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隆子河谷一路向东,金黄的麦田和点点农舍星罗棋布。没过多久,车子折向了往北的一条土路,加玉乡强木庆村就在一片河谷台地上。
村子中央的白嘎寺有些残破,但似乎更有岁月的沧桑感和历史感。寺庙旁边是一处更加荒废的大庄园遗迹,索朗旺姆的家紧挨着庄园。
61岁的索朗旺姆显得比实际年龄小很多,肤色白皙,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又烧水,又打酥油茶,还端来自家院里栽种的桃子招待我们。
与其他农家小院不同,索朗旺姆家阳台正中的墙上,醒目地挂着两幅自治区领导与几位戴着哈达的青年学子的合影照片。原来,这里是当年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公开招考的5名藏族飞行员中的一名——索朗旺久的家。
那是2001年5月的一天,在西藏农牧学院水电系读大学一年级的大儿子索朗旺久给家里写来了一封信,说是要报考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正在向全国高校招考的藏族飞行员。索朗旺姆根本没把这当回事。
“从农牧学院顺利毕业,在地区或是在县里当上个吃国家饭的人,我就心满意足了。”索朗旺姆说。
可是接下来,在地区农业银行工作的弟弟贡布告诉她,儿子作为通过了初试的60名学员之一,已经前往内地参加进一步考试。对飞行员这一做梦都从未想过的职业,索朗旺姆开始有了一丝想象。
“一个农家孩子,开个手扶拖拉机不算稀奇,开上个汽车已经耀武扬威,开飞机在天上飞,那是何等的神奇!”
想象归想象,索朗旺姆还是不敢把她的儿子与飞行员这一职业真实地联系起来。因为她听说,60个人里最终只选择5到6人。
“心里真的没底,我的孩子从小表现优秀,但我们这么偏远地方的农村孩子,哪里是人家的竞争对手?”
在紧张等待和着急彷徨时,弟弟贡布是索朗旺姆全部的信息来源和咨询对象。因为比她大9岁的老伴这时已经病入膏肓。
那时候,村里不通电话,更没有手机,好消息还是通过一封信,来到了这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