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玛尼石的渊源及神圣意蕴
   发布时间:2014-03-27 13:21:00   来源:中国西藏网周末假日版综合

  佛教传入藏地后,也继承了这种建立石堆祭祀山神的古老习俗和传统,只是表现形式和内容有所变化,石头上面刻上了经咒、经文、佛像和各种佛教图案符号,具备了更深厚的美学因素和审美特征,而且成为藏民族特有的一种石刻文献。尤其在十世纪后半叶藏传佛教后弘期,这种经石作为一种佛教文化载体,在藏区各地大规模兴起和流传,其功用更趋向和突出了对佛的尊崇和个人的积累功德。这种玛尼石堆也因之被称为“多崩”、“玛尼堆”,即十万经石之意,意即信徒每过此地,丢一颗石籽或献上一块刻上经咒的石头,就等于念了一遍经文,积累不少功德。这样,玛尼石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代一代传衍,越堆越高越大,形成一座座小山、一堵堵高墙、一个个石城,成为藏地的一种圣迹胜景,一种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
  古老崇石习俗的流传承袭和当今的玛尼石情结,反映了世世代代藏族人的一种文化传统取向,融入了他们深深的情愫和精神寄托。在他们眼中,高原上的石头是神圣的,玛尼石更是具有神光灵性,他们崇尚石头,又用这种特别的石头文化装点和改善自己的生活,使自己的生活和心灵更加丰富多彩而美丽,是一种少有的智慧。

玛尼石刻
玛尼石刻 来自昵图网

  石刻风格多姿多彩

  毫无疑问,藏区多姿多彩的玛尼石,堪称藏民族文化和艺术宝库很重要的一部分,有着它特殊的含义、造型特点和艺术风格。

  早期石堆的用途和意旨有多种,有的意指给神佛堆建的居所,为的是保部落和家族的平安强盛和消灾灭祸;有的是为了瞻敬神祇,以积累功德;有的是部落和村落地理分界标志;还有,山口、桥樑、交通要道处的石堆为保此处安全的祈意等等。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202082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