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果节 大自然赐予的节日
卢明文   发布时间:2012-08-23 14:27:00   来源:西藏商报

  “望果”,是译音,意为“转庄稼地”。雅鲁藏布江中游和拉萨河两岸的农村,非常盛行过望果节。其他地方也过此节,日喀则地区的拉孜、定日一带称为“雅吉”,即“舒服的夏日”;拉萨往林芝去的布巴拉雪山周围的半农半牧区,称为“邦桑”,即“吉祥的草地”。过“望果节”的时间一般都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各地稍有早晚。农民把望果节视为大自然赐予的节日。 

  望果节历史悠久

  藏族学者赤列曲扎在他撰写的《西藏风士志》中认为,望果节形成于非常久远的年代。早在2000年前,雅砻部落首领布德杰(是悉补野第八代赞普)按照苯教的教义,规定庄稼黄熟之时,属民要围着庄稼地转圈祈祷,以求得诸神的护佑,使农作物获得丰收。这就是“望果”(转田)最早的起缘。这种习俗,一直沿袭到今天。

  即使到了20世纪,在西藏某些偏僻的地方,望果节仍然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娱神。西藏地处高寒地带,气候变化莫测,夏秋之间多冰雹,而且暴虐无情。冰雹过后,黄熟的庄稼遭到摧毁,就像诸神抛下的箭矢,给农人的打击是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因为科学不发达,农人们认为之所以遭到厄运,是庄稼人违背了夏日的禁忌,或者有妇女在禁日洗头,或者有牛羊在禁日放牧,或者煨烧了骨头和污物,得罪了雪山神、江河神和乡土保护神。因此,在秋收之前,要举行一次庄稼人所能想到、所能做到的祭神和娱神活动,博取神的欢心,请诸神手下留情,不要再降下冰雹和灾难了。

  从前,望果节的择日,由当地负责驱赶冰雹的咒师掐算,也有由本溪卡(庄园)、本村落男女巫师择定的,人们认为他们是山神、龙神或者是地方神的代言者,所谓娱神,很大程度上是使这些男巫女巫高兴。日期一经择定,风雨无阻,不然,威力很大的念青唐古拉雪山会暴怒,降下天灾人祸。西藏和平解放后,乡村政府依庄稼成熟早晚,与当地有威望的老者择定过节日期。拉萨西郊的东嘎村,往往在8月1日过望果节,既拥军,又爱民,新旧结合,军民同乐,也是一种移风易俗的创举。

  望果节的传说

  拉萨以东80公里处有个叫工卡茹卡的地方,那里望果节娱神活动是相当典型的。

  在这里,流传着一些望果节的传说,旧时,当地有两个女巫,一个叫尼玛卓嘎,代表工卡地方的乡土神;一个叫曲娜,代表西藏最有名的龙女墨竹色青。相传墨竹色青就住在工卡山上的色青朗错天湖,拉萨的龙王潭只是她的行宫。

  代表乡土的女子,头上戴着被称为“巴珠”的珠冠,胸前挂着金玉镶嵌的“嘎乌”(胸饰),俨然是个贵族妇人打扮;代表龙女的女巫,穿神服。每个女巫有两名随从,一名撑着大红伞,一名捧木盘。预言的事情,由文书记在木盘的细沙上。她们降神之后,走下神坛,带领所有的头人百姓,绕庄稼地转上三圈。据说她们转过的地方,妖鬼逃窜,播下幸福、欢乐和吉祥。

  回到节日场地,百姓们开始跳“阿朝”(打鼓舞)、唱“谐玛”(祈神歌),女巫领着打鼓的男子,跳三圈鼓舞,再领着唱祈神歌的女子,唱三段歌。歌舞开始了,村民百姓把女巫围在中间,不停地唱着跳着,轮流进入圈子,向女巫敬酒,直到女巫和百姓通通醉得摇摇晃晃为止。

  如今,望果节与以往相比,更多了些娱乐的色彩,望果节也逐渐成为了藏族农民最盛大的节日。节日期间,村里男女老少聚在一起,喝着香甜的青稞酒,聊着天,跟随热闹的赛马一起欢呼,或载歌载舞,欢庆这一寓意丰收的节日。

(责编:团团)

我要留言:

         
 相关新闻
热文推荐
热点新闻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频道导航
中国西藏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hina Tibet Online
E-mail: webmaster@tibet.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336000
京ICP备 12020827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7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