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周报    幸福足迹    百姓传奇    图说百姓生活    留言
   首页 > 百姓人家 > 幸福足迹
 
西藏昌都县温达村:“菜篮子”带来新生活
时间: 2013-11-01      闫党恩 梁军 韩俊杰      来源: 西藏日报

  原标题:“菜篮子”带来新生活

昌都县日通乡温达村村民阿旺泽丁向记者展示他蔬菜大棚里的丰收成果。
昌都县日通乡温达村村民阿旺泽丁向记者展示他蔬菜大棚里的丰收成果。 梁军 摄

  藏东的秋天总是来去匆匆,深秋之后的一场雨,树叶已经开始泛黄变红。当我们《人民日报》藏文版藏区行记者一行驱车赶往昌都县日通乡温达村城郊蔬菜基地时,山顶上竟飘起了阵阵白雪,像漫天飞舞的仙女。

  在109座温室大棚连成白色的海洋里,一膜之隔阻隔了外面的冰冷世界。村民阿旺泽丁家的大棚里十分温暖,一颗颗像红宝石般的小西红柿,散落在绿色中可爱诱人的西瓜,茁壮成长的辣椒,让人仿佛回到盛夏的感觉。

  阿旺泽丁黝黑的面容满是笑,粗糙的大手捧着一捧娇艳欲滴的西红柿送了过来。我们品尝到了这块原本贫瘠的土地结出的最美最甜的果实。阿旺泽丁说,真的没有想到,他的手也能种出草莓、西红柿等各种各样的稀罕物。

  “80年代末期,藏东的土地似乎只能种出土豆萝卜大白菜,萝卜是餐桌上的主角,从头年10月到第二年4月,几乎顿顿都有,炖的腌的炒的凉拌的,换着花样做,吃到最后儿子一提萝卜就哭,冬天吃饭想见点绿色简直是奢望。” 在昌都度过30年岁月的退休教师刘萍仍记忆犹新。

  昌都地处藏东横断山脉,南北跨度大,海拔差距大,气候条件复杂,蔬菜生长困难、品种单一、自给率低,2000年前,大部分蔬菜需要从内地长途运进,缺少新鲜蔬菜,菜比肉贵,吃菜难曾长期困扰着康巴人民。

  昌都县蔬菜办主任李山峰说,90年代以前,昌都本地蔬菜主要以露天种植为主,到2000年,昌都县各种参差不齐的大棚、小棚加起来不超过150座。“2000年以后,虽说菜市场的花色丰富了许多,但本地蔬菜仍存在很大的缺口,稀缺细菜全靠内地引进,因此菜价一度居高不下。”李山峰告诉记者。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国内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