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传说,文成公主到吐蕃以后,曾亲自教当地群众利用山间水的落差巧妙地建造水磨坊。水磨伴着千年的时光流淌,生命的轮回牵挂着公主的音容,和着这千古流淌的溪水和这“唰唰”的磨盘声,在雪域高原这片热土上周而复始从不间断。
在21世纪的今天,雪域高原大地大大小小的乡村里,凡有小河流过的地方,基本上都能追寻到水磨的踪迹和那淡淡的糌粑香。
图为堆龙德庆县古荣糌粑专卖店一角 摄影:高加库
糌粑、酥油、茶叶还有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据《西藏王统记》载,公元2世纪雅砻部落首领布德贡央时,农耕就很发达。“沾木为孔作轭犁,合二牛轭开荒原,道汇湖水入沟渠,灌溉农田作种植。”到公元6世纪后半期,“牧地农田合为一片,湖泊星列,沟渠相通,坡上的水蓄为池,山间的水引出来使用”。
农业的产生、水利的兴修,都促使了一种加工食物工具的产生——水磨。提起水磨,位于拉萨市城北的甲米水磨是首选。2006年5月20日,拉萨甲米曲果水磨坊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里一直是拉萨地区加工糌粑的重要场所。
“甲米曲果”意为“甘甜泉水”,它位于拉萨市北郊的娘热沟,距拉萨市中心6公里。娘热沟山清水秀,恬静的村落散布在娘热曲(小溪)岸边,丰富的水资源使那里形成了拉萨市郊最具规模的水磨坊群,历史上这里共建有大大小小的水磨坊21座。水磨坊成群,使之地位独特,这里一直是拉萨地区加工糌粑的重要场所。
甲米水磨坊约建于公元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在帕邦卡松赞岩洞闭关修行时,磨坊主人曾向他供奉过该磨坊所产的糌粑。这些糌粑加工精细,纯白无杂,美味可口,五世达赖喇嘛对其赞不绝口。到七世达赖时,娘热甲米水磨坊成为向达赖喇嘛供奉糌粑的定点磨坊,并获得正式命名。
1959年后,甲米水磨和操作它的人们继续充分利用天然泉水,以节能、无污染的方式磨制糌粑。但由于水磨效率不高、产量低,改革开放后,甲米水磨坊受到了电动磨面工具的冲击,发展前景不甚乐观,亟待保护。
2001年,娘热乡吉热村建造了娘热民俗风情园,甲米曲果成为园内一个景点,古老的水磨声再次响起。为了更好地保护“甲米曲果”,自治区规定,严禁在娘热沟周边从事采石、采沙、挖矿和毁坏地质原貌。拉萨市城关区人民政府制定了对娘热沟现有资源的保护和今后10年的发展目标。从2007年开始,拉萨市还将协助这里的村民修复或重建原有水磨坊,促使娘热水磨群规模发展,生产更多的纯天然高原绿色品牌,以实现糌粑传统制作工艺的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如今的甲米水磨俨然是拉萨城区的旅游“明星”。
图为次角林村村民正在水磨坊内检查糌粑的质量 摄影:高加库
原计划,记者是要采访甲米水磨传承人的。国庆节前,打了好几个电话,拉萨市城关区娘热民俗风情园的两位负责人都说没时间,称:“之前来采访甲米水磨的记者太多了,我们都应接不暇了。”也难怪,如今的甲米水磨已俨然是拉萨城区的旅游“明星”了。
说是这样说。记者还是亲自走了一趟,毕竟甲米水磨太吸引人,我们一定要探个究竟。“十一”黄金周的一天,记者来到娘热民俗风情园。经过一番联系,风情园负责人嘉措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从风情园大门左侧下十多级台阶,踩着厚厚的落叶,来到一个藏式双扇朱漆大门。门上挂着由国务院和文化部颁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子。推开大门进入小院,立即传来叮当叮当地响铃声。那是院子深处一个巨大转经桶发出的声音。
磨坊就在大门左侧一个带有门廊的屋子里。推开屋门,一股糌粑香味扑面而来。嘉措告诉记者,这个屋子是炒青稞用的,四壁已被炉火熏得漆黑。屋里摆放着一袋袋磨好的糌粑和炒好的青稞。向右转,再进一个门,就是水磨了。水磨所在的里屋最大也就10平米,被一道黄色的帐子隔成两小间。
在不足10平米的磨房内,到处堆积着糌粑粉尘形成的细灰。一个直径约1.2米的石磨,磨盘上方正中吊有盛青稞的底部开口的布袋,布袋上绑着一根细木料与磨盘接触。嘉措说,驱动水磨和农田灌溉都靠从娘热沟深处流出的无名小溪,水量有限。现在正值秋灌时节,水磨只有晚上才能运行。平时,这个水磨由村民也是风情园里的员工普布和扎西来操作。附近的村民都在这里磨糌粑。由于遵循的是古法磨制,一天只能磨200斤左右。由于白天无事,普布和扎西就不用呆在水磨坊。
嘉措说,现在是岔开时间段来用水。民主改革前,甲米水磨是有用水特权的。如果这个磨坊要开动,即使不灌溉农田,也要保证水磨用水。当时的水磨坊都是领主老爷的私产,他只管自己的利益,才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呢。
据介绍,这条小溪上分布着大小共16座水磨坊。分布在从海拔3836米引水渠口的桑珠一号磨坊到海拔3726米的甲米磨坊出水口之间,这段总长约2.6公里落差达110米的河渠两侧。这其中,位于中腹的公阿和最末端的甲米水磨坊,因曾作为布达拉宫的御用磨坊而闻名遐迩。作为青藏高原最为悠久的人类栖居地之一,娘热沟内有关“人、田地、播种、收获、节庆、水磨加工、糌粑食用和贩售”的全过程,如今仍在一览无遗地延续着。
这传承人,不正是勤劳、善良、朴实、聪明的藏族人民吗!
如果把这一切看作是藏族农业文明史的缩影,那么古老的水磨坊,则是串起这一文明最硕大、最鲜活的珠玉。在这条开满磨坊的山谷里,磨坊不单是古老农业图景的符号象征,同时,它也因面临新形势下的市场之变,而充满了细节与情感。
藏族人民食用糌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期的糌粑是用人力手工磨制,后来才开始借助水力。当年文成公主带来雪域的许多工匠不仅教吐蕃人掌握了先进的农业技术,还带来了中原的农业生产工具。传说,文成公主到吐蕃以后,曾亲自教当地群众利用山间水的落差巧妙地建造水磨坊。水磨伴着千年的时光流淌,生命的轮回牵挂着公主的音容,和着这千古流淌的溪水和这“唰唰”的磨盘声,在这片雪域高原上周而复始从不间断。
“甲米曲果”之所以驰名,一方面是因为这些水磨离拉萨城最近,另一方面在民主改革前这里是为旧西藏上层的达官贵人们磨制糌粑的地方。在21世纪的今天,雪域大地大大小小的乡村里,凡有小河流过的地方,基本上仍能看到水磨的踪迹。直到今天,吉隆县吉隆镇吉普村里,仍然流传着灰熊搬磨盘舔糌粑的故事。
水磨是把粮食磨成面粉的地方,因此与农业息息相关。西藏第一块农田在山南泽当。那里是藏民族的发源地,数千年前一定是高原上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因而早在一千年前,那一带也一定有了水磨。现在,西藏的粮仓是后藏日喀则、白朗、江孜三县市。直到今天,那一带的传统水磨数量仍然数量众多。令人惊奇的是,藏族群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改进了水磨。
1999年,白朗县农民罗布丹增在嘎东镇贵热村开了一个水磨小作坊。在生产实践中,罗布丹增利用现代工业成果改进水磨。他把水磨上盘直径加大到两米,厚度减少到原来的一半,还为水磨装上了现代工业产品——轴承。这样,磨盘的转速更快,效率更高。
十几年间,他的小作坊从只有4个磨制糌粑的水磨发展到近百个水磨,被分别安放在白朗、日喀则、江孜、堆龙德庆等地。依靠糌粑加工,他从只有十几个雇工、年收入4万元的小作坊,发展到有近百名职工,年产值2000多万元的“糌粑大王”。如今,他与四川大学合作研制的糌粑方便食品早已上市。
无独有偶,堆龙德庆县加木村村民边巴投入200多万元建了一个有7、8台水磨的磨坊。他和小儿子一起利用物理学原理,对水磨进行了大幅度改进。引水渠加修了泥沙沉淀池。直径半米的铁管增加了水磨运行的安全性。在出水口,铁管逐步缩为直径5公分的小口。这样,水的压强成倍增长,水磨的工作效率也直追电动机械。更令人称奇的是,边巴还在加工的糌粑里加上了一种药用植物,把糌粑当成保健品推向市场。
直到采访结束,记者并没有找到具体的传统水磨的传承人,但并不遗憾。这传承人,不正是勤劳、善良、朴实、聪明的藏族人民吗!
记者观察:
曾有一位藏族老人告诉记者,与机械磨制的糌粑相比,还是传统水磨磨出来的糌粑香。作为一种流传千年的生产工具,它节能、环保、建设标准低而易于大量普及。直至今日,水磨在藏族人民的生活中仍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种传统生产工具,它工作效率一直为现代人所诟病。不过不用担心,许许多多勤劳而又聪明的民间高手正在致力于它的改进,而且已经取得了成果。
原标题:甲米水磨:流水潺潺糌粑香
(责编:范凡)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