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1月19日,22名知青在布达拉宫前合影留念。
60多年前,以十八军为主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各路进藏部队奉命从四川、青海、云南、新疆向西藏挺进。他们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徒步近3000公里,风餐露宿,与藏族同胞共同努力,仅凭双手和简单的工具,结束了西藏没有现代公路的历史;他们忍着饥饿开垦荒山,在雪域高原播下第一批希望的种子,打通了联络外界的桥梁。
无论如何定义,在西藏解放与建设的伟大历程中,事实上有这样一大批人,他们不仅将自己最宝贵的年华,贡献给了西藏,而且他们的孩子也在西藏出生、成长、成人,如今接过父辈的接力棒投身到西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许多人成为各条战线的中坚力量。他们自豪地称自己为“藏二代”,甚至是“藏三代”。
岁月如梭,沧海桑田,一个甲子的时光瞬间过去。当初参与解放和建设西藏的第一代人,大都年事已高,解甲归田,有的已经告别人世。但是,“老西藏精神”这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永远留在了雪域高原上,正激励着后来者为建设美好新西藏而努力奋斗。
如今,在西藏各条战线上,这样的“老西藏”还真不少。他们大多在上世纪70年代进藏工作,现在工龄都三四十年了。那时西藏方方面面的条件根本无法和现在相比,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坐着大卡车进来的。他们经历了岁月的磨练,把青春献给了雪域,把汗水洒在了高原,但他们无怨无悔。说起往事时,艰苦掩不住他们的豪情壮志,寂寞中也有值得回味的欢乐。可以看出,他们的心已在雪域高原扎下了根。就是那些退休回内地的“老西藏”们,过一段时间又情不自禁地回到了西藏,看看他们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当年进藏的老战士和工作人员,有相当一部分在西藏度过了晚年。是什么使他们如此执着于这片土地?一个字:情。
还有一批人,他们虽然回到了内地,但心一直牵挂着西藏,他们仍在为西藏的发展和进步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西藏历史地位辨》让人读到了十八军老战士王贵的西藏情、祖国爱;《小木屋》的主人公徐凤翔从西藏退休后,在北京灵山上建了个西藏博物院;“老西藏”阴法唐夫妇一见到从西藏来的人,一律以家人相待……还有那些默默无闻地生活在全国各地的“老西藏”们,魂牵梦绕的雪域高原总与他们形影不离。
是什么使这些“老西藏”们对西藏如此痴迷?其实,原因很简单。打个比方说,一个人栽下了一棵小树苗,天天为它浇水,为防风雨还为它弄个支架。小树成活了,长大了,栽树人看着繁枝绿叶,抚摸着粗壮的树干,那种成就感、幸福感是无以言表的。在“老西藏”们看来,这棵茁壮成长的树就是社会主义新西藏,他们就是“栽树人”。在西藏战斗过、工作过、奉献过的一代代“老西藏”们,无论走到哪里,心里装的是西藏,嘴里说的是西藏。西藏,已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精神营养。
“一息尚存,不落征帆”,这句话已成为“老西藏”们为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而继续努力奋斗的座右铭。
原标题:那年 我们西藏
(责编:范凡)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