卖!同样的西瓜,别的地方卖1元,白朗的则要卖到3元!不仅如此,日喀则最大的超市专门有专柜卖白朗西瓜。前来订购白朗西瓜的客商纷至沓来。
西瓜推介会,为当地干部群众上了一堂生动的市场经济课。而今年6月在白朗县举行的日喀则历史上第一次蔬菜采摘节,又让当地干部群众着实开了眼界。市场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白朗县县长桂桑说:“过去我们当地干部搞农业只知道推广良种,搞工业根本无处下手,发展商业更是摸不着头脑。没想到西瓜推介会和蔬菜采摘节,能把农业和商业结合这么好!”
市场观念深入人心的同时,许多基层藏族干部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用新的视角解决问题,不再和过去一样忙着盖大棚买种子,而是专注提供技术服务和扩大销售市场。巴扎乡党委书记次仁欧珠说:“从援藏干部那里我们懂得了,政府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干好政府应该做的服务,其他的交给市场就可以了。”
土豆卖上了“天价”
南木林县山巴村32岁的央金普次家,去年秋天收获土豆时只卖到0.8元一斤,今年最高时居然卖到了4元一斤的“天价”。央金普次高兴地说:“还是那3亩多土豆,今年多卖2万多元。”同样一斤土豆,身价缘何翻番?
一斤土豆的身价之变,缘于一个恒温保鲜库的建立。南木林县的艾玛土豆在日喀则乃至西藏都很有名气,但多年来当地农民一直采用地窖储存,保存时间短,价高的时候农民手中的土豆也没有了,农民获利并不多。第六批援藏干部调研发现,在内地已经应用多年的恒温保鲜办法在西藏至今还没有应用。结合当地实际,去年10月份,援藏工作组投资300万元,建起日喀则历史上第一座恒温保鲜库,可保新土豆半年之久,储存能力达1000吨。恒温保鲜库,在内地来看早就不是新鲜事物,但在日喀则,却是十足的新鲜。随后,他们又采用农民合作社的形式,让农民把土豆储存在恒温库中,反季节交易,一下子延长了土豆市场的占有时间,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土豆种植户的收益。
仅仅是建了一座恒温保鲜库,就为农户增收带来可靠保障,而这只是山东援藏工作创新的简单一例。“不创新思路,援藏工作很容易走进死胡同。”第六批援藏干部、南木林县委书记秦维强说。
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创新工作思路,山东援藏干部的创新意识让很多藏族干部群众感触颇深,也对藏族干部群众的影响最深远。南木林县长边巴次仁说:“从山东援藏干部身上我们学到了太多,比如先进的市场理念和开放意识,做事的执著与灵活,但更重要的还是面对问题时迸发出来的创新意识,让我们受益匪浅。”他说,很多时候,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一些做事风格,考虑问题的角度等,都和过去不一样。”
变化的不止边巴次仁一人。从给山东援藏干部开车的司机到接受过山东援藏资金支援的受灾群众,日喀则有着太多的藏族同胞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思想观念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也正是16年来山东援藏的最好见证吗?!
(责编: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