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至今那里许多地方仍是无人区。
这样的一个高海拔荒无人烟的地方是如何被解放的呢?近日,曾经参与当年战争的老同志杨昌要给读者讲述鲜为人知的一幕。———编者
1951年5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独立骑兵师组成一支二百人的加强连队,协同师特务连,在安志明同志带领下,扛着红旗,骑着战马,浩浩荡荡从新疆于田出发,奉命去解放西藏阿里地区。
艰难的进军
当时,我是被派往加强连的宣传干事。尽管我们知道阿里条件极其艰苦,但是为了解放祖国大陆最后一块地方,大家感到无尚光荣。
我们都作了充分准备,除武器弹药、手榴弹外,每人还带了够四十天吃的炒面以及皮大衣、皮帽、皮衣、皮背心、皮裤、毡筒、棉衣、棉被,负重140斤以上。大约走了五六天,经过了阿什库勒,进入了昆仑山区腹地,地势越来越高,风也刮得越来越急,给部队行进带来了很大困难。
由于高寒缺氧,头晕恶心眼又花,四肢无力,难以喘过气来,两条腿酥软得迈不开脚。当时,我还以为是早上没吃饭的缘故,便用雪“炒”炒面使劲吃,可还是走不动。幸好这时传来口令,骑马前进。不知走了多长时间,也不知走了多少路,更不知叫啥地方,我们碰见了一滩清澈的水,也很避风,部队就在这里宿营,侦察参谋程仲英同志就将此宿营地取名为“暖海子”。从此以后,每天休息宿营的地方,我们都按地形和当时的情况命名埋衣山、野牛过夏、清水泉、看见烟、月亮石、鬼见愁、扎西得勒、党胜利等地名。这个荒漠地带无多少植被,给宿营部队生火做饭造成了很大困难。部队只好化整为零,以班、组为单位起火做饭,宿营后三个一伙,五个一团,撅着屁股吹火,边拧清鼻边揉面。我与陈改宜同志用缸子做饭,而最困难、最麻烦的是柴禾,蹲下身子捡几颗羊粪蛋,起身时眼冒金星,头昏脑涨。往往要走这坡,爬那梁,常要付出两个多小时的艰苦劳动,两腿像灌了铅似的,浑身软绵绵的,就像一台散了架的机器,折磨的人一点力气都没有了,若碰上野驴粪,便是大运气了。水烧开后,看上去沸腾,用手一试如同温水一般,做的饭都成了面糊。
1951年5月21日,我们与 1950年进藏的英雄连,在藏北羌塘高原改则区的扎麻门巴胜利会师了。英雄连的战友们个个脸色黝黑、浮肿,但两眼都透着睿智的光芒。他们有的冻掉了手指,有两个同志竟失去了耳朵,在零下四十多度的天气里,饿着肚子,团结一心,坚持了一年多时间。组织科长李狄三(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有他的名字)等30多人,被“世界屋脊上的生命禁区”夺去了宝贵的生命。5月23日,我们两支部队开了联欢会,热烈庆祝“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和平解放西藏办法十七条协议”为西藏的和平解放而欢呼的同时,为牺牲的战友举行了哀悼会。上级指示,部队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阿里骑兵支队,”休整了五天,开了誓师大会,在支队长安志明的带领下,部队又风餐露宿,继续在“房无一间,路无一条,飞鸟不到”的高原上前进!
阿里高原的天气变幻莫测,刚才还是明朗的天空,倏忽之间就浓雾密云,鹅毛般的大雪飞舞,但最大的困难还是带的炒面快吃完了,要断粮了。死神时时刻刻威胁着我们,往往在睡觉时是好好的人,第二天早上不起来,喊叫不答应,一推便一动(因气压太低人死后是软的),用手一摸却冷冰冰的没一点热气,我们只好扒个雪坑,掩埋好战友,含泪再前进!营长朱少清说:“长征中挨过饿,打过不少恶仗,爬过雪山,走过草地,但像进军西藏这样艰苦的路,还是第一次遇上。”
一天走着走着,远远望去黑乎乎的东西在移动,用望远镜一看,嗬,是一长串马队,但不见人影,连长崔象霖命令吹起冲锋号,带着机枪排冲上前去,一时间枪声、手榴弹声、喊杀声震天动地,那群马队没命的四处飞奔,有的中弹倒地,走近一看,却是野驴,战士们七手八脚分割驴肉,尽情地享受,剩下的都严格控制,计划食用,竟吃了十多天时间。因燃料不足,再加气压太低,驴肉煮得半生不熟,把我们的牙齿都吃松动了。这时,伴随着我们历尽千难万险的战马开始一个个倒毙了,原因是藏北高原的草很短很坚硬,如同钢针,生长在新疆的马匹很不适应,这种草吃的时间一长,嘴都给扎肿了,渐渐张不开口,眼睁睁看着战马饿死在行进的路上,战士们心疼地抱着马痛哭。这一来我们的困难更大了,可也解决了我们饥饿的问题,我们一边噙着泪,一边闭着眼睛痛苦地吞咽着心爱的战马的“血肉”。
1951年6月20日,我们到达岗底斯山麓、狮泉河畔的阿里首府———噶尔昆沙(噶大克),这个专署所在地,只不过是几座用石头砌成的低矮的房子,附近也只有十来户藏民,遍地红柳丛生,荒无人烟。回想我们在新疆时,多次学习讨论如何进军噶尔昆沙,是白天攻取,还是夜间进攻,是佯攻还是猛攻,如何对待英国和印度巡警,如何接管和维持城市交通秩序,如何保护工商业不被破坏,如何恢复工农业生产,如今到了噶尔昆沙完全是另一番天地,可见我们对阿里的情况掌握得太少太不够。但阿里地区面积35万平方公里,人口3万,平均海拔 4500米以上,边防线长达 1000多公里,长期受英国、印度控制,人民过着贫穷落后的原始生活。支队在此与藏族同胞共 600多人,举行了盛况空前的“阿里各族各界军民庆祝和平解放大会”并向党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发了贺电。次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作了专题广播。
英雄连、特务连、支队直属单位留驻噶尔昆沙,加强连继续向普兰前进,于1951年7月15日到达祖国最西南的———普兰宗(县)。历时75天,行程 2200余公里,战斗英雄吴元华、爆破手曹庆林、特等射手夏洪全、劳动模范王庚忠等38名同志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长眠在雪域高原,他们无声无痕地留下了深深的足印,记录下中国历史的进程,记录下伟大开拓者的艰辛。
守卫边卡
普兰是阿里地区人口最多的一个县,有几处固定的居民点,从事农业生产,地处印度、尼泊尔、西藏三角地带,每年6月至9月,喜马拉雅山腰冰雪融化,印度、尼泊尔的僧侣都来阿里的玛法木错、康仁木其朝圣。两国客商也在普兰的并法、巴尔干等地架起帐篷,经营百货、食糖、大米,换取阿里人民的食盐、羊毛等,历史久远,已成固定习惯。随着经济的往来,边民的交往,侵略者的魔爪早就伸向阿里,更由于我军的到达,他们怀恨在心,不法分子常拍照我军的活动情况,绘制地图,窃取情报,贩卖毒品和枪制弹药,造谣惑众,挑拨藏汉关系,离间军民情谊,制造事端,怂恿群众,甚至发生火烧寺庙、杀死我方人员情况。为此,上级决定守卫强拉、顶尕拉、普什齐等边卡。
我和排长强保同志受命带着一个班,一个通司,共20人,于 1951年8月1日到强拉边卡巡逻放哨,检查登记入境的外国人。我们在哨所插上五星红旗,头戴“八一”军徽,紧握手中钢枪,注视着远方,执行着神圣的使命,保卫着祖国的西南边疆。虽然每天野菜拌着四两炒面,吃不到一滴油,但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山高挡不住前进的路,雪深埋不住火热的心。我们守卫着祖国的边疆,决不让帝国主义猖狂”。
强拉边卡,“天上无飞鸟,山上不长草,氧气吃不饱,风吹石头跑”。当地温差变化很大,夜晚零下30多度,放哨时皮带冻裂脆断,寒风刺骨,冷冻难熬,使人直打哆嗦。中午,骄阳似火,晒得灼人。下午,乌云突起,雷鸣电闪,狂风大雨夹裹着冰雹,铺天盖地倾泻下来,呼吸困难。
开荒生产
我军进驻阿里后,不进喇嘛寺庙,不入民房,露宿野地, 1951年6月至 1952年9月,整整13个月,部队给养供不上,每人每天只能分到四两炒面,没油没菜,地皮菜、野牲、草根成了主食,吃的是夹生饭,个个脸色发黄,指甲凹陷,浑身肿胀,且都患着夜盲症。
阿里地区只有很少的一些农业区,种着为数不多的青稞,多数人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就是出多少大洋我们再也不能向他们购买炒面了。我们决定在普兰、日土( 1952年剿匪进藏的一支队伍,后编为阿里骑兵支队二连,驻日土)开荒生产,解决部队口粮。“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展开三抢(抢开、抢种、抢成绩)运动”。实行任务到排,承包到班,定额到人,划分地块,收工丈地,晚上评比,公布成绩。就这样部队强忍饥饿开垦着全是大砂粒石、鹅卵石和碎石的荒滩,有时还得顶着凛冽的暴风开垦,开一分荒地是十分艰难的。战友们手上的老茧剥了一层又一层,血疱一个套着一个,吃饭时手连筷子都抓不住。紧接着的问题是没水浇地,普兰因灌溉问题,每年都有械斗致死致伤事件发生。为了确保粮食生产,也为了阿里人民的长远利益,部队从峡谷里引水修渠,虽说是五月的天气,早晨水里仍有冰块,但我们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新修水渠3条,全长50多华里,整修补修支毛、农渠40多条。普兰人民唱着:“渠道长、渠道宽、孔雀河水引来多打粮;解放军修渠引河水,普兰从此变了样。”40里的水渠,命名为“解放渠”。
在收获的季节,寺院的僧人以及农牧民看着5斤重的白菜、4斤重的萝卜,脸上都泛起了笑容,边看边摸,并发出一连串的赞叹,伸出大拇指说:“解放军真行,说到做到,荒滩上能长出这样的庄稼是奇事。”
只1952年、 1953年两年部队就开垦了 1100多亩地,收获粮食近20万斤,亩产高出当地四成,收获菜14万斤,可自给半年。同时,部队又把开好种过的 1000多亩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藏民,不仅把九万多斤粮食无偿贷给贫苦藏胞,还帮助政府、寺院种菜,帮助群众播种、锄草、送肥、浇水、收割、打碾。
(编辑:高晓玲)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