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进藏部队在行军途中,经常重复着这样的口令:“上山不骑马,下山马不骑,平时骑一半,最好不要骑”。意思很明白,骡马是部队长途跋涉最忠实的“无言战友”。
一路上,马、骡子、牦牛乃至骆驼,浩浩荡荡组成了进军西藏征途中一道庞大的风景。它们和首批进藏官兵们一起翻越雪域高原的崇山峻岭,趟过寒冷刺骨的冰河激流,默默地驮运着大量物资,时常还要承载着病号、伤员们生存的希望……
“小儿马”叫醒女主人
1951年,西北进藏部队到达西宁后,刚从陕西省人民助产学校毕业的冯克运被分配到临时医疗小分队。从香日德出发进藏前,上级分给医疗小分队一批马,她偏偏选上这匹顽皮又矮小、屁股上烙有“9573”编号的“小儿马”。训练时,“小儿马”给冯克运出了不少难题,第一次上马背就被它冷不丁地甩下来,接下来,跟头更是没少摔,用冯克运的话来说:“身上常常是青一块紫一块的,几条裤子没有一条是不裂口子的。”可她还是在别人的指导下,一点点降服了它,并“以礼相待”:行军途中,她只让它驮点行装、干粮和牛粪,队伍一休息就扯草给它吃,为它梳毛挠痒……
很快地,“小儿马”也似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冯克运的认同和喜欢——常常用头和嘴在她的脸上蹭来蹭去,就像调皮的孩子在撒娇。一天,部队中途就地休息,疲累不堪的冯克运倒地就睡,很快打起了呼噜。部队做了短暂的休整后又出发了,护士长在前面喊:“起来了,大家跟上,不要掉队!”前面的战友听冯克运应了两声,以为她跟上来了,谁知她转头竟然又进入梦乡。
不知睡了多久,她迷迷糊糊间听到马儿刨蹄的声音,睁开眼一看,已近黄昏时分,“小儿马”正舔着她的脸,就这样一直守护着主人,冯克运百感交集,但看着荒无人烟的空旷地,她赶紧翻身上马,和“小儿马”一起向部队行军的方向追去。
牵着“小雪花”走出绝境
当年那个连夜追赶部队、两次参军终于如愿进藏的小女兵赵邦玲,和她的“小雪花”之间上演的故事更是“神奇”——它救过她的命,她也“不抛弃、不放弃”,最终把所有人都认为“不行了”的它带回营地。
快到冷拉山顶时,积雪更厚、路更陡、坡更滑,每爬一步都要找准突出的岩石作为攀援的着力点。谁知,当赵邦玲抓住一块岩石往上爬时,那岩石突然断裂开来,她的身体顿时直向山谷边沿滑去。一刹那间,赵邦玲的身体被“小雪花”正用头和前蹄将她死死拦住,后蹄艰难地蹬着山地。
后面的战友冲上来一把拉住“小雪花”,前拉后推,才化险为夷。而后来的这件事,如果“小雪花”真的通人性,那它的眼泪也是为赵邦玲的“不离不弃”而流。
那是在到达太昭前最后一天的行军中,连日来的跋山涉水,让人和马的体力都严重透支,“小雪花”也变得极度虚弱,大清早,赵邦玲给它上好驮子后,就见它的腿不住地打颤,走路时迈步、呼吸都不那么顺畅了。起初,她牵着它走在队伍的前面,走着走着,它的脚步就慢了下来,到后来索性停了下来,嘴角也开始冒出粉红色的泡沫,眼看身子就要倒下了……赵邦玲一面哭着喊指导员,一面用自己的身体顶住它。等指导员过来一看,马已经不行了,赵邦玲死死地抱着“小雪花”的头,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指导员把“小雪花”背上的驮子卸下来,放到他的马上,对赵邦玲说:“你的马肯定不行了,放弃吧”,几个女兵也含着泪一边劝她,一边掰开她紧紧抱着马头的双手,让她跟着队伍快走。赵邦玲无法忍受这样的诀别,她不顾一切地牵着“小雪花”,艰难地向前走。直到深夜,终于摸黑抵达部队宿营地。
“娘子军”赶着牦牛行进
当时赶牦牛的,都是从各单位临时抽调来的,有干部、战士,也有勤杂人员,由52师师长吴忠的夫人田涛率领的一支“康藏工作队”,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清一色“娘子军”。
她们30名女兵,编为3个分队,大多是刚从军大毕业的女学员,平均年龄只有17岁,但文化程度比较高,除两名大学生外,其他都是高中生或初中毕业生,是进藏部队中的“小知识分子”队伍。
刚刚20出头的田涛,在这支队伍中却是“老大姐”领着一群“小知识分子”赶着200多头牦牛上前线。起初,姑娘们都觉得很新鲜,围着牦牛评头论足,但个别胆小的女兵看到这些“大家伙”,心里还是有些怵。出发时,作为队长的田涛专门向她们讲了赶牦牛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了牦牛驮的银元、粮食等是前方部队亟须的物资,责任重大。
后来,两名藏胞顾问来到工作队,告诉她们和这些“无言战友”相处的诀窍:“赶牦牛,千万不能着急,更不能让牦牛受到惊吓。走路时,人要站在牦牛两侧或后边,慢慢地赶。遇到水草丰美的地方,还要把驮子卸下来,让牦牛休息一下,吃好草,喝足水,然后再赶路。”
就这样,经过艰苦跋涉,“康藏工作队”终于把全部物资安全运到了觉雍兵站。
(编辑:高晓玲)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