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缓流淌的洛扎雄曲见证着次麦居委会的变迁,巍巍耸立的甲梅巴宗山注视着次麦居委会的每一个前进的脚步。洛扎县洛扎镇次麦居委会,一个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小山村,5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每一个次麦人倍感骄傲。
年逾八旬的老阿爸益西生格就是次麦居委会巨变的见证人,说起次麦的历史,可谓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曾经的次麦居委会,仅有5户、24人,吃救济粮、住破烂房、喝酒打架混日子……是臭名远扬的“后进村”,也是远近闻名的“游民村”。
如今,在党的好政策的引领下,次麦顺应时代潮流,一个个势如破竹的村级集体经济书写着次麦的辉煌。顿珠农牧民施工队、砂石加工场、藏香猪藏鸡养殖等特色产业蒸蒸日上,生活在次麦居委会的居民人均收入过万,在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记者走进沐浴着阳光的益西生格老人家里,农家小院房顶上的国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精神矍铄的益西生格老人热情迎接。尽管老人今年已经80岁了,但走路看起来依然有力,话语清晰。
对于曾经的苦难,老人说,旧西藏的次麦还只是一个小村,村民们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苦难生活。住的房屋异常简陋,墙缝隙大得从外面都可以看到里面的一切……说起那段往事时,老人的话语时时停顿着,仿佛又回到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从老人的话语中,我们得知,当时村民们的劳作异常艰辛——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到山上给农奴主放羊,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全家人不分昼夜地给农奴主干活,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完全没有人身自由。“那时候因为家里太穷,父母养不起孩子,没办法才去当农奴,在农奴主家里每天除了干活就是挨打,吃不饱穿不暖,像一条狗一样被圈禁着。记得在一次放羊的途中,不小心弄丢了一只羊,农奴主发现后,将我打得头破血流……”不经意间的抬头,只见老人眼里泛起泪光,似乎要忘却那难堪的记忆。
与当年窘迫的生活相比,如今的生活无疑是“人间天堂”。在采访中,老人总是情不自禁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老人告诉我们,如今家里6口人,有4个劳力,一个在村里开办的砂石场搞运输,一个在山上的“彩虹沟”放牧,还有一个在农牧民施工队,最小的在家里制作奶制品,不仅儿女孝顺、子孙满堂,老人所在的居委会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在党的好政策的指引下,全家人一年能挣五万多元。
“现在政策好,不仅国家给我们安排安居项目,而且农民增收致富的脚步快了,大家就有能力自建新房!”益西生格老人高兴地说,新房宽敞明亮,是农牧民喜欢的藏式民房,既结实又气派。
“自来水也通到了院子里,水泥路也通到了家门口。”老人说,“现在党的政策非常好,为了广大群众生活得更好,出台了很多惠民政策。”老人讲到这里,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现在不愁吃、不愁穿、看病能报销,每个月还有高龄补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天才是艳阳天!”
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过得很快,要不是一旁的翻译提醒我们,该让老人休息了,我们已全然忘记老人当农奴时留下的“后遗症”——由于给农奴主放羊,没鞋子穿,就像野人一样在外面跑,落下了严重的风湿病和关节炎。
从旧到新,从苦到甜,益西生格老人深知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这样的好日子,都是共产党给我们带来的。作为农奴的后代,我们要世世代代感谢党。”老人在居委会时常这样教导年轻人。
原标题:八旬老人益西生格:现在的天才是艳阳天
(责编: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