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来自民间的艺人们一边唱歌一边打阿嘎 摄影:高加库
导读:
“阿嘎”在藏语中是指黏性强而色泽优美的一种风化石,它产于西藏一些半土半石的山包中。当阿嘎被人们开采出来,敲碎后略作加工,就成了重要的建筑材料阿嘎土。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8世纪,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修建桑耶寺时就用到了阿嘎土。由于防水性能好且质地坚固,阿嘎土通常被用来筑造屋顶和地坪。在水泥进入西藏之前,阿嘎土一直在藏式传统建筑中被广泛运用,尤其是寺院、宫殿和贵族府邸的修建,阿嘎土更是不可或缺的材料。
在阿嘎打制过程中,极需要劳动集体的协调与配合,歌声能使繁重而机械的体力劳动变得轻松、活泼,既提高劳动效率,又能使劳动者本身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减轻体力的消耗。所以,打阿嘎时所进行的伴唱伴舞形式便成为特有的人文景观,并于2013年被西藏自治区列入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远方的客人请你看着我,
我的歌声多动听。
阿嘎土地面平如镜,
唱歌的人儿在传情。
猛虎般的小伙啊,
正在向我靠近……”
在加央的带领下,我们终于看到了期待中的打阿嘎。
当“帛多”(音译,打阿嘎的工具,下面一个圆圆的石饼,石饼中间挖出一个洞,洞里楔一根长长的木柄)整齐划一地落在湿润的屋顶上的时候,发出“嘭、嘭、嘭”的响声,犹如伴在歌声里的低音炮,厚重、深沉,跃动着踢踏舞一样的节奏和旋律。姑娘和小伙子们的双脚不停地踩踏地面,和着“帛多”的节拍,忽快忽慢,忽轻忽重,身段袅娜,步履轻盈,“帛多”时而握在左,时而握在右,那么舒展,那么和谐,曲度有均,巧拙有素。
我出神地看着他们在阳光中有规律的变换队形,一会儿转过来,一会儿转过去,他们的歌声时而舒缓、时而轻快,还有人在歌声中喊着号子,石板夯在阿嘎上的节奏仿佛鼓点,不管怎么唱,他们的歌声都没有乱过……
“藏族人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一整套独特的阿嘎建筑技术,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打阿嘎。”
唱着歌,跳着舞,快乐地打“阿嘎”。摄影:王淑
加央就是这支队伍的师父。
今年53岁的加央,是土生土长的拉萨人。而由于人口密集,建筑众多,这片土地也向来是阿嘎土消耗量最大的地方。
“这里用到的阿嘎原料大多产自曲水县、林周县和山南地区扎囊县。其中,林周县和扎囊县出产的阿嘎品质最佳。另外,当雄县境内也出产阿嘎,这种阿嘎硬度稍弱,适用于屋内地坪的建造。”加央解释。
当年,迫于生计,20岁的加央便早早加入了打阿嘎的队伍。“第一次是到林周,跟着大家边干边学。”后来,拉萨市城关区古艺建筑美术公司成立后就来到了公司。
“阿嘎不是石头,阿嘎不是泥土,阿嘎是深山里的莲花大地的精华……”正如这首民歌中所唱,西藏民间将阿嘎看得很宝贵,很神秘。
阿嘎土的广泛运用,确定了阿嘎在藏式传统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藏族人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也积累了一整套独特的阿嘎建筑技术。
“以修筑屋内地坪为例,工人们要先在椽子上铺好木板,然后再将拳头大小的圆石和红土平整地铺在木板上,就可以用‘帛多’反复夯打,夯打速度要慢,用力要均匀。大概花费3天时间后,第一层阿嘎土已被夯实,这时,工人们铺上较细的第二层阿嘎土,洒过水后继续夯打,大约3天过后,地坪表面已经较为平整坚硬。接下来的步骤最为重要——工人们铺上最细腻的阿嘎土,洒水,然后拿起‘帛多’用力夯打,地坪表面很快泛起一层泥浆,在反复的夯打中,泥浆渐渐变干,这时再次洒水夯打,直到地坪表面变得像铁板一样坚硬,‘帛多’底部不粘泥土,第三层阿嘎土的夯打就达标了,这一道工序大约需要花费3天时间。”加央说。
“在藏式传统建筑中,使用阿嘎土的成本很高,因为工人们夯打阿嘎土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平均一个人15天才能做一平方米。”加央继续讲道,“夯打工序完成后,工人们还要用榆树皮的汁液和食用油反复擦拭地坪表面,只有这样做,阿嘎土才能更加坚固,防止日后被水侵蚀。保养措施做完,整个打阿嘎才算全部完成,整个工序需要花费15天的时间。”
“这样打出来的地面时间越长越光滑,而且冬暖夏凉。”伴随着津津有味的讲述,加央脑海中好像也同步绘就出一幅打阿嘎图。
“打阿嘎的过程确实很辛苦,只不过酷爱歌舞的藏民族把这繁重的工作变成了一场音乐会,大家也常常将其称作阿谐。”
打阿嘎的过程确实很辛苦,只不过酷爱歌舞的藏民族把这繁重的工作变成了一场音乐会。
图为民间手工艺者在制作打阿嘎用的工具。摄影:高加库
2013年6月,西藏自治区公布了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舞蹈“拉萨阿谐”和传统技艺“阿嘎土制作工序”双双入围。一个是舞蹈,一个是建筑工艺,乍一看,这两个项目似乎并没有什么相关之处,但所谓劳动创造艺术,正是在打阿嘎土的劳动过程中,勤劳智慧的藏族人民创造出了优美的舞蹈阿谐。打阿嘎和跳阿谐,至今代代相传,密不可分。
“工人们不知要反反复复做多少次夯打动作,不仅枯燥乏味,也容易使人产生疲劳。但藏族人民在日常劳动中养成了唱歌的习惯,歌声使人心情愉悦,机械重复的动作也随着歌声变得轻快而充满了韵律。就这样,优美的舞蹈阿谐诞生了,工人们边歌边舞边劳作,不仅劳动场面变得生动活泼,劳动效率也随之提高。”打了大半辈子阿嘎,虽然有苦有累,但加央却很为之骄傲。
“跳阿谐时,众舞者可站成大的圆圈或半圆形;也可站成两排相对;人多时可以站成相对的数排。跳阿谐有一个谐本(指挥者)指挥众舞者变换动作和队形,并即兴编说歌词以调节舞者情绪。阿谐的表演动作和唱词可快可慢,具有极强的自娱性,因此表演时不拘一格,建筑工人手里的‘帛多’可以左右手互换,不拿‘帛多’时两只手自由做各种手势。”
“打阿嘎时的歌曲大多取材当地民歌,类似于内地的劳动号子。歌词内容极其丰富、幽默,有颂歌、情歌、有景物抒发、有讥讽生活趣事等多种题材。其中多以参加劳动人员的生息地的民间词曲为主,所以在工作中有时会出现不同村子或不同乡(镇)之间的施工者们难以默契配合的情形。”
加央忽然像想起了什么:“前几年,从内地苏州过来一些慕名的学习者。刚开始,他们总是摸不着头脑,歌声一起就慌了手脚,不是打在自己脚上就是打在别人身上。”
讲到这里,加央忍不住笑了起来。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保护的加强,打阿嘎应该会有越来越广阔的舞台。”
以阿嘎为主要原料构筑的建筑地面与屋面,适应了当地的气候条件,也逐步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性民族建筑风格,展示了独具高原特色的人文景观。
时至今日,藏族地区还在普遍使用这一建筑材料。作为藏式传统建筑的一大特点,布达拉宫内许多地面都是由阿嘎夯筑而成的。据说,在布达拉宫的维修中,有人曾建议将地面换成水泥或石板,既美观又节约今后的维修费用,但工程技术人员认为,阿嘎地面体现了传统建筑的特点,决不能随意改变,必须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
但随着钢筋水泥日渐深入西藏百姓的生活,不知这项传统的技艺还能走多远。
对此,加央满怀信心:“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保护的加强,打阿嘎应该会有越来越广阔的舞台。我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阿嘎土的参与,一座地道的藏式传统建筑会是什么样子。”
事实似乎也在证明着加央的想法。
“现在在公司里有400多人负责打阿嘎,主要是年轻人,像我这么大年纪都有点儿吃不消了。”加央告诉记者。
据了解,这些年轻人来自全区各地。
“新盖的房子要风干一年,第二年才能打。整个打阿嘎队伍到了冬天就会暂时休息,队员们便可以回家。此时,公司依然会给大家发放部分工资。等到开工时,就会派车接大家回来。”
“现在,大家的工资每天最少也会有100多元。而在上世纪80年代,我每天才十几元。”
“不过,现在物价都高了哦!”说到这里,加央笑了。
不过,最令他开心的还是讲起自己带过的一批批学生。
“来自桑耶寺的曲珠、内地的小周,还有林周县的阿旺拉姆,她虽然是个女同志,但现在在老家都成立了自己的队伍……”
是的,在加央的心中打阿嘎是无法被替代的。就像这阳光之城的阳光,不是哪里的阳光都可以穿透一切的,也不是每一首歌声都可以穿透心灵的。
记者观察:
传统民间工艺包含工艺过程和工艺作品两个方面。对于工艺过程来说,是一种非物质遗产,而工艺的成果,则是物质遗产,这好比硬币的两个面。笔者认为,在我们大力弘扬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今天,更要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保护。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以人为载体的,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活态性。因此,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环节。留住老工艺的基础是保留工艺方法,这需要抢救性地发现和保护现有的传承人。鼓励他们带徒弟,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抢救手段。留住了人,就能够留住手艺。
原标题:加央:劳动与歌声的“醉美”融合
(责编:范凡)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