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 语
最早产生于古代印度的度母,以自身富有的性质借助不同方式融入宇宙社会秩序之中,展示了她具有的作用。度母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表现为履行一种合乎宇宙秩序的、或体现神圣意志的伦理行为的终极实体或人格力量,获得了信仰者的认同。正如“在荣格的术语中,她代表母亲原型(Mother archetype)。她是母亲的意象,在她身上包容、结合了一切积极和消极的对立面。因此,荣格的弟子埃利克?诺曼(Eric Newmaam)认为,度母象征着最高的形式,女性原型的顶峰。她是‘伟大的至高女神,当她完全显现时,充满了整个世界,从它的最初阶段到至高精神的转换。”[13] 因此,在近千年后的今天,度母依然在人们的生活中产生着广泛的影响。作为崇拜对象的度母,在藏民族信仰体系中享有极其崇高的地位。
注释:
【1】本文引用的藏文资料,均由笔者译成汉文。
【2】雄东·洛桑丹巴:《度母源流?玉叶世界》,藏文木刻版。
【3】《大正藏》第二十卷,第450页。
【4】同上注,第450页。
【5】参见《大唐西域记》卷第八,中华书局1985年,第650页。
【6】同上注,第761页。
【7】《大正藏》第二十卷,第451页。
【8】亦是度母女神的真言总咒语。
【9】藏文大藏经《丹珠尔》部。
【10】传说,度母能够解除狮难、象难、火难、水难、蛇难、牢狱难、贼难和非人难(或狮难、象难、虎难、蛇难、水难、贼难、火难、枷锁难等八难,或狮难、象难、火难、蛇难、非人、水难、疫难和食肉难等八难)八种苦难和恐惧,故而,称做“救八难度母”;再加上,度母救度的敌侵、麻风病、迷惑、贫困、离散、王惩、雷电和失意八种难,即十六种厄难,度母因此又获得了救度十六种厄难的美称。十六种厄难,亦称内外十六难,就此也有不同的解释,其中外八难指:敌军难、狮难、象难、虎难、蛇难、贼难、牢狱难和非人难;内八难指:我慢、愚痴、火难、嫉妒、邪见、吝啬、水难、疑虑,内外十六难的所指有些差异,但通常总称“救八难度母”。
【11】关于救象难度母的缘起故事,相传,在古时印度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十二岁的少女,美丽可爱。她特别爱花,常常到森林中采摘各种鲜花,做成花环戴在身上,装扮自己。有一天,她无意中走进森林深处,遇到野象群,一只名叫库那,如同醉了酒的野象疯狂地奔向她,用象鼻紧紧地缠住这位少女,四处碰撞,少女的性命危在旦夕。在万般恐惧中,少女细声念诵度母名号,驯化了野象,这只疯狂的野象忽然静了下来,把少女放在一块磐石上,用鼻子轻轻抚摩着受惊的少女,而后远去
【12】[美]拉·阿莫卡宁《荣格心理学与西藏宗教——东西方精神的对话》,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93页。
【13】同上,第95页。
(责编:青禾)