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周报    幸福足迹    百姓传奇    图说百姓生活    留言
   首页 > 百姓人家 > 幸福足迹
 
索朗卓玛的50年记忆:过了把“洋荤”却昏得一辈子难忘
时间: 2015-08-04      张黎黎 益西加措 毛娜 温凯      来源: 西藏日报

  索朗卓玛今年50岁了,但她这50年来却甚少走出过自己所在的阿里地区札达县底雅乡什布奇村,和村里老老少少一样长年累月奔波于自家的苹果园,为着一季季收成忙活;闲暇时,村里有修路搭桥的,她也会去挣几日工钱。

  索朗卓玛这个勤劳质朴、内向得有些寡言的女子经历的这50年,却写尽了历史的风云变化:土地私有化下的发展、撤区并乡的改革……

  由于社会历史和地理上的原因,什布奇村至今保持土地私有制状态,是阿里地区仅有的几个“未改村”之一。如果把索朗卓玛这50年写成一本书,那定是一本关于底雅乡的历史书。只是,在索朗卓玛的那一方小小天地里,这本历史书用的却是自己与丈夫、与孩子,以及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人所能接触的收成、生活所写就。

  三户人家的发展

  什布奇村海拔2800米,与印度交界,是中印边境上最前沿的村落,从什布奇村到印度不过十余公里,对于那里的村民而言,有风吹草动他们自然就想到了到另一个地方去避避。

  村里的人几乎走光了,仅留下了三户。

  其中两户就是索朗卓玛家和塔巴家。于是,在1980年,这两家的两个年轻人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结婚生子。后来,孩子长大分家、再成家,加上其他村搬迁过来的人,也就构成了什布奇村300余村民的现状。

  这是索朗卓玛概念里村子的发展。

  而她所不知道的是,今日的什布奇村有了人气,跟国家给予边境村的诸多优惠政策不无关系,边境补贴、安居房补助、林业补助、草原补助……

  两次出村的记忆

  结婚前,索朗卓玛没有出过村,带着两个妹妹跟着父母放羊、种地是她生活的全部。

  今年50岁的索朗卓玛出村的次数掰着手指头都能数清,但对她而言归结起来只有两次:一次骑马、一次晕车。

  第一次出村的时间索朗卓玛已经记不清,为着什么事情也记不得,只记得骑马在山间的崎岖路上往村外走,山路对于这个常年耕作的女人而言,顺溜地就像在平地里跑,没觉得累、也没觉得苦。第一次的记忆仅限于此。

  第二次,索朗卓玛过了把“洋荤”,却昏得一辈子难忘。

  “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初,女儿在比邻的香孜乡上小学,正好有车要去香孜乡办事,就决定搭个顺风车去看看女儿。”那是索朗卓玛第一次坐车,一辆东风牌汽车,从中午十二点到夜里十二点的这段路程索朗卓玛吐得心窝窝都在痛,晕车的“惨痛”记忆让她几乎断了出村的念头。

  不过,那一次索朗卓玛也第一次见到了马路、第一次见到了楼房。

  事实上,索朗卓玛的那两次出村的意义并不像她以为的那样简单。1985年,什布奇村所在的底雅乡其实还是区、什布奇村是乡,1997年撤区并乡,从那以后,发展的步伐在这里加快,修路、建桥、搞经济。

  而索朗卓玛的两次出村其实就是这发展的前后对比。

  一头牦牛的价值

  1984年的一头牦牛值多少钱呢?

  索朗卓玛不知道!但她知道的是那一年他们用一头牦牛在边境口岸换回了家里的第一台电器——一个装电池的收音机。

  也是从那时候起,收音机里的藏语广播开始给这个边境村庄带来了变化。

  从索朗卓玛的那一方天地里,变化是这样的:当初的家是一个低矮的土房,垒起三个石头放一个锅就是一家的生存,房顶上被烟熏得黑乎乎。后来村里也富了、村民也有钱了,建起了宽敞的安居房,有了冰箱、电视、手机。

  索朗卓玛的丈夫塔巴在乡里工作了十几年,2010年调到札达县工作,今年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岗位上退休,在他的言辞里变化的内涵更为丰饶。

  “可以说,什布奇村是借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了经济。”塔巴告诉记者,什布奇村的庄稼原本和其它地方一样靠青稞等作物,但仅够自给自足罢了。正是因为那头牦牛换来的广播里传来搞活经济、增加现金收入的声音后,什布奇村开始把致富的渠道放在“山”上,宜栽种、好存活的果树一片片成了林,苹果、杏子、核桃开始成为这里致富的渠道,一家一年的收入就是近10万元。

  再随着2002年札达县到底雅乡、底雅乡到什布奇村的公路修建后,络绎不绝的商人开始走进了这个原本偏僻、封闭的村庄,山里的果子也不再愁没有销路,村民坐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

  原标题:一位妇女眼里的五十年

(责编:于超)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